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神悅,你老實告訴我,你到底是不是神農弟子?(1 / 2)

加入書籤

秋收結束,各地畝產量也逐漸報到京城。

稻穀種植的都是徐州三號,課農司忙亂一番,統計出全國畝產量平均為三百二十一斤,比去年多出六十五斤。

麥子種植的還是老品種,平均畝產量為二百二十五斤,比去年多出兩斤,比較穩定。

以上,都不包括皇莊。

皇莊的數據向來是單獨記錄。

單看平均畝產量,可能還沒有太大的感覺,但總量驚人,如同天文數字。

原因有二。

其一,稻穀畝產有了大幅度的增長,一畝增加六十五斤,萬畝就增加六十五萬斤,大漢的稻穀又何止萬畝!

其二,這幾年安置了許多中原流民,在今年達到了一個爆發點,種植的也非荒地,而是朝廷劃給他們的熟地。

大司農張義看著張禎遞給他的紙條,手不自覺有些顫抖,震驚到失態,「這麼多?怎會這麼多?怎可能這麼多?!」

他執掌大司農多年,從來沒有見過麼多糧食。

張禎笑道,「怎不可能呢,一切皆有可能。」

其實,她剛看到的時候,也欣喜得差點跳起來。

張義隻覺頭暈目眩,一手扶著桌案,死死盯著紙條上的數字,沉默不語,眼眶逐漸濕潤。

心裡隻有一個念頭,哪怕立時死了,他也是笑著的。

張禎有點擔心,「老大人?」

不會一高興上不來氣吧?

那她罪過可大了。

張義擦擦眼淚,笑道,「老夫沒事兒,風大,迷了眼。」

張禎也不戳破,附和道,「今日風是挺大的。」

又道,「多虧老大人提醒我糧倉不夠用,否則還不知如何是好呢。」

時常在外巡視農桑的,不隻她一個,還有張義。

七月初,張義特意來大將軍府跟她說,今年糧田增多,莊稼也長得好,糧倉可能不夠用。

她一想這還真是個問題。

培育工作不停止,糧食便會越來越高產,原有的幾大糧倉,確實不能滿足朝廷的儲糧需求。

於是下令在衛州黎陽置黎陽倉,洛陽河陽置河陽倉,華州置廣通倉,陝州置常平倉,都在黃河沿岸,方便運輸。

這是隋文帝的創意,她先借來用一用。

將來若還有隋文帝,這些糧倉他也能接著用,不需要重新修建。

有了墨家提供的各種雷,糧倉修得很快,趕在秋收前建好。

秋收後,各地就開始繳納田賦,用牛馬馱運、用車拉、用人背,慢慢將所有糧倉填滿。

從去年開始,便已經沒有人再敢私下截留稅賦。

張義嘆道,「若非你雷厲風行,糧倉幾年也建不成。」

他就沒見過比張禎做事更快速的人,聰穎、果決、利索,一旦拿定主意,那真是半日都不耽擱,立時就去做。

先人教導「坐而言,起而行」,在她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頓了頓又謹慎地試探道,「老夫聽說,皇莊專門培育的稻種,今年畝產超過四百?」

這也沒什麼不可說的,張禎笑道,「沒錯,名叫北海三號,平均畝產四百三十九斤!」

張義瞪大渾濁的老眼,呼吸急促起來。

張禎忙給他倒茶,又將裝酥糖的碟子往他麵前挪了挪,「老大人,緩一緩!」

如果她沒記錯的話,這老爺爺好像六十多了,比王允還老,可千萬別出事。

張義不吃也不喝,急道,「皇莊不容有失!眼下有多少精兵把守?若是不夠,再調些士卒過去,以防宵小!」

他也不知道誰會是宵小,但珍貴的好東西,當然得牢牢守住。

張禎安慰道,「放心,足有兩千呢,夠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重回末世,我靠著空間帶隊友度假 我在洪荒當酒神 徐沫的生活碎片 我財神要飯怎麼了? 深秋十一 魂穿女尊我的夫郎又帥又強壯 海賊:我於羅傑處刑時稱皇 為了安心當鹹魚,打爆所有人! 數碼:開局太一重生 暗戀誓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