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朕之肱骨(1 / 2)

加入書籤

箕壬,一個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無名之輩。

據[浿水]縣令說,此人原是東夷馬韓人,窮困潦倒、流落[樂浪]。吃穿都顧不來,卻逢人即道他是「韓王箕準血脈、殷商箕子遺裔」。[提奚縣]縣尉信了他的鬼話,拔其為「提奚巡察」。

但因其「通漢文、慕華夏」,不為太守公孫升濟所喜,又曾為難他數次。這箕壬就此懷恨於心,一待傍上那「渡海而來」的[白虎大王],就開始顯露出暴虐本性來。

此人雖名不見經傳,然確實有些手段。奔赴朝鮮的途中,這箕壬就假[燕大王]仙威,迫得督郵、郡丞等高官,認罪伏法,且都將過往作下的惡事,一一道清、寫明。

一入[樂浪],箕壬即由督郵、郡丞入手,順藤摘瓜,扯出一溜貪贓枉法的官吏來。

歷三日,春秋決獄、從嚴從重。

再一日,朝鮮城郊,人頭滾滾。

原本蜩螗沸羹的[樂浪郡],一夜之間,鴉默雀靜。

此後數日,箕壬大刀闊斧,盡掃公孫舊歷。廢神文、去巡察、減賦稅、復商旅、興織染、課桑農……。十日過罷,樂浪乃復舊觀。

箕壬遂掛印棄冠,隨趙雲三人離去。

臨行前,朝鮮官民餞別。箕壬笑道:「諸位且慢作惡,箕某不日再來。」大小官員聞之,甚是感動。長亭短亭,十裡哭送。

[浿水]縣令,其實應稱作「前[浿水縣]縣令」。此人因言獲罪,遭箕壬免官。心中不服,遂忿忿赴京。

踏上赤肺石,撻響登聞鼓。彈劾箕壬「以布衣蔬食之身,擅殺漢廷命官。暴烈酷虐,比之張湯郅都、李貞彌仆,都要遠勝一籌。」

滿殿朝臣聞言,無不心驚膽戰。

張湯、郅都還好些,雖稱酷吏,卻不失為能臣良吏。但李貞、彌仆就不同了。

太史公曾在《酷吏列傳》中記載:「廣漢李貞善磔人,東郡彌仆鋸項……」一個擅長割肉淩遲、一個喜歡鋸人脖頸,妥妥的一對變態。

[浿水]縣令是否言過其實,眾人不知。不過,還未等[崇德殿]有所決斷,一封由[樂浪]一郡九縣八十七位官吏、代理官吏聯名寫就的奏章,驛郵輾轉、快馬加鞭,送達雒陽。

奏章未言及[燕大王]、箕壬,隻將近日[樂浪郡]中被斬者、黜官者、貶斥者的罪責,一一列舉。這其中,就包含有[浿水]縣令欺君害民、徇私舞弊、貪濫無厭等一十七條罪行。

一人一章,同列於[崇德殿]上。孰是孰非,由得眾人揣摩針砭。

然而,又是一時三刻過去。滿朝文武,跪坐垂首,一如七日前「王朔劾董卓時」那般,緘默不語。

見此局麵,龍榻高臥的劉宏,心中失望夾裹著憤怒、無奈、怨恨,翻來覆去、百端交集。

自高祖興漢以來,歷前後兩朝、二十六位劉姓帝王,還沒有哪一位,能像他眼下這般窩囊!

縱天下之大,尊白虎野祀者多於劉氏正朔。

任朝野內外,官宦黔首皆屈膝逢迎一小兒!

區區一個「樂浪箕壬」,本是「蔬食不飽,蓬戶穴牖」的布衣百姓。一旦與那燕小兒有了瓜葛,便能堂而皇之地入主[樂浪]太守府邸。

罔顧漢家威儀、無視生議死比,擢序罷黜、生殺予奪,荒唐至極!

然而,縱如此滑天下之大稽,卻先有樂浪官民十裡餞行、後有朝堂文武默不作聲。

是嫌「五刑」不足以明威,還是嫌漢家斬首刀不利?

劉宏環視左右。他心中嘉許的王議郎,今日告病家中。反倒是耄耋之年、病魘纏身的三公,與會階前。

可惜,皆不曾發言。

劉宏眉頭一皺,問太尉楊賜道:「伯獻公如何看待這[浿水]縣令,與[樂浪]奏章?」

楊賜,字伯獻,年近古稀。昔日劉宏初登帝位時,他與劉寬、張濟在華光殿中為其侍講。官歷少府、光祿勛、司空、太常、太尉,頗得劉宏尊崇。

「[浿水]縣令所言,終究隻是一家之言。而那[樂浪]奏章,也隻是文字表述,未得求證、亦難究其詳。」楊賜正襟危坐,緩聲道,「不過,依此二者所言,這箕壬確有擅殺朝官事。故此,敢請陛下下詔通緝,待此人緝捕歸案,刑之以法、以儆效尤。」

殿中群臣聞言,都附和道:「楊太尉所言甚是。」

天子劉宏聽罷,麵色更見陰沉。

楊賜也不提那燕小兒,隻說箕壬。但這箕壬隨趙雲三人離去,之後必然是隨那燕小兒出海東行。這一出一行,非是一年半載能回中土的。縱然劉宏下旨緝捕,還能遣人追去海上不成?

楊賜一席話,說了也等於沒說。百官附和,也隻是找到一個搪塞的借口罷了。

劉宏很是失望,轉頭望向司空張濟,要問他意見。忽然發覺不對,又轉回去,再看向太尉楊賜。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傲嬌星媽:調教男神當奶爸 封妖圖 農家千金 我從地獄爬上來 重生之聶小倩 錢路 天地秘藏 區區風華 最強道皇 武道禁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