第二百零一章 驚聞(1 / 2)

加入書籤

雖然張煌跟皇甫嵩告了別,但他並沒有跟著董卓前往雒陽。

因為對於這座宏偉的城池,張煌從內心抵觸他並對他保持著最強烈的恐懼,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無外乎這座京城裡坐鎮著一位擁有著「超越凡人力量」的半仙,大漢朝的國師,第五宮元。

在沒有獲得足夠的實力前,張煌可不打算讓第五宮元再次注意到自己。畢竟第五宮元所能動用的力量太過於驚世駭俗,別說其他的,單單是天劍恢恢跟地劍輸耳就不是他可以抗衡的。

想來想去,張煌決定也跟董卓告辭,畢竟他此番到董卓手底下打醬油無非就是想見見皇甫嵩,如今目的已經達到,他自然沒有再留下來的打算,畢竟他又不打算給這位董大叔賣命。

至於離開後究竟去往哪裡,張煌自己也沒有一個大概的主意。在這個黃巾軍倒了、黑羽鴉也散了的時間段,他還真感覺有些孤單。

「要不偷偷去瞧瞧咱媳婦?」

自言自語著的張煌不由得想到了蔡琰,想到了這位他們相識、相知於亡命途中的紅顏知己。但一想到蔡氏姐妹跟著她們的父親蔡邕此時也居住在雒陽城內,張煌就又忍不住嘆息起來。

沒辦法,擺著第五宮元這座大山在,他是怎麼也不敢步入雒陽的,就算是稍微靠近雒陽一些,他都莫名地感覺心虛。

不過還沒等張煌這邊考慮出個頭緒來,他便收到了來自太平道的接洽請求暗號。

太平道與涼州的叛亂軍,目前是大漢國境內最知名的兩股反叛勢力,大漢朝廷不曉得派遣了多少人刺探關於這方麵的情報。因此,張煌是斷然不敢在河南尹與太平道接觸的,畢竟整個河南尹都可以說是朝廷各勢力的統治範圍。

最後,張煌選擇在宜陽,在這個遠離雒陽-弘農這條繁榮線上的縣城。因為這裡山巒層疊,又有陸渾關替朝廷守著南側,可以視為是朝廷勢力的腹地,如此安定的地方不會受到過多的關注,因此反而是最佳的藏匿地點。

在宜陽城西的酒館上房內,張煌見到了太平道派遣來與他接洽的細作,一個看起來十分精明的男子,大概二十來歲左右。

在張煌的第一時刻,那人便起身拱手抱拳,向張煌致敬。

「怎麼稱呼?」

張煌擺了擺手,隨意地在此人的對麵坐了下來,伸手拿起桌上的茶壺給雙方都倒了一杯。

「回稟少當家,小人張伯,乃卜巳大人的手下。」對方壓低聲音回道。

卜巳?

東郡黃巾的?

張煌沒有去計較對方那有些占便宜的名字,反而對於對方的身份有些納悶。因為據他所知,這回聯係他的應該是冀州黃巾才對。

似乎是看到了張煌眼中的狐疑,張伯連忙解釋道,「少當家,這是三老爺的命令。」

「三老爺?什麼情況?」張煌知道張伯口中的三老爺指的便是張梁,這隻是避人耳目的托詞。

「是這樣的,先前您不在家中的時候,三老爺覺得家業過於分散,過於混亂,不利於發展,因此召回了負責東郡分家的卜巳大人,命卜巳大人負責家中的那些私曲……」

私曲,顧名思義就是地方家族的私人武裝,但是在張伯口中,則指代黃巾軍在地方的軍隊。

「梁叔將『宗門』跟『私曲』分離了?」張煌扌莫著下巴猜測道。

一聽宗門二字,張伯難免有些驚慌,連連咳嗽示意張煌道,「是家業,是家業少當家的。」

雖然是在弘農郡,但張伯還是顯得格外謹慎,天曉得附近有沒有朝廷的眼線。

張煌默然不語。

其實將太平道跟黃巾軍分離,是張煌很早就向張梁建議過的事。畢竟兩者的分工不同,前者是宗教,後者保護宗教的軍隊,如果隻是讓各地方的渠帥來負責,隻會讓兩者變得混亂。

想想波才、張曼成那些人,不可否認他們是不錯的統帥,領兵打仗一把好手,但他們在獲取地方百姓的民心方麵有什麼成效麼?沒有!

