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良辰美景】(1 / 2)

加入書籤

《童年》並沒有正式發布,網上流傳的,僅僅是一年級小學生的合唱版本。√中文網\新奇中文iqi而且由於現場太過吵鬧,使得錄下來的視頻有很多雜音。

即便如此粗陋的視頻,那歌聲依然俘虜了無數網友,被譽為「最美童年歌曲」。

在另一個時空觀,羅大佑花了整整三年時間打磨《童年》,目的是為了讓歌詞和旋律緊密結合,同時又不失去口語的質感。

羅大佑的歌就是這樣,你看它長長的一串歌詞,似乎非常拗口,但真正唱起來卻又發現詞曲早已融為一體。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華語歌曲少之又少,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歌曲朗朗上口,讓人不自覺地就能把詞調都哼出來。

《童年》就是這麼一首經典中的經典,是羅大佑中前期的代表作,標誌著他音樂風格的形成。

經典歸經典,但在唱片市場萎縮的大環境下,《童年》這首歌的商業價值並不大,屬於校園民謠曲風,既大眾又小眾。

說它大眾,是因為校園民謠的社會接受度非常高,大家對這種形式的音樂都已經很認可;說它小眾,則是因為校園民謠的局限性,它最大的受眾群體為學生,不可能讓農民工朋友和廣場舞大媽都喜歡。

特別是現在音樂形式豐富,很多年輕人追求時髦,喜歡聽日韓舞曲、歐美音樂,他們覺得校園民謠是老掉牙的存在。

好在《童年》的歌詞給力,就猶如一首書寫童年的小詩,讓它超脫了校園民謠的範疇。即便是五六十歲的老人,在聽到歌詞唱出的意境後,都會回憶起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

歌曲視頻最先在地方小論壇發布,當時人們還不知道這首歌是誰創作的,關注者也大多為觀看了學校演出的師生和家長,以及部分魔都本地的市民。

「太有才了,這首歌到底誰寫的?」

「反復聽了十多遍,聽得想哭。」

「好多童年回憶一下子就湧出來。我想回老家看看。」

「兒時的夥伴,我想你們了。」

「……」

沒有任何刻意的炒作,《童年》這首歌靠著微/博與微信迅速傳播,並迅速在各大論壇引起熱議。

直到此時。才有人爆料出來,《童年》居然是葉誠寫的歌。

著名樂評人王曉磊這次格外激動,他發了條長微博樂評,寫道:

「《童年》給我的驚喜,超過了《白樺林》、《威廉古堡》、《水手》和《死了都要愛》這幾首葉誠的新歌。葉誠的音樂風格多變。給人的一貫印象是求新突破,然而他這次回歸了校園民謠。葉誠去年那首《當你老了》也是民謠風,但這首《童年》更加純粹,就好像是台灣80年代、大陸90年代的民謠作品。

為什麼我要說驚喜呢?

近些年的華語樂壇,純粹的校園民謠幾乎絕跡,取而代之的是小清新的都市民謠。葉誠這次反其道而行之,直接回歸民謠風的最原始形態。他沒有在歌詞上堆砌造作,沒有為賦新詞強說愁的詠嘆,而是直指人內心最真摯的情感與回憶。

今天下午,我給10歲的女兒聽了這首歌。她聽得非常入神。當唱到第三節『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時,女兒脫口道:這好像是說我耶!我不禁啞然失笑,的確,寶貝女兒特別貪玩,不太喜歡學習,做題老是出錯,老師們都叫她小迷糊。

不止是女兒,我這個40多歲的老男人。聽這首歌同樣聽得感慨不已,甚至是有些酸楚。那已經逝去的歲月,那懵懵懂懂的童年,就如電影倒帶一樣再次出現在腦海中。這是一個成年男人對童年的理想幻曲。可愛而又傷感,讓你在微微一笑後又悵惘感嘆。

整首歌的歌詞就如同一首詩,詩的每節前三行都是對童年意象的描述,第四行則是對這些生活片段所作的總結。由於這些意象具有童年生活的典型性和形象性,因而更能打動人心,激人心靈共鳴、百讀不厭。

下麵我來逐句分析《童年》的歌詞。第一節首先勾勒校園課堂的圖畫……」

京城炫智動畫公司迅速聯係楊威碩,希望能夠買下《童年》的使用權,用做一部新動畫片的主題曲。給的版權使用費不多,也就3萬塊,葉誠很痛快地答應了,隻要求歌曲的錄製由葉誠工作室負責。

葉誠的粉絲在稱贊這首歌的同時,似乎更加關注跟葉誠在一起的小女孩兒,貼吧裡甚至出現了不少關於祖兒的視頻截圖。

「小姑娘萌死了,好像抱在懷裡親啊。」

「你個死變態,快放開那個女孩!」

「她該不是葉子的私生女吧?」

「私生女你妹啊。飼養員才22歲,這小姑娘都讀一年級了。」

「我也好像有個這麼可愛的女兒。」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滅世之門 地球上最牛逼的男人 末日技能樹 從電影世界中走出的強者 地球紀元 魔界的女婿 超級全能控衛 一品婚愛:總裁,治愈你 落跑王妃可歸矣 悱惻豪門,辣妻不好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