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種師道(1 / 2)

加入書籤

『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中文網※∠

在一間不大的客棧裡,武植見到了水滸中的「小種經略相公」種師道。五十多歲年紀,頭發,胡須微微花白,不過麵目紅潤,目光十分銳利,頗有老當益壯的架勢。武植心下先贊了聲好。

種家世代鎮守西疆,可說名將薈萃,種師道自幼熟讀兵書,以蔭補官,歷熙州推官、原州通判、提舉秦鳳常平。去年卻被誣入元佑黨籍,賦閒家中,但他的性情又怎受的了這種安逸生活,近日多羅巴裂土分疆的意圖越發明顯,種師道心中憂慮,千裡迢迢奔赴京城,想為聖上獻上平叛之策,卻不想如今中書省全然被蔡京把持,元佑黨本就是蔡京為排除異己搞出的東西,又怎肯讓種師道有東山再起的機會。這幾日種師道四處受到冷遇,以前的故交經元佑黨一事大都或貶或罰,實在沒什麼人能為他說話。種師道心灰意冷,正準備返鄉,不想貴王親自前來拜訪,早聞聽貴王大名,據說聖上眷顧甚隆,怎麼會突然來拜訪自己?

「彝叔先生,我來的魯莽,還請不要見怪啊!」武植笑著道。

種師道連道不敢,見這位貴王年紀雖輕,卻全無那種少年得誌的浮躁之態,顯得甚是沉穩。種師道心中對武植也多了一絲好感。

武植把茶杯放與桌上,單刀直入道:「先生久居西北,卻不知對多羅巴叛亂之事有何良策?」

種師道心中隱隱期盼貴王來尋自己最好就是為了西北之事,待期盼成真,激動之下,花白胡須都微微抖動起來,強忍激動,從懷裡慢慢拿出一份小冊子,道:「貴王請看,這是在下做的平羌之策,或許能幫上貴王的一些小忙!」

武植大喜,接過冊子翻閱起來,種師道的平羌策大體內容是若出兵平叛,叛賊必然依仗巴金、把拶的險要地勢,又有大河之阻,分兵死守抵抗王師,若不能快速破敵,青唐諸部之兵就會陸續趕到,西夏十九也會派出援軍,到時候縱然取勝,傷亡也太大。不如分兵為二,南道出安鄉,沖其前;北道出京玉,搗其後。叛賊就會腹背受敵,勢不能支,破之必矣。當然這是大體戰略,後麵又詳細說明各種細節。武植雖不懂兵法,見識還是有的,見了連連點頭,有不明白的地方種師道就耐心解釋。一直到天漸漸黑了下來,旁邊的王進為二人點上油燈,武植才總算把這平羌策弄了個明明白白。

武植贊嘆道:「彝叔先生果然奇才,明日定把先生的平羌策獻於聖上,今日聖上還嘆我大宋無人,殊不知如此良才就在身邊,哈哈,先生就等我好消息吧。」

種師道卻苦笑一聲,道:「貴王獻此策時萬萬不可提到在下之名。」看武植一臉費解,嘆口氣道:「策雖可經推敲,人卻不經琢磨,朝廷若能用此策破賊,在下已心滿意足……」

武植恍然,他雖不知道這位「小種經略相公」若沒自己到來,卻是要罷廢近十年才會被再次啟用。但是如此名將,如今這般潦倒,又見他心灰意冷模樣,八成是得罪了蔡京。若是自己獻策時提到他的名字,樞密院和廟堂政議時肯定會遇到很大阻力,就算實行,隻怕也會被改的麵目全非,以免成全他的功勞。

二人都陷入了沉默,良久後,武植緩緩道:「先生若不嫌棄,不知可否暫時隨武植在貴王府安身,王府長史恰有空缺,就怕委屈了先生。不過先生放心,我必定不會令先生埋沒,先生自有為我大宋馳騁之時。」武植所思右想,不能任由種師道回西北,這可是帥才啊,自己恰好這種大的戰略上能力不足,若有他在身側,以後便宜皇兄再出什麼難題也盡可以接下了。何況日後時機成熟,把他薦入廟堂,可說是大宋的一方定海神針。

種師道沉默良久,搖了搖頭,道:「謝貴王厚愛,但在下若入了貴王府,隻怕為貴王招惹來無窮麻煩,在下又豈能心安?還請貴王恕在下不能從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網遊之極品內測號 逍行紀 一起走過的青春 龍印戰神 微愛 仙朝 大校奴 豪門醫少 誰將溫柔賦時光 英雄聯盟之逐夢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