黃巾軍招攬新人,靠的都是大賢良師張角起初那好比懸壺濟世的善名,在此之後所有的地方渠帥都隻是在啃老本,他們覺得依靠大賢良師的名聲就足以收攬民意,從而忽略了由黃巾軍出麵主持善舉。說白了,一個大賢良師,幾乎已成為了所有黃巾子弟的精神支柱。

這種情況有一個極大的弊端,那就是當張角萬一不在的時候,黃巾軍的威信便要一落千丈,就跟眼下的情況似的。

因此,張煌建議張梁再次將太平道跟黃巾軍分離,將前者定義為獲取民心、招收心腹信徒的宗教,而黃巾軍嘛,龐大的士卒人數注定他無法像前者那樣藏匿起來,隻能占山、裂地成為一方的軍事勢力,努力營生養兵。

這樣做的好處是整個黃巾勢力的核心、即太平道,可以很好地隱藏起來,在暗處積蓄顛覆大漢所需的力量;而弊端是,這個舉措會讓黃巾軍成為標靶,如果無法運營下去、抵擋住來自朝廷各地方勢力的圍剿,就會被吃掉。

沒辦法,畢竟黃巾軍如今尚有近二十萬人,如此龐大的人口基數別說無法徹底隱藏起來,就算隱藏起來了,所需要的米糧錢財也不是張梁、張煌所負擔地起的。

因此,張煌希望各地方的黃巾子勢力在朝廷各地方勢力的圍剿下去雜存精,在艱難的處境中鍛煉出一支最具意誌力的軍隊來。

而從目前看來,張梁已聽取了他的建議,將東郡黃巾並入了冀州黃巾,並調回了卜巳擔任冀州黃巾軍的渠帥。而他張梁本人,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隱藏到民間吸收信徒去了。

「卜巳有什麼大致的規劃麼?」張煌問道。

張伯想了想,隨後很隱晦地告訴張煌,卜巳的意圖大致就是讓出中原地段,將黃巾勢力轉移到中山、常山、代郡、雁門、太原這幾個郡。

對此,張煌是比較認同的,畢竟中原地帶門閥眾多,黃巾軍當初得勢的時候也無法得到此地世家的支持,反而時不時地被扯後腿,被當地官府連同世家勢力聯合打壓,更別說如今黃巾失勢,實力大不如前。

與其在中原半死不活地苟延殘喘,還不如轉移到朝廷控製力度薄弱的並州,在那裡東山再起。

「打算什麼時候轉移『家業』?」

「近兩年吧。……這段時期有些家夥盯得比較近,不好有所動作。」頓了頓,張伯好似又想到了什麼,說道:「不過郭泰等人已先行一步到並州探查去了,倘若可行的話,他們會前一步在當地穩住腳跟,以方便整個家業陸續轉移過去。」

「郭泰?」張煌愣了愣,旋即似有明悟地點了點頭。

不出差錯的話,郭泰隨後便會在並州白波山一帶建立勢力,號稱白波黃巾,這可是一支連日後執掌朝廷權柄的董卓都會感到忌憚的黃巾勢力。

二人談論了許久,張伯便向張煌告別了,他並沒有提請張煌回去的建議,張煌也沒有想回去的意思。

畢竟眼下的太平道與黃巾軍,其宗旨無非就是積蓄力量、保存實力而已,因此,無論張煌回不回去都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至於統領冀州黃巾的渠帥卜巳,張煌對他放心地很,畢竟卜巳不算是一名攻擊性很強的統帥,他更加擅長鞏固勢力,兼之又是張角的得意弟子,掌握著一身道術本事,張煌相信就算他不在冀州,卜巳也能很好地帶領冀州黃巾。

還有一個關鍵的原因,就是朝廷今年剛剛征戰完涼州叛亂軍,並且初期因為盪寇將軍周慎的關係損失慘重,即便最後成功地擊退了韓遂、邊章二人,但也令朝廷元氣大傷。

在這種情況下,就算得知黃巾又有死灰復燃的跡象,朝廷也絕對不會再興師動眾地率軍圍剿,畢竟國情已不容許朝廷再次派遣圍剿兵馬。

說白了,隻要黃巾軍不鬧得太過嚴重,相信朝廷短期間內會睜隻眼閉隻眼。當然了,隻是說短期間,一旦朝廷的財政情況好轉些了,那情況恐怕就不同了。

不過,一想到那位皇帝陛下在朝廷財政情況如此艱難的情況下仍然要強行在皇宮大興土木,建造荷園、新殿,張煌相信沒有個三五年,朝廷的財政情況絕對喘不上這口氣來。

張伯的離去,使得張煌又變成了孤家寡人,這份無所事事的孤單,讓張煌感覺有些難以承受。

可讓張煌沒有想到的是,他原來以為他這種無所事事的日子還要持續很久,結果董卓的一封書信送到了他手中。

[夙願或可成,汝速至雒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銀幕時代 聯邦卡農 美劇大玩咖 韓娛之室友是明星 抵抗隱婚老公 負心總裁快滾開 尊貴庶女 王妃,您要的王爺到貨了 總裁前夫,復婚請排隊 武逆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