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2章 是要造反嗎?(1 / 2)

加入書籤

李淩峰和彭樺同行,由內侍領著二人出了禦書房,一路上二人都沒有開口攀談,彭樺之前雖有意拉攏李淩峰,但此刻在宮內,他也不好開口。

待將二人領到後,內侍太監離去,李淩峰這才主動躬身向彭樺拱手笑道,「彭相,小子還有事要去鴻臚寺,就不與您同路了。」

彭樺站定,笑眯眯的看向他開口道,「李大人無愧狀元之才。」

李淩峰心裡清楚,這老東西是在陰揚他剛剛在永德帝麵前那番「奸臣已除」的言論,言下之意不過就是說李淩峰與他本質相同,之前又何必假裝清高,不接他彭府遞出去的橄欖枝。

若是今天在這裡的人不是彭樺,是自己的長官歐陽濂,李淩峰都可以想象到歐陽濂會用如何鄙夷的眼神看他。

真忠臣也好,假清高也罷。

他李淩峰不在乎這些,趙雲程是忠臣,也是真的清流,可又有什麼用呢?水至清則無魚,在官場之中,太正直無私的人是活不下去的。

「彭相謬贊了,小子愧不敢當。」李淩峰依舊臉上掛笑,表情沒有半分改變,似乎聽不懂彭樺話中的言外之意。

彭樺捋了捋胡子,看他裝傻也不點破,隻是笑道,「李大人,像你這樣,做官是做不長的。」

李淩峰不是真的清流,自然入不了清流的眼,他的處事倒是與自己有幾分相像,彭樺想著,隻是如果李淩峰不願為他所用,便隻能去當中立派。

要知道,這朝堂之上,中立派可是最不好當的。

李淩峰麵色不改,虛心開口道,「小子還是要多向彭相學習。」

李淩峰這話也存了兩分陰陽的意思,隻是他身姿和語氣都顯得很謙虛,讓彭樺感覺到了怪異,打量了他一眼,見他確實恭敬有禮,並無冒犯的意思,才挪開了步子離去。

見他離去,李淩峰腳步一轉,便轉身走向了鴻臚寺。

——

距離「改稻為桑」的國策下發已經過去了幾日,李淩峰與何崇煥等一波朝廷新晉的官員也在鴻臚寺考校完了禮儀,算是大夏朝正式的官員了。

浙洲巡撫夏玉也收到了朝廷的八百裡加急,要求他組織桑農響應朝廷的號召,務必在最短的時間內將稻田改為桑田,趕著種上桑苗,這樣還能多產不少蠶絲,待明年,朝廷將海上商貿之路打通,就能與外邦進行海上貿易。

夏玉在收到政令的當日,就派人將其印刷在了浙洲各級官府的衙門前,隻是數日過去,響應這道政令的桑農和稻農基本少得可憐。

不過這也正常,水稻的生長期大致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發芽期、生長期、成熟期和收獲期。而且浙洲的水稻種植時間一般在四月底至五月初,農歷上看也就是農歷三月左右,收獲也要到農歷七月中旬左右。

如今夏至,農歷五月,水稻苗才見長勢,哪有百姓願意把剛辛辛苦苦栽進地裡的秧苗拔了去種桑的。

眼下種桑已經算是比較晚了,如果再不改種,錯過了時節,別說今年能不能有蠶絲,明年有沒有還不一定呢,但是要讓浙洲的百姓即刻改種也不是易事。

沒有辦法,夏玉又派人去挨家挨戶的遊說,可還是見效甚微。

如今為著這改稻為桑的國策,他是急得一嘴的燎泡,這會兒正在頭疼呢,就聽外麵有人來報,說是太子府詹事杜仲明求見,他頭又更疼了。

來都來了,還能怎麼辦呢。

「請進來吧。」

府兵聞言退了出去,不過一會兒,就領著一個身穿常服,身姿挺拔,約莫三十多歲的中年男子走了進來,來人正是太子詹事杜仲明。

「見過府台。」杜仲明拱了拱手,開口便道明了來意,「太子殿下知道朝廷新下發到浙洲的政令,特派某來協助府台。」

說是派他來協助,其實也帶有監督的意思,夏玉畢竟是彭樺提攜過的人,雖然有幾分為國為民的真心,在大事上也從不含糊,但說到底,國策當前,太子殿下也不放心,於是他便自請前來了。

夏玉看了一眼杜仲明,此人他聽說過,是太子詹事,深得重用。

當今天子一共四子三女,長公主楚妙儀,封號「扶桑公主」,現如今已遠嫁大汶和親,如今皇室裡剩下的兩位公主都尚且沒有封號,一位是四公主楚堯薑,一位是六公主楚幼悟。

其次,就是永德帝的四位皇子,嫡長子也就是太子楚慎,二皇子楚霽,三皇子楚崎,以及五皇子楚,如今都在國子監讀書識禮,估扌莫著過段時間二皇子也到年齡遷居宮外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玩賭石的那個夯貨 記仙途 長生之路之慢慢其修遠兮 艾森諾大陸的故事 詭域之境 許願邀請函 熬夜暈厥,醒來成了蘿莉 我愛你,以盛夏之名 世界夾縫中的行者 渡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