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GMP規範(1 / 2)

加入書籤

曹寶明與何成等人,抵達西捷製藥廠的時候,車間的改造已經完成。

不像是工人們想象的那樣徹底重建,來自英方的設計人員,保留了原有的牆體結構,在加固密封以後,又在建築外輪廓處,做出一圈凸出原牆麵的線腳,並分別刷上白色塗料和深灰色塗料,再通過拉縫增加質感。

走進西堡肉聯廠的大門,就能看到白外灰內的色彩組合,它們在立麵上的層次感如此之強,以至於西聯自己的工人都認不出車間原本的形狀。

車間的大窗也被重新加上了窗套,並粉刷橙色塗料,從而使得建築外觀更具科技感。

確定這就是西捷製藥廠的新車間以後,何成興奮的不得了,連聲道:「科幻畫報裡的建築也沒有這麼帥的,這是銳哥做的吧?」

「是英國請來的設計師,聽說老貴了。」西聯建廠的時候,一期和二期的工人來自天南海北,給他們帶路的是位五十多歲的大叔,手裡攥著旱煙,一副準備好了嘮嗑的神情,說:「塗料都是從上*海買回來的,說是平江買的顏色不正,你們沒看到,當時三建來的幾個人臉色那叫一個醜啊,沒辦法,咱有錢嘛。」

何成被旱煙大叔給逗笑了,道:「我先前聽說重建廠房,好多人都覺得浪費呢。」

他給楊銳做實驗助手,平時不免會聊聊天。

旱煙大叔咳嗽兩聲,嗑嗑煙鬥,道:「扒了再蓋一個是浪費,扒一半蓋成南湖最好的工廠可就不是浪費了。現在到咱們廠裡來參觀的人多了去了,哪個不翹大拇指的?」

說到得意處,旱煙大叔忍不住點著旱煙,呼呼的抽了起來。

何成無法理解國企工人的價值觀,一笑而過,問:「儀器都放哪裡了?在車間嗎?」

「在倉庫,英國人不讓放車間,說是什麼乾淨車間的不讓放。」

「潔淨車間?」何成跟著楊銳做實驗,也學到了些新名詞。

旱煙大叔吞雲吐霧的不置可否,說:「差不多吧。我說,你們學生娃,是來看熱鬧的還是怎麼的?」

「來幫忙的。」曹寶明大聲回答。

旱煙大叔笑了:「來幫忙的可不少,你們是年齡最小的。」

何成等人很快明白了他的意思。

新建成的西捷製藥車間附近,堪稱人聲鼎沸,研究所的,大學的,藥廠的,但凡能和製藥擦得上一點邊的都來參觀了,即使擦不到邊,省內能來的也都搶著來——外國進口的儀器,還有外國的工程師安裝,在河東省,這已是難得的機會了。

如今,河東省內的平反工作都尚未全部完成,大專院校和研究所的研究員沒有見過外國人的都大有人在,不了解外國技術發展的更是的比比皆是。

有太多的人,想親眼看看外國工程師是如何安裝和調配先進儀器的。現在想出國是極困難的,沒有國家補貼,平均月薪隻有5到10美元的研究員,存一輩子的錢也買不起往返機票。

關於外國的月亮的傳說很多,見到的人卻很少,所有人都想證實一下。

與之相比,關注楊銳的人卻少之又少。從專家的角度來看,一個年輕人改良或發明了一項技術也就罷了,工廠化的經驗,卻是很難從上獲得的。即使現在的高科技製藥工廠僅僅是實驗室的放大版,可「放大」本身,其實就蘊含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比起日趨成熟的機械化生產線,它無比簡單,但也不是無經驗無腦筋的沖上來就能解決的。

事實上,如果不是楊銳經常跟著導師進出藥廠,做各種生產線改良,他也不敢說能將自己的技術工廠化,捷利康亦是看了他發表在《生物化學係統生態》上的論文,才敢開出價錢。

反而是國內的研究員,很少有機會看國外期刊,現在更是沒有看名字的習慣,再加上缺少專業的情報搜集機製,並不會特意去看本國研究者的文章。

國內目前也無高端製藥工廠的概念,80年代的中國藥廠連抗生素都做不好,雜質多的令人發指,以至於經常出現治病治死人的內部通報。在這種環境下,懂得建設高端工廠的人也寥寥無幾,專家們不相信楊銳會做。

「英國人也懂捧人啊。」何成來到車間門口,就聽一位穿著夾克的男人在那裡感慨:「你說,捧這麼個年輕人出來,有什麼意思?」

「說不定是合同裡規定的?」這位打著西裝,有股子平江人的矯氣,猜測的方式也很高大上。

能在80年代知道合同的中國人都不多。

門口唯一的一位女性研究員笑了兩聲,道:「合同怎麼規定編謊?」

「就像是廣告一樣吧。」

「合同裡沒有。」站在外圈的一位,麵露微笑的擠了進來,說道:「我看了捷利康簽的合同全文,裡麵沒有這種內容。」

雖然不是機密內容,但能看到合同的,似乎也是有點身份的人,否則,國醫外貿和西堡肉聯廠才懶得給他們看合同呢。

平江人一聽,頓時來了興趣,道:「那合同裡寫的是什麼?」

「除了這個製藥工廠,國醫外貿還牽頭搞了一個銷售工廠,估計是出口企業。裡麵是西堡肉聯廠,國醫外貿,然後一家英國公司和一家香港公司……」

「這些誰不知道。」平江人打斷他,問:「這個楊銳做工廠,是什麼條款?」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明末第一梟雄 周遊仙武世界 天行緣記 女校男籃 異世界的滿級玩家 我才不要變成喪屍 妖女,哪裡跑 帶著戰士模板混漫威 變身錦鯉少女 電影世界大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