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充軍發配了?(1 / 2)

加入書籤

潼關位於關中平原東端,居秦、晉、豫三省交界之地,南依秦嶺,北瀕黃河,扼守咽喉要害,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同樣也是重要的交通樞紐!

進入陝西的移民,全都集結在這裡,大約有三十萬眾!

之前朝廷為了防止民變,強行從北直隸地區遷移了百萬災民,可抵達陝西者僅有十分之三,餘者不是餓死、累死、病死,就是中途逃亡而去了。

可以說,凡是能走到陝西的,都是意誌堅強的幸運兒!

可惜的是,迎接這些幸運兒的,卻是巨大的不幸!

九月十二日,朝廷突然頒布了一道政令:『抵達陝西之移民,悉數遷往各衛所安置,強壯者為國戍邊,老弱者發給耕牛、農具、種子,開墾荒田,自給自足,安居樂業可矣!』

簡單點說,這三十多萬移民,全都被充軍發配了,薛羽等人也在其中!

之前朝廷承諾過,災民們到了陝西之後,每人發給十畝良田、十兩銀子,每戶還給一頭耕牛,三年之內不收一切賦稅等等,用這些優惠條件,吸引災民們前往陝西!

問題是,陝西地瘠民貧、財力吃緊,根本沒能力兌現這些承諾的!

數十萬災民又湧進來了,不安置也不行,這可怎麼辦呢?

好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陝西的官員們開動腦筋,很快商議出一個好辦法:充軍!

因為地處西北,與周圍的遊牧民族戰事頻繁,朝廷在陝西境內設置了大量衛所,下轄軍戶若乾,軍戶們世代當兵,為國家鎮守邊陲!

可是軍戶的社會地位極低,加之屯田侵占、糧餉克扣、軍官欺淩等原因,致使軍戶大量逃亡!

如今陝西境內的衛所,好點的十存四五,差點的十存二三,甚至出現了一個百戶所中,軍戶全部逃亡,隻剩下一個百戶官的情況!

隨著軍戶大量逃亡,西北邊防自然變的薄弱了,駐紮在河套、青海地區的蒙古部落見有機可乘,不時派小股騎兵進行騷擾,殺戮百姓,劫掠財物,致使西北地區狼煙不斷,大明朝廷為此也是傷透了腦筋!

陝西官員們的辦法就是,把這三十萬災民變成軍戶,充實到各地的衛所中,以補兵員之不足!

這樣既解決了安置問題,又加強了西北邊防,可謂一舉兩得!

奏折送到朝廷上,立刻得到了萬歷皇帝的批準,還通令嘉獎了陝西的官員們一番,認為他們的辦法很好,值得其他各省學習!

於是乎,問題解決了,皇帝放心了,官員們高興了,可是他們卻忽略了一件事,災民們願意嗎?

當然不願意了!

災民們歷盡千辛萬苦,好不容易走到了陝西,承諾好的土地、耕牛、銀子沒有了不說,還要去當軍戶!

大明朝的軍戶,可是出了名的苦累、貧寒,生活情況之糟糕,比普通的民戶還要不如呢!

而且一旦成為軍戶,子孫世代都是軍戶,連翻身的機會都沒有了。

這樣的事情,傻子才願意呢!

因此上,已經抵達潼關的災民們,又紛紛的開始逃亡了,有的調頭返回直隸老家,有的乾脆鑽進了深山,他們寧可去做沒名沒分的黑戶,也不做永無出頭之日的軍戶!

有逃亡,自然就有抓捕了。

陝西官員們早就料到了這一點,故而把移民們集中到潼關附近,利用地勢將其困住,並在周圍布下了重兵,封鎖了交通要道,抓住逃亡者,一律正法!

即便如此,移民們仍是成群結隊的逃亡,就連胡大錘和他的同伴們,也在一個漆黑的夜晚,帶著黃金逃之夭夭了。

臨走之前,他們邀請薛羽一起逃跑,卻被後者婉言謝絕了。

因為薛羽深深的知道,未來是一個亂世,要想在亂世中生存,當兵是一條不錯的出路,何況歷史上不少開國君主,就是從小兵乾起的。

比如北齊開創者高歡,一開始是個巡城的士兵!

宋太祖趙匡胤,從軍入伍之後,在郭威身邊當一名普通親兵!

還有明太祖朱元璋,剛剛參加義軍的時候,連兵都稱不上,隻是個馬夫!

起點低沒什麼,努力向上攀爬也就是了,別人能做到的,自己一樣可以,而且會做的更好!

薛羽考慮的是,命運之神,會把自己送到那裡當兵呢?

……

潼關以西二十裡,有一片巨大的窪地,三十萬災民集結於此,人山人海,摩肩接踵,而在周圍高崗上站滿了手持刀槍的士兵,都是從附近衛所抽掉來的。

與內地的衛所軍一樣,這些士兵也是破衣爛衫、麵有菜色,顯然生活情況很是糟糕!

可是仔細觀察,會發現二者的區別很大!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周遊仙武世界 天行緣記 女校男籃 異世界的滿級玩家 我才不要變成喪屍 妖女,哪裡跑 帶著戰士模板混漫威 變身錦鯉少女 電影世界大盜 變身之網吧女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