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有資歷了(2 / 2)

加入書籤

一些學生寫的論文不能發表,而掛導師的名字就能發表,其道理也在於此。

既然來了,楊銳就不準備太早回去,拿了兩本期刊,默默坐在椅子上閱讀。

此時的期刊紙張卻是不錯,因為訂閱量比後世的期刊還要高,做的很有些雜誌的味道。

在楊銳眼裡,手裡的期刊有一半的內容算得上是通俗易懂,某幾篇文章還算得上「有趣」。

「有趣」不僅是對小說的最高評價,也是對學術期刊的最高評價。

像是化學界最高端的期刊jacs,發表在這上麵的文章,除了科學質量和結論重要以外,有趣就是最重要的指標。因為隻有吸引到了更多的科研工作者,讓他們對該期刊的論文選題有了興趣,高端期刊才有了存在的價值。

如國內期刊那樣,除了自己以外沒人再看的,寫的再好又有什麼意義。沒有讀者的文字,是世上最沒有價值的東西——除了評職稱。

讀文獻的時間過的很快。

等楊銳準備離開的時候,身後的人都換了幾撥了。

新來的是兩個毛毛糙糙的年輕人,一人搬了半人高的期刊,一本本的翻下去,另一人攤開個筆記本,焦躁的問:「人家能把怎麼做的法子都寫在這上麵?

「能走多少算多少,總比一點都沒好吧。」

「最後做不出來,還不是要買外國人的?」

「那你說咋辦。」翻書的年輕人心裡憋著氣,啪的一聲將拍了桌子。

被他們一吵,楊銳看不下去書了,起來將手裡的兩本期刊還了,順便看了兩眼他們挑的書和期刊。

似乎在找結晶器的製作。

這算是生物工程的設備製造內容了,屬於國內比較熱門的領域。因為國內講究自力更生,凡是自己能做的,一定不能用國外的,由此產生了重硬件輕軟件的結構。

不過,以80年代的國內製造水平,科研裝備的國產化還遙遠的很呢,想自製結晶器,即使是較簡單的攪拌槽冷卻器,估計都很難做出來。

要從期刊裡找出來,難度就更大了。

論文裡描述較多的都是原理和技術,直接給答案的可是少之又少。而且,論文裡更少見成熟的設備構造,作者往往喜歡改造來改造去的,與最終使用的產物區別較大。

這也就是80年代的期刊,要是30年後的,乾脆找也甭找了。

「沒有咋辦?」低聲的詢問裡,有著濃濃的憂慮。

「找不到也得找,廠裡沒有就去省裡找。一個蒸發結晶器要幾萬美元,德國人怎麼不去搶?我們自己做了,看姓韓的還有什麼說頭。」這位是一股子發狠的氣勢。

憂慮者埋怨道:「韓以前在總廠也就算了,這到了罐頭廠,怎麼還管咱們總廠的事?」

「聽說分廠的人不愛搭理他,估計想回來了。」

「怎麼就沒把他給爛到罐頭裡。」

楊銳聽到此處暗想:姓韓的應該就是罐頭廠的新任黨委書記韓森吧。看來,這兩個年輕人是反對外購德國設備的。

想想也是,如今的企業收入低,外匯緊缺,而外國儀器卻是一點都不便宜,相比之下,進口貨就太貴了。日本貨還稍好一點,歐洲貨的價格實在不是西堡肉聯廠這樣的企業能輕易承受的。

「有共同的敵人,還是幫一下吧。」楊銳腦中忽然冒出了這個念頭。

他心情正好,也不在乎能不能賺錢了,從公文包裡掏出紙筆,想了想,當場畫起了圖紙,並寫上了標注。

國外80年代的蒸發結晶器,也就是國內90年代末的水準。論高端,這種東西是夠不上的,統共就是幾十個部件,雖然有一些焊接等方麵的特殊要求,可都算不得困難。

楊銳目前是沒精力做這種復雜儀器的,乾脆挑了兩套成熟的儀器,盡可能詳細的畫了出來。

雖說是簡單,那也畫了兩個小時。

身後兩名年輕人都放棄要走的時候,楊銳才將那二十多頁紙疊起來,隨手塞到其中一人的懷裡,說:「這是我以前看書記下的圖紙,說不定有用,你們參考一下。」

說完,楊銳不等他們反應過來,就揣著包離開了。

明天要公布成績呢,再不回去睡覺會遲到的。

……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明末第一梟雄 周遊仙武世界 天行緣記 女校男籃 異世界的滿級玩家 我才不要變成喪屍 妖女,哪裡跑 帶著戰士模板混漫威 變身錦鯉少女 電影世界大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