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1942烽火全球(1 / 2)

加入書籤

到了九月,中隊打通中亞,占領哈薩克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中亞地區,在蘇聯背後狠狠地捅了一刀。

一千年後,中國人終於重返李白的故鄉!

因果循環,報應不爽,俄國人在辛醜年間對中國做的一切,全都被人家一股腦地報復回來,處境正好對調過來。

這樣的痛苦是深入骨髓的。

試想一下,你正在前麵對抗外國入侵,在生死關頭,旁邊的鄰居張嘴吐出獠牙,襲擊你,撕下你身上的大塊肉,這是多麼痛的領悟。

一想到四億黃皮膚的異教徒從東方像密密麻麻的蝗蟲一樣過來,鋪天蓋地,矯情的歐洲人或許會想起兩個字——。

這種現象過於誇張,武裝到牙齒的幾十萬國防軍的確有讓西方人敬畏的資本。

而的最大鼓吹者,最迷信人種學說白人——德國佬,滿心歡喜地歡迎他們,鼓勵他們繼續前進,在莫斯科城下會師。

會師莫斯科城肯定不現實,不過這結果真有太多諷刺的地方!

中亞鐵路成為西進戰略的關鍵。

占領中亞後,中國國防軍一方麵拓建中亞鐵路,一方麵追亡逐北,跟著俄國人的屁股後麵南下伊朗高原。

中東局勢頃刻反轉,蘇德戰爭剛剛爆發時,蘇聯和英國合夥,聯手滅了伊朗,蘇軍占領大半個伊朗,伊朗北部為俄國人控製。

然而,沒等俄國人高興幾天,中國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中亞殺了過來,消滅。駐守在伊朗的蘇軍,和北上的英軍形成對峙。

蘇聯在中亞、中東的勢力被連根拔起,中國人同時解救了數萬在伊朗被英蘇流放的德國僑民和伊朗親德分子,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登上王位。

希特勒聽到消息大喜,致信武漢政府,感謝中國國防軍拯救中東的德國僑民,並對西路軍吳佩孚贊不絕口,重提兩國結盟之事。

然而中國國防軍進入中東後,並無意繼續進入歐洲,停了下來,派出大量官員進駐哈薩克斯坦等地,相繼哈薩克斯坦等地建立起傀儡政權。

顯然,中國人暴露了他們的野心,他們修建中亞鐵路和到中東的管道,把中亞的礦產資源和中東的石油運回國內。

蘇聯人在當地統治不得人心,從集中營裡被中隊解救出來的中亞人、俄國人搖身一變,開始對斯大林和他的政委們發射仇恨的種子。

總之,挑起世界大戰,滅掉波蘭的不隻是德國,斯大林建立的集中營一點不比希特勒少,中國人也有樣學樣,把戰俘丟進集中營,然後強製勞動,修建公路、鐵路,這漸漸成為亞歐大地的常態。

蘇聯正漸漸的衰弱,一晃二十年,他們似乎回到了剛建國時在東歐大地上和列強作戰,處處被人包圍封鎖的困境。

遠東丟了,西伯利亞丟了,中亞丟了,烏克蘭丟了,外高加索也丟了,烏拉爾的工業區時常受到中國飛機的轟炸,肥壯的北極熊被人削了個遍,岌岌可危。

不過,隻要莫斯科,聖彼得堡還在抵抗,他們就沒輸。

「該死的,中國人破壞了一切,他們比德國人還凶殘,陰險,貪婪,不僅要侵略中東,連印度已經被他們包圍了!」

英國朝野開始痛恨中國,英國人認為如果沒有中國人搗亂,局勢不會免得那麼糟糕。

一旦蘇聯戰敗,英國人也難逃厄運,就算保住本土,但中東、印度等殖民地也會被德國人、中國人、意大利人瓜分,這是一場災難!

丘吉爾在越洋通話中強烈要求美國立即參戰,不然就無法遏製德國和中國這兩個邪惡軸心國瓜分亞歐大陸了。

中國很麻煩,這是一個工業實力和德國差不多,但人口、資源都不缺,戰爭潛力高於德國的大國。

唯一能限製中國的隻有日本和蘇聯,如今蘇聯被打得半死,日本是島國,很可能和中國達成某些默契,中國人西進中亞,日本人高興還來不及,怎麼會招惹中國呢?

德國人隔著海峽對英國狂轟濫炸,中國人也可以對日本做同樣的事,總之日本不會為英美鬼畜火中取栗,所以英國駐東京的外交官每每試探教唆日本人,總會得到日本人曖昧的回答。

羅斯福也明白這點,美國沒有做好萬全準備,現在不應該貿然參戰,就算白宮有心,國會也不會通過。

「富蘭克林,時間不在我們這邊,英國非常艱難,俄國人甚至要威脅和德國人談判了。」丘吉爾感慨地提醒道。

在丘吉爾的壓力下,羅斯福同意加大援助,把美國的武器低價租給英國,(後來的租借法案由其而來,)並派出更多的美國轟炸機到英國,轟炸德國本土,不能讓納粹獨霸歐洲。

在丘吉爾的提醒下,羅斯福把目光轉移到日本,日本和意大利、德國曾經締結過聯盟,如果從日本下手,和日本爆發戰爭的話,好像也能把意大利和德國牽涉進來。

或許英美達成了某種共識,開始對日本進行封鎖,禁止橡膠、原油、廢鐵等資源輸送到日本。

日本隻能從南華、中國進口資源,但在日本沒兌現南下戰略之前,中國和南華也默契地縮小對日本的物資供給。

放下電話,羅斯福臉色疲倦,用手捏了捏眉頭,一個人呢喃道:「美國參戰,談何容易啊!」一邊搖了搖頭。

「怎麼?很為難嗎?」第一夫人埃莉諾·羅斯福走了進來,關心道。

「丘吉爾又訴苦了,還說俄國人快扛不住了。而美國呢,紐約的銀行家還沉浸在生意上,洛杉磯的明星們還靠戰爭題材電影騙取觀眾廉價的眼淚,鄉下的農場主一點都不關心歐洲人的死活。」羅斯福嘆氣道。

