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移民(1 / 2)

加入書籤

政治與軍事是密不可分的,這一點,華夏的老祖宗從來不曾隱瞞,可政治、軍事與經濟也是密不可分的,這一點,卻被華夏老祖宗隱藏在歷史塵埃中多年。◆+中文網⊿

士、農、工、商,把商人排在最後,把商人踩在腳下,好像隻有如此,才能防止他們在國庫中偷錢一般。

這一點,也不隻是中國,全世界都如此,甚至很多宗教,都是明言禁令不允許通商的。

在趙昰看來,打破這個封鎖的,是一個叫美國的國家,他們商業神話,締造了一個能打破所有傳統國家對軍政財的認知。

當然,也可能有別的國家做的更早,但趙昰覺得,這個國家做的最狠,他們的國家最高領導人都操縱在幾大財團之手。

當然,這些都不是此時的趙昰應該注意的,隻不過每每想起泉州港口那船帆如浪的熱鬧景象,就讓他忍不住對經濟產生一些更深的思緒。

這個國家,究竟需要怎樣的經濟呢?後世有偉人在南海畫了一個圈,就像捅破了一層枷鎖,整個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短短十幾、二十幾年間,人們的財富刷刷刷的增長,人們的價值觀嗖嗖嗖的改變。

當真比用武力征服一個國家來的更加凶猛,如潤物細無聲,又如絕提的大壩,這種在平靜中瘋狂的增量如何不讓人驚詫?

他多想也做出這樣一個決策,哪怕一部分民眾會在增量中迷失,哪怕一部分民眾會因為貧富的對比而心生怨恨,可他們不餓啊。

這世界還有比餓肚子更讓人恐怖的事情麼?

甩開這些想法,趙昰的目光專注的望向福清灣,這是他選定的福州主要港口,距離福州隻有百裡不到,後世也是福州主要港口,此時還沒發展起來,隻是一個小港口。

趙昰選這裡,主要是三個原因,首先,這裡距離福州城近,其次,距離流求近,最後,這裡比較冷清,易於規劃。

福清灣的規劃早已完成,趙昰今天過來,是為了流求的第一次移民。

一艘艘征召的商船停滯在海麵上,提前安排好的帶隊各自帶著五十戶人登船,這些督導隊中已經很少有宗室人員了,大部分宗室都進入政委中,負責新軍戰士的思想工作。

所謂思想工作,就是愛國主義教育,如今總管此事的,正是周申渡,此人在這方麵有著異乎尋常的天賦。

蒙元騎兵凶猛,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如果是軍團作戰,蒙元的騎兵也並不比步兵占多少優勢,尤其是在南方多山川的地方,騎兵根本布不開。

而重要的是,蒙元多輕騎兵,輕騎兵並不善於沖陣,隻要大陣不散開,蒙元也無可奈何,甚至拚的狠了,死傷比步兵還要多。

不過騎兵有個好處,就是我打不過就跑,戰爭中,動則殺死成千上萬人,少有定死廝殺的,多是一方偷跑,另一方追殺。

蒙元之所以總能打出極大的殺傷人數,就是因為他們在追擊的時候又騎兵又是,而以步兵為主的南宋就慘了。

贏了,準不上,無非殺死一些沖營的,自己也要有死傷,而一旦輸了,不用多,隻要輸一次,騎兵如驅趕綿羊一般在後麵掩殺,惜敗立刻變成大敗,大敗立刻變成團滅。

也就是說,趙宋贏多少場都不算贏,而隻要輸一場,就算輸,而蒙元恰恰相反,輸多少場都不算數,隻要贏一場,就算贏。

這是一場並不匹配的戰鬥。

福清灣有難民十萬,趙昰準備了大船四百艘,足夠裝下二十萬人,之所以留著麼多的空餘,是為了保持船上的衛生,一麵出現疾病。

趙昰甚至專門寫了移民衛生守則,其中還包含了不許喝生水、吃生食等要求,就是為了防止瘟疫的出現。

這樣的大規模移民,歷史上都是不多見的,一個處理不好,引起瘟疫,那真是一場災難了。

「督導隊的人把衛生手冊都背熟了麼?」趙昰地身邊的陸秀夫問道。

「按照聖上的吩咐,建立了監察隊,時刻檢查,反饋上的資料沒有問題。」陸秀夫謹慎的說道。

趙昰點點頭,他喜歡陸秀夫這種性子,平日裡沉默寡言,說話辦事都是言之有物,不推脫責任,但是不做老好人,什麼都往自己身上攬。

「晏翁,我本想讓昺哥兒坐鎮琉球,一是安民心,再一個也安全,可如今看來,福州也需要人鎮守,卻缺了一個身份足夠之人,昺哥兒又小,母後離不開,如今這情況,麻煩晏翁幫我分析一下。」趙昰道出心中難題,希望陸秀夫能夠給他解答。

陸秀夫點點頭,聖上並未隱藏過他的行程和意圖,至少沒對他隱藏過,因此這個問題他早就想過。

「臣覺得,可派一穩妥之人坐鎮琉球,統攬全局,陳覺得,嗣秀王趙與檡最符合要求,能力足夠,身份亦能鎮得住大軍與難民。」

這個問題陸秀夫思索許久,應答的極其完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禁靈法師 格格很囂張 來自死亡的召喚 一品皇妃 許你盛世安穩 都市守陵人 重力戰線 染神亂誌 我的科長不可能這麼可愛 清虛觀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