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七章 百艦出萬炮鳴(中)(1 / 2)

加入書籤

歐洲使節團的廣州之行,在楊猛的催促之下,倉促成行,近十天的功夫,歐洲使節們已經對清國的外交實力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其中體會最為深刻的就是英法兩國,二十年前的清國官員,不知外交為何物?

如今的清國外交官,一個個精通數國語言,熟悉歐美世界的許多風俗,那外交手段,更是爐火純青,十天的接觸,歐洲使節們,從清國外交官口中探知的消息極為有限,更多的時候,他們卻是清國外交官,進一步成長的踏腳石。☆◎書荒閣●↖

英法兩國的格萊斯頓與斐迪南,甚至不用去探知清國的內政方略,就知道清國的內政方略一定不會弱於英法兩國的,見微知著,可不是國人獨有的本事,身為歐洲強國的財政大臣與外交大臣,若是連這點眼力界都沒有,就有些浪得虛名了。

再一次踏上駁船,歐洲的使節們又震驚了一次,這次運送他們的駁船,是一艘艘航速極快的內河炮艦,雖說這些炮艦多半是木製,但炮艦上兩門鑄炮,十數門小炮可不是什麼擺設,這樣的小型炮艦,在歐洲也是不多見的。

近百艘小型內河炮艦,對於歐洲使節們來說,無疑是第一步的威懾,有了這些東西,清國的內河,就是固若金湯的,若是再配合岸上炮台,歐洲的戰艦想駛入清國的內河,幾乎就是不可能的。

這還沒到廣州呢!許多參與海戰計劃的歐洲國家,就開始打退堂鼓了,戰艦漂洋過海而來。可不是為了在清國的海岸建立前哨的。清國陸軍的強大。沙俄已經親身試驗過了,在本土與強大的清國陸軍作戰,貌似是極為愚蠢的。

持續十餘天航程,在歐洲使節們的震驚之中開啟,與初來清國時不同,這一批內河炮艦的行駛速度很慢,而且清軍對於各國使節的限製也不是那麼嚴密了,來時的旅程之中。各國使節是不允許登上甲板的,但這次歐洲的使節們可以隨意的登上甲板,觀看沿岸的風光。

船出通惠河,進入真正的大運河之後,歐洲使節們也開始了他們的驚訝之旅,第一次經過大運河的時候,清國的許多東西,對於歐洲的使節們來說如同走馬觀花,在清軍的限製之下,很多東西。他們都是看不到的。

這次不同,自炮艇駛出通惠河之後。白天船的速度就降了下來,每到一處工地或是人多的地方,船速還會降得更低。

一處處正在修建或是已經建成的廠房,沒有引起歐洲使節們多大的興趣,真正讓他們感興趣的是河岸上來往的清國百姓。

而這些清國百姓身上,真正吸引歐洲使節們驚訝的東西,不是別的,正是一支支各色的火槍,三天的旅程之後,歐洲使節們的心裡,都升起了清國不可侵犯的心思,不為別的就是因為清國的火槍普及率。

這三天的旅程之中,他們所見到的百姓,也不是人人配槍的,隻有那些看上去行色匆匆的百姓,才配有或長或短的槍支,有些時候,行人月要間的一個牛角藥桶,就能引起歐洲使節們的驚呼聲,可隨著見到的東西越來越多,各國使節也能夠猜測出,在清國,除了正規的陸軍之外,還有另一支武裝力量,這支武裝力量的人數絕對不少。

而這些人,有些是在田間耕作的農夫,田埂上如野營一般,架起來的步槍,看的眾人心驚膽顫,看的沙俄公使伊格納提耶夫後悔不已,若是沙俄的百姓,也有這樣的裝備,恐怕東歐平原就不會那麼輕易的陷落了。

這一路,歐洲的使節們越走越是心驚,從水手和翻譯口中得知,那些佩戴槍支的清國百姓,或是農夫、或是商團、亦或是沿途護衛水道的民兵,這些在歐洲世界,並不罕見,但罕見的是,這些人在野外幾乎全部都佩戴著槍支與刀劍,從直隸到山東,從山東到江蘇,經洪澤入長江,由長江入太湖,經太湖支流再入長江,過長江進洞庭,由洞庭入湘江,經由湖南支流水路進入珠江,晝夜不息的船隊,歷經二十天才將一眾歐洲使節送到了廣州城下。

原本十天的航程,被楊猛隨心延遲了十天,這二十天之中,楊猛不僅拖垮了一路跟隨的有心人,也拖垮了歐洲諸國對大清展開海戰攻勢的信息。

不用楊猛刻意的安排,隻要船隊經過楊家商行與農莊所在的區域,歐洲的使節們,自然可以看到大批大批佩戴槍械的清國百姓,這一路走來,歐洲使節們看到不帶槍的平民百姓,遠遠少於帶槍的,原因更簡單,一般的平民百姓,這個時候誰會傻逼逼的走南闖北?

不經意的巧合,讓歐洲諸國的大人物們,錯誤的估計了清國步槍的普及率,從最初的一成,到最終的七八成,這樣的誤解,對楊猛來說是多麼美麗的誤會?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萌娘西遊記 嬌妻太狠辣 毒醫狂女 傾世風華,毒醫商妃惑天下 天價嬌妻:總裁凶猛來襲 權傾天下之腹黑梟後 穿越之炮灰在九零年代 重生之嫡女皇後 我曾風光嫁給你 最強反恐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