「美國人還記得上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一無所獲,在歐洲被人排斥……」埃莉諾·羅斯福提醒道。

羅斯福點點頭,沉默了一會,陸軍參謀長馬歇爾過來了,兩人出去散步,羅斯福坐輪椅被推著走。

「如果美國加入英國,能贏嗎?」羅斯福突然轉過頭來問馬歇爾,「如果我們不參與進去,俄國人要輸了。」

馬歇爾想了想,這問題不好回答,他點點頭:「應該會,但代價會很大!尤其是中國人,他們也能一定程度上決定戰爭的走向。」

「或許我們應該和武漢談一談,你覺得呢?」羅斯福問。

……

新唐山,又是高溫多雨的一天。

宋靄齡看著窗外的大雨,暗暗生悶氣,因為她剛剛失去了一筆大生意,原本要賣給日本的橡膠突然被取消了。

橡膠是緊缺資源,國際市場上橡膠價格已經賣到了15000美元一噸,而且供不應求,歐洲的美國的還有國內的商人都湧到南華搶購橡膠。

南華是世界橡膠第一產國,占世界橡膠總產量四成,南華製造的各類橡膠製品暢銷世界,輪胎、膠管、雨衣、鞋子、甚至避孕套等大量買到歐洲去。

宋靄齡慶幸前幾年行情差時沒把橡膠園賣掉,不然就趕不上這好行情了,還有孫殿英、載灃等投資南華橡膠種植園的國內來客,也都賺了。

這次宋靄齡來新唐山,計劃開一家輪胎公司,沒想到剛到新唐山就聽到和日本的一筆大生意告吹了,心情不高興,於是她找到吳曼麗告狀。

「由於英美的壓力,南華對日貿易受到限製,南華的橡膠首先供應給中國以及英美。」

吳曼麗這樣回答。

宋靄齡有些意外,很快就感覺到事態嚴重,顯示出政治敏感性:「這樣激怒日本人有什麼好處?」

「隻是較少日本的物資而已,為此我們已經承受了英美很大的壓力。」吳曼麗道。

宋靄齡看吳曼麗漫不經心的微笑,真看不出她有什麼壓力,此事沒那麼簡單,宋靄齡沉思了一會,有些嚴肅地問:「你們這是在玩火啊?」

「那又怎樣,第一個燒死的肯定不是我們!」吳曼麗自信道。

宋靄齡沒再追問下去,吳曼麗這樣說,肯定是南華高層的共識,甚至也是武漢的意見。

宋靄齡見到楠時,這位少爺已經長成高大英俊的軍官,一表人才,尋思孔家大小姐至今尚未結婚,和這位「司徒少爺」來一段姻緣或許也不錯。

她向吳曼麗委婉提起這事,遭到吳曼麗的婉拒,因為楠已經和安南華裔商人阮有成之女阮友蘭青梅竹馬,兩人關係也得到司徒南的認同。

阮友蘭是個美人,有中西方教育背景,嫁給楠,要比嫁給歷史上那個「傀儡安南皇帝保大帝」強太多了。

宋靄齡有些可惜,孔家大小姐的婚事成了他們夫婦倆的心病,至於二也罷。

宋靄齡離開後,楠問吳曼麗:「母親,宋姨一向無事不登三寶殿,所為何事?」

「一點生意上的事,她賣到日本的橡膠被取消了。」吳曼麗道。

本來她把楠送去美國讀軍校,沒想到他鬧出了一樁風波,把種族歧視他的白人教官痛扁了一頓,鬧得挺大,把司徒南也驚動了。

司徒南沒有怪責他,和兒子深談一番後,同意楠回南華,成為一名海軍少尉。

「最近局勢不安定,你也別上艦了,回到我身邊吧!」吳曼麗有些嚴肅道。

「不,母親,我剛剛完成航母訓練,成為一名合格的飛行員,這時候離開大海回到陸地,豈不是白費了一番心血嗎?」楠皺起了眉頭,不同意道。

「我知道你很出色,我為你驕傲。隻是,這次你要聽我的。你父親來信了,新的戰爭在太平洋爆發,他也不同意你處在危險的境地。」吳曼麗勸道。

「要打仗了?」楠有些驚訝,眼神裡閃過一絲興奮。

吳曼麗看在眼裡,心裡一沉,更堅定要把兒子調離艦隊的決心。

她就一個兒子,兒子是她的畢生寄托。

吳曼麗點點頭。

「作為一名軍人,我不能臨陣逃脫!」楠堅持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寶瞳 末世江湖行 十字架下的光輝 職業超級英雄 九陰傳人在都市 三生道訣 都市護花天王 妖龍都市 陰陽鬼探之鬼符經 神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