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斷送國運(1 / 2)

加入書籤

這些天,楊競陸續收到了很多的消息。先是政保司長安分司把不久前永安帝和群臣關於對燕王、燕軍的處置,以及關於李奇大軍下一步的進攻方向給傳了過來。永安帝君臣在商議了數次以後,終於還是決定讓李奇的大軍南下,去平定齊藩。無他,就是因為揚州的稅收實在是太重要了。

當然了,李奇至少還需要在幽州調整一個月才能南下,畢竟幽州新歸,有很多頭尾的事情需要去做。還有就是籌集糧草、轉運軍需都需要時間。除此之外,單就是對新組建的河北鎮、天興軍和幽燕節度使的守備軍進行恢復性訓練,至少就需要一個月。

而燕王楊棣的死亡,更是讓大梁朝堂震動、天下震驚。燕王可是大八大親王之一、先帝血脈,坐擁10萬大軍的親王啊。這歸順朝廷才1個月,就在返京的途中被殺了?而且還是蛤蟆一樣,被軍用床駑一箭釘在地上,這實在是聳人聽聞。

永安帝得知消息後震怒,立即下旨申飭錦衣衛指揮使沈自山,同時命令錦衣衛和影衛,會同刑部、大理寺,一同查辦此案,務必要將凶手繩之以法。

同時派遣中書省中書令王素為迎靈大使,親自去開封,將楊棣及兩個兒子的靈柩迎接回長安,另外派遣欽天監在長安周圍選址,為楊棣建造陵墓。又下令恢復了楊棣的燕王名號。

永安帝的這一波操作隻有一個目的,向天下表明楊棣不是他下令殺的,他非常重視自已的這個四弟。正所謂欲蓋彌彰,永安帝不這麼還好些,永安帝采取的這些措施,更讓人有一種永安帝做賊心虛的感覺。

這幾天楊棣忙的不行,幾乎整天都呆在承運殿裡,和內閣還有六部九卿的官員議事。現在天下的局勢變化有些快,楊競不得不考慮調整內外策略了。

「先說第一個事情,你們對朝廷準備讓李奇南下這件事情怎麼看?」楊競有些疲憊的揉揉額頭。一連幾天,楊競一直在和群臣議事,弄得楊競十分的疲憊。

「大王,臣以為,這是好事」曾泰出班了,「朝廷把精力用在齊藩,就給了我們寶貴的時間,我們可以利用這段時間,繼續擴充軍備,為即將到來的大戰做準備。」

曾泰的出發點一直沒有變化,他在楊競隻有300人的時候就投靠了楊競,他也一直認為楊競應該君臨天下。現在楊競擁有20萬大軍,300多萬百姓,曾泰甚至覺得,長安城奉天殿的那個位置,就是楊競的。

「大王,臣有些不太贊同樞密使大人的話」錢峰也發言了,「現在看來,大梁朝廷的戰鬥力並不弱。幽州八郡可以說是傳檄而定。現在大梁朝廷又改編了7萬燕兵,勢力更是大漲。臣以為,未來咱們大遼的戰略,還是牢牢守住山海關,穩定發展為好」

錢峰的話其實也是大多數遼藩大臣的話,他們現在也漸漸的從楊競的各項改革中獲得了好處,進攻關內的欲望減弱了很多。畢竟打下大梁天下,還得他們去勞心勞力去治理。還是那句話,什麼樣的君主就有什麼樣的臣子,楊競相對淡然的心態,也影響了大遼的大臣們。

「錢閣老的話有理」兵部尚書宋武也說道,「從這次大梁朝廷摧枯拉朽似的平定燕藩,可以看得出,大梁朝廷的底蘊還在,永安帝對軍隊、對朝局的掌控很強。現在大梁朝廷占據了有了有利地形,更是通過改編擴充了7萬兵力,臣以為,還是死守山海關為好」

在議事上,楊競還是非常民主的,能夠讓大臣充分發表意見,大臣們也不會因言獲罪,所以大臣們在廷議的時候,都是積極的發言,建言獻策。

緊接著,又有幾個尚書一級的大臣都發言了,核心也是大梁朝廷現在兵鋒日盛,齊藩也不會抵擋多久,遼藩還是謹守邊界為好,避免激怒大梁朝廷,使得大梁官軍攻打山海關。

「長平,你怎麼看?」見群臣的意見比較統一,楊競就讓吳晉這個內閣首輔發言。

「大王,諸位臣工的話不無道理,臣也覺得,如果李奇全力南下,齊王抵擋不住多久。至於說晉王殿下,晉王能守住並州都很困難,到時候,大梁朝廷勢必會再次統一關內。」吳晉斟酌的說道。

「而經過幾場打仗鍛煉出來的大梁官軍,戰鬥力會有很大的提升,內部有沒有了各位藩王的掣肘,可以全力對付我們大遼了。所以,在這個時間窗口期,積累力量,方為上策」

「但是,臣也總覺得,不做點什麼,任由大梁朝廷這麼發展下去,也不是很好。還是得加強對晉、齊二藩的支援,讓他們盡可能消耗大梁朝廷的力量」

這就是吳晉比別人強的地方,他總能比別人多想一步,別人還在想怎麼守,他已經在想怎麼給大梁添亂了。但是吳晉他們的核心思想,還是齊藩會很快落敗,永安帝取得勝利的可能性最大。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雷鳴風聲 開端:午夜大巴車 什麼不比乾飯強? 重生王妃美艷嬌軟攝政王寵溺無度 亂入魔法世界的我 美好生活如約而至 元噬 玄雲大陸 原神:我的商店開遍七國 穿書之盛夏熱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