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廷對(1 / 2)

加入書籤

●↗▲

「分守江戶參將季順覲見「

門外的侍從高聲唱禮,王通點頭,不多時,兩名侍從領著一名二十出頭的將領走了進來,到了王通跟前,這名將領跪下見禮

「自家人跪什麼,快起來,賜座,賜座」

看到這個參將李順,一直神情不怎麼變化的王通卻露出了笑容,滿臉都是疼愛的表情,侍從們並不感覺奇怪,早就預備好了座位

在王通身邊擔任侍從大都是勛貴和武將以及各地貴族的子弟,也有些文官的後代走了這條路

這算是一條捷徑,歷練一段時間之後,到軍隊中一般會從副營官做起,在地方上,也會擔任縣一級實權衙門的副手

實際上,真正難熬的是這些侍從的第一個實際職務,在軍方要做滿四年,前線可以縮短為三年,如果有軍功的話,則是兩年,文官如果沒有皇帝親自認可的功勞,必須在地方上實打實的做滿五年

這其中也有特例,比如說,一些在擔任侍從期間就已經有優秀表現的年輕人,會被指派到南洋和僂國擔任縣級地方的正職,這個製度實際上在王通未稱帝前就已經實行,在王通身邊擔任親兵和文的年輕人實際上就是為了文武係統準備的後備人員

他們的第一個實職做滿之後,表現和評價會直接被中樞各個衙門審核,然後決定任命,接下來的升遷就要比其他途徑上來的年輕人迅很多了

有傳聞說,侍從們離開王通身邊後就會得到一個簡單的評價,如果評價不好,他們會在第一實職任期滿後就地提拔成正職,再行考察一段時間

畢竟這個製度也剛剛成為正式的法度一年,從前不過是遼國公和樂浪郡王自家的規矩而已

現在帝國的青年才俊們,不少人都是在王通身邊擔任過這樣那樣的位置,這個倒是人所共知的

但在皇帝麵前能被這麼親熱對待的年輕人卻不多,而且這個年輕人從未在王通身邊擔任過侍從,是從軍中一個普通的長矛兵一步步被提拔起來,六年之間從一個士兵到分守一方的犬將,算上明時也都是頭一份了

這個叫李順的年輕人的確很出色,駐紮在江戶城的時候,城內的德川殘餘叛亂,是他先行發現,派人急通報江戶駐軍之後,又叫起十幾名同伴兵卒,三十幾個三江商行的護衛,守住了江戶城的西門,擋住了足足三千人的進攻

德川殘餘有幾百名原來的武士出身,還有幾十杆鐵炮,這樣的力量不能說不強,而且城外還有被鼓動的近萬農民,一旦城門打開,局麵立刻會糜爛,當時,王通在大明的聲望已經是如日中天,大事也在進行中,容不得有任何的閃失,這位李順爭取到了兩個時辰的時間,隻有兩個同伴活了下來

但隨即城內的駐軍被起來,在東門外的駐軍也趕了過來,叛亂被鎮壓了下去,局麵穩定

李順在「泰昌江戶之亂」立下大功,這就是他被提拔的功勞基礎,不過,嚴格說來,這個大功也不能讓他在六年之內成為參將,因為他是魯王李虎頭的獨子,再於功臣勛貴的爵位倒是按照明時製度,王爵僅僅追贈,不封生者

原本王通以為李虎頭沒有子嗣,後來史七派人調查,才知道李虎頭雖未婚娶,卻曾和當地一商人女兒住在一起,並且答應要納對方為妾,但李虎頭出事之後,那女子也急病而死,那家人怕遭禍一直是隱姓埋名的撫養李順,並且送他進禁軍當兵

也是巧合,追查到李順身世的時候,李順正好在江戶立下大功,這就一步步順理成章的被提拔了起來

「外將入京,辦差事是第一要緊的,不然會被加上個「不勤」的考評,所以來京師辦差,早飯都是吃不得的,你還沒吃?」

侍從們在那裡口鼻觀心,不過也有些不沉穩的互打交換眼色,心想武皇帝對自己的兒女都是嚴厲的很,對這位小爺卻是如此的親切

「回陛下的話,臣還沒吃早飯」

「你現在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不吃飯怎麼行,來人,安排禦膳房的人送些飯食上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無限裝逼 極品富二代 情陷美女上司 唯一的修道者 無限的使徒們 神醫聖手 騙婚老公快接招 霸道首席落跑妻 先婚後愛,腹黑老公太危險 盛寵世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