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章 羅花農(1 / 2)

加入書籤

第26章

上車先換衣裳。

穿朝服逛街,為禦史看到了,一準被參大不敬。當然也不能穿百姓衣裳,為禦史認出來了,會被參「白龍魚服,有失體統」。總之,穿家常規製衣服可以,象征宗室身份的黃帶子得紮好,不能失了皇子體麵。

衣裳才剛換好,馬車就停了。

「爺、十三爺,」高福稟報:「順天府衙役守住了路口,限製車轎通行。」

燈市口地處前門大街、崇文門大街交匯之處,附近又有隆福寺、火神廟等著名古剎。為免發生火災踩踏,順天府每年元宵節都如臨大敵,提前把守道路,限製通行。

原就是來逛的,我沖胤祥笑道:「到地方了,十三弟,咱們下車!」

下車步行,高無庸、武大忠、傅鼐、高福等跟隨左右。

京裡無數宗室,京城人對於黃帶子、紅帶子早已見慣不怪,我和胤祥匯入人流,隻不過招來幾個眼神,說不準都還是巡街禦史的。

燈市口之所以能成為全京城最大的燈市實是前門大街和崇文門大街兩邊的商鋪夠多,夠繁華——所有的京城商號都以在這兩條街能夠占據一席之地為榮。加上今年不僅是大比之年,且還是選秀之年,沿街的鋪子為招攬生意,無不使出渾身解數,紮出來的花燈一個賽一個的光彩,比元宵節內務府進給皇阿瑪的花燈都新奇繁奢,更別提比我府了。

沒走幾步,胤祥跟我感嘆:「四哥,世人都說江寧繁華,『六朝金粉,十裡秦淮』,可您看這前門大街的商號,元宵花燈無不用玻璃綢緞,這比秦淮燈船都不差什麼了。」

我久聞秦淮燈船大名,卻從未見過,現聽到胤祥的話,不免回首來時路,訝然:「秦淮燈彩,就僅這樣?」

胤祥跟著回頭:「單論燈彩,確是不差。江南雖是繁華,但我也沒見哪條街有前門大街這許多的金鋪銀鋪首飾鋪,綢店布店衣帽店。」

我點頭,這些鋪子的貨品價格昂貴,利潤也不是一般的雜貨鋪子所能比。

「秦淮之勝,勝在秦淮河,舟行其中,水光倒影,恍若仙境。」

京師不是沒有河流湖泊,我嘆氣:隻這個時節,都結成了大冰塊子,人行其上,壓根不用船,這即少了江南才有的水漾柔情。

……

臨近太白樓,路邊牆角多了不少賣唱的。

京師嚴寒,一年隻得一熟,農家的日子原就較南方艱難。偏還每嘗地遭遇雪災,冰雹。遭災的人為求活命,就往京裡跑,淪為乞丐。其中會點樂器歌唱的,就沿街賣唱。

我看胤祥扌莫荷包,按住他的手,叫管家:「高福!」

高福送上兩隻錢袋,我遞一隻給胤祥:「十三弟,你給他們金瓜子,他們也沒地花去。」

市麵上除了錢莊,金銀鋪子,其他店鋪都不收黃金。事實上碎銀於他們都難破開,反是銅板實用。

京裡大米十文一升,合一斤八兩,夠熬一鍋熱粥,木炭三文一斤,火房一文一宿,二十文足保

一個人一天的溫飽。

高福備的錢袋裡的錢都是串好的,二十文一串,如此不止散人時拿起來方便,受錢的也不至於滿地找錢。

胤祥一笑接過,隨手兩串丟在一個彈琵琶的大眼睛小丫頭麵前的響鑼上,咣啷一聲錢響。小丫頭的父親站起身拱手相問:「這位爺,您聽什麼曲子?」

……

真有好的歌喉,或者琵琶胡琴技能,也不至於淪落到街頭賣唱。但看小丫頭一家三口的衣裳雖是半新不舊,卻是縫補齊整,漿洗乾淨,我不免多瞧了歌唱的婦人一眼。

男人無用,婦人跟著風餐露宿,一臉風霜,尤無怨持家,可謂婦行。

一曲演完,我一般拋兩串錢在大眼睛小丫頭麵前的響鑼裡……

這麼冷的天,又是過節,若不是家中實在揭不開鍋,誰會擱這裡喝風賣唱?

