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 內容的商業化(1 / 2)

加入書籤

趙振宇老街工作室的案例成為了二月中一些文字人的談資。

用文字創造價值,真正的產生收入,這是微訊公眾號給自媒體人帶來的最大收獲。

即便微訊公眾號相比原先的廣告招商收入還尚且不如,但卻勝在穩定和長久。

一篇文章隻要能產生,產生流量,那相應瀏覽的廣告費就會計入公眾號賬戶內。將沙雕廣告和原本的招商結合,這可是能養活不少自媒體人。

嚴格意義上,微訊公眾號沙雕廣告依舊是和以前的網盟一個類型,但比之站長所不同,自媒體人隻需要申請下公眾號,而無需顧慮太多建站的技術問題。

專注內容,重於媒體,算是從圍脖開始。而沙雕廣告卻是真正將粉絲和影響力轉變成自媒體人賺錢的能力。

當然,利來利往之中,有原本的從業專業者,就自然也有跟風者。

路舟先前是在鄭市考察了一番周凱的數據標注工作,隨後去了京城則是將夢廣中諸如橙子、瓜皮的融資事宜稍確認了下。

等他回到廣南時,除開微訊用戶本身的膨脹外,公眾號的申請也進入了快速膨脹期。

這中間便是有不少營銷號的團體作業。

《楊蜜現場被質疑<愛的供養>屬假唱,她當場霸氣回應,卻得一片好評》

《啞妹聖衣再爆功夫現場火辣行徑,難怪星爺當年抬一手!》

《18歲ABaby嘴巴也這麼大?!網友:說沒整過我是不信》

在路舟眼裡,他們也算是勤勞的工作者。

如同孫大聖撈了定海神針,娛樂八卦對他們而言就是賺錢良方。從衣著五官再到戲場機場,明星上下一個動作、一句話最後就能擴寫成一篇驚天動地的文章。

想來,這算是未來標題黨的典範。

說不上微訊用戶是否真的有這個需求去了解這些娛樂八卦,但不消幾日,這些娛樂八卦就越過了各式自媒體人的公眾號,成為了微訊中最大頭的流量號。

無論數量占比抑或消耗的廣告費而言,都是如此。

何為優質的內容?路舟難以言明中間的概念。

至少在他眼中,這些無聊八卦、離奇軼事算不得有多少營養。

但看的人多,有流量,有商業價值,那就是「好」的。路舟也就沒有理由拒絕。

能賺錢,兩頭歡喜。寫的也不涉黃不涉黑,甚至還有點利於明星的名氣,這算來也沒人吃虧。

可路舟自覺,這般總會有些人遲早要戳他脊梁。

那自然就是沒有賺到錢的媒體人。又或者是自認專業,卻又舍不得身位去寫一些讓自己覺得惡俗內容的大兄弟。

他們殊不知,能抓住大部分人的口味,去撰寫適合市場風格的文章,這才是正在的正途。

這屬於互聯網推進之中,市場和內容創造之間的矛盾。

當然,市場總是對的,這話大抵是錯不到那去。畢竟寫了隻能吃土,那這自媒體人也該屬身陷囹圄。

如今微訊公眾號這般之中,路舟覺尚且還未發酵到時候。

往後了,它還總能往各個垂直領域去探扌莫。

好比家庭倫理係,《那些當過小三的,最後都是這個下場》

健康飲食係,《這三種日常食材居然能致癌!你必須知道》

科技雞湯係,《馬爸霸氣演講!剛畢業大學生未來十年賺錢靠什麼?》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重生之神級學霸 明末第一梟雄 周遊仙武世界 天行緣記 女校男籃 異世界的滿級玩家 我才不要變成喪屍 妖女,哪裡跑 帶著戰士模板混漫威 變身錦鯉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