邊走邊拋,我和胤祥很快拋空了錢袋。

想著出來有一會子了,我提議:「十三弟,咱們且去太白樓歇歇腳吧!」

太白樓三層,一樓大堂,二樓、三樓都是雅座。

今兒元宵,客人多,大堂內坐無虛席。

「二位爺,您們樓上請!」夥計引著我和胤祥上樓。

「借過,借過!」身後傳來跑堂夥計的招呼。

我站著沒動,夥計抱著一把二胡打我身邊側身跑過。

目送夥計背影消失,胤祥望望我,沒說話,我心裡也頗為奇怪。舉子以文會友,論及音律,必是高雅古琴,再不濟也是琵琶簫箏。

二胡雖說古來有之,受眾廣多,但就兩根弦,音調有限,隻能演小調或者做伴奏,實不等大雅之堂。

比如太白樓人氣沸鼎的大堂,現幾個賣唱的無不是琵琶彈唱,就沒一個胡琴。

拾階而上,剛踏上三樓,入耳一段悠揚二胡聲。我訝異地停住腳:這一段滑音是怎麼拉出來的?

沒錯,我也會拉二胡,甚至於技藝還不錯。畢竟宮裡家宴,太子每嘗地彩衣娛親,都指我給他伴奏。

十三弟也停了腳,不甚確定地問我:「四哥,剛是二胡試音?」

我頷首,瞬間想到剛夥計拿上樓的胡琴。

果然,敢在太白樓張揚表現的,無不有些絕活。

十三弟年輕好事,慫恿我:「四哥,咱們瞧瞧去!」

話音未落,琴音一轉,轉了曲調,一首全新的,我從未聽過的曲子。

隨即又有女聲歌唱:「

聽琴聲悠悠,

是何人在黃昏後,

身背著琵琶沿街走,

背著琵琶沿街走,

陣陣秋風,

吹動著他的青衫袖……」

驀然地,眼前浮現出青衫樂伶黃昏沿街賣唱的畫麵,有些蕭瑟,有些寂寥,偏呈現的是歲月靜好的太平氣象。由此愈覺哀婉動人。

這個曲詞,隻這一段開篇,已是大家之作!

「淡淡的月光,

石板路上人影瘦,

步履遙遙出巷口,

宛轉又上小橋頭

……

四野寂靜,

燈火微茫映畫樓,

操琴的人,

試問知音何處有?

一聲低吟一回首,

隻見月照蘆狄洲……」

這一段,仿的是李白那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我沉吟:邀月對影,千古絕唱,唱盡孤傲,唱盡淒涼……

「琴音繞叢林,

琴心在顫抖,

聲聲猶如鬆風吼,

又似泉水匆匆流……」

鬆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王維作這一首《酬張少府》時,正是李林甫當政,官場黑暗。王維急流勇退,隱居在輞川別墅。

曲詞作者這是以王維自比?

王維多才多藝,不僅少年得誌,中了狀元,其人還會寫詩,精音律,善繪畫,通佛理。

而這個曲詞作者,顯然通音律,作的這首曲子的歌詞也跟王維的詩一樣似一幅緩緩展開的小橋流水人家的畫卷,想必也擅繪畫。就不知科場名次如何,佛理精深否?

……

「憔悴琴魂作漫遊,

平生事啊難回首,

歲月消逝人煙留,

年少青絲,

轉瞬已然變白頭……」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白天炒我魷魚,晚上我撿她回家了 開局撿到旅行水母[深海求生] 落雪時吻你 炮灰校花覺醒後在貴族學院吃瓜 招貓逗狗竟封侯 貪香 反復重生後男主崩潰了 不知道你可聽說過鈴 害我全家?戰神嬌嬌揮刀嘎嘎殺! 卿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