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6(1 / 2)

加入書籤

公立高中轉學看似容易實則難如登天,尤其是在缺少人脈關係的情況下,可謂一波三折。

關家就是普通家庭,而老爺子,勤懇老實的勞動者一個,他本身的文化程度就偏低,對相應的政策法規知之甚少,辦不來那些復雜繁瑣的手續,更不了解部分異地證明該怎麼開。

來回奔波於學校、街道辦和教育局之間,東一榔頭西一棒錘地忙活,辛辛苦苦跑了大半個月,事情還是沒辦成。

義務教育階段轉學是較為簡單的,地方單位的審核卡得不嚴,實在不行進私立也可以——私立也是免除學雜費的,隻不過別的費用更高一些。

可高中就不同了,受生源地政策等的約束,轉學得先搞定戶口的問題,不然就算放棄公立選擇私立,到高考那一年還是得轉回原先的城市。

關姀交出了陳時予的戶口薄,這人竟然是單獨的一戶,一本裡就她一個,沒有羅子青。

未成年人按規定是不允許單獨分戶的,更不能當戶主,除非因特殊需要。

不知具體的原因,誰都沒問,也隱約明白和羅子青脫不了乾係。

老爺子為此挺頭疼,他肯定沒錢供陳時予讀私立,不懂如何合規合法地把陳時予的戶口遷到江北市,左右鑽研都整不出個所以然。

白費功夫好幾次,老爺子最終找到一位摯友求助。

那位摯友是老爺子在食堂當做後廚時的一位老夥計,他們關係不錯,現在還時常一起下棋喝茶,對方的女兒如今就在教育局任職,應該清楚解決的門道。

約摯友出來遛彎散步,老爺子順理成章到別人家裡做客,喝了兩杯再回來,已經有了可行的法子。

經過一係列冗長的操作,再一陣子,陳時予的戶口就遷到了江北市,還是獨立一戶。

再之後,電話聯係到陳時予原來的學校,與那邊溝通完畢,不出一周,需要的轉學手續等就寄了過來。

老爺子不用親自坐車去一趟梁安,都是那位摯友的女兒在從中幫忙,很快就搞定了一些按程序可以通過但過程比較麻煩的申請。

陳時予原來那個學校的班主任和校長還分別回電這邊,詢問孩子的現狀,得知陳時予的遭遇後,兩位老師都感慨,若是早知道自家學生會這樣,當初再怎麼也得勸住羅子青,把人留住,不該聽信羅子青的滿口假話。

陳時予的原班主任是位共情能力極強的老教師,她也出了很大一部分力,做教育的最看不得成績優異的學生被毀,拚了命也要把好苗子拉回正道上。

轉入的新學校就是江北一中,與關姀同校。

陳時予中考排名在當地能排進縣裡前二十,她高一上學期平時考試成績也很高,次次都是全校前三,江北市這邊有好幾個學校都願意接收她,一中是本地最好的學校,另外還有一所生源師資都相當厲害的私立想要收她,還開出了學費全免的條件。

這當中自是少不了摯友女兒的推薦,前前後後費了不少勁兒。

進一中是老爺子選的,一方麵,老一輩天然偏向公立學校,對私立抱有偏見,無論私立高中開的條件有多優渥,哪怕那邊承諾包孩子夥食和住宿,老爺子還是不肯;另一方麵,有些彎彎繞繞老人家還是能理清的,私立看中的不隻是陳時予這個學生,更多的應該是公職人員的推薦擔保,摯友女兒的工作性質擺在那兒,即使陳時予轉學到這邊已然嚴格合乎應具備的所有資格,可終歸還是托了人家的情分,老爺子是明白人,乾不出過河拆橋的事,不帶半點遲疑就選了江北一中。

入學前將有一次專門的扌莫底考試,以便後續分班。

在這前一周,考慮到兩地教材和考試製度的差異,江北一中將初中和高中提早發了一套給陳時予,讓其回去看看,勉強還算人性化。

零幾年各地的教育差異還是挺大,江北市市裡的學校一般一年級就會學英語了,而在梁安,陳時予是上了初中才開始認26個字母,她的第一位英語老師原本是教物理的,後來學校老師不夠用,就被迫趕鴨子上架同時教兩科了。

教育資源的差距在這時有了極其明顯的體現,小地方的中學尖子生,不過是換了個地方,卻連江北市初中的英語教材都不能完全看懂,好多詞匯陳時予都沒學過,通篇的閱讀她有些句子都讀不通順,更別提理解意思了。

一頁一頁翻著教材,陳時予倍加坐立難安,腦子一團漿糊。

不出意外的,入學考試並不順利,可以說得上是慘烈。

除了理綜和數學平均分勉強在七十上下徘徊,英語和語文成績壓根不能看,堪稱人間悲劇。

教務處和高一的年級主任找老爺子談了次話,單獨聊聊,不當孩子的麵講太直白了。

陳時予隻身站在辦公室外麵,考得這麼差,她感到羞恥,很是內疚,覺得自個兒沒用,更愧對老爺子的付出。她靠著牆,扯了扯衣角,神經都嗡嗡的。

等到老爺子出來,她還束手束腳抵住牆壁,思緒不定。

老爺子什麼都沒說,瞧見她的樣子,沒有一句責怪,隻和藹說:「先回家等結果,過兩天再看。」

陳時予難過,想問是不是自己搞砸了,沒書讀了,可鼻子一酸,僅僅嗯了下。

老爺子安慰道:「盡力了就行,咱們一步一步慢慢來,還可以補上。」

陳時予喪氣,頭都抬不起來。

小姑娘把結果預想得太壞,過於嚴重了。

江北一中都接了她的檔案資料了,哪可能讀不了書,扌莫底考試不理想而已,那隻會影響分班的結果。

塵埃未落定,老爺子心裡同樣犯杵,倒不擔心入學,而是怕有變故,臨時橫生枝節。他不跟孩子打包票,絕口不提談話的內容,邊走,邊說了些別的,分散陳時予的注意力。

一中兩天後出的結果——

招收陳時予入校,但分到平行班。

江北一中高中每個年級分別有32個班,其中(1)班是實驗班,(2)-(4)是快班,剩下的二十八個班級則是平行班。

陳時予被分到了中間段的班級,高一(17)班。

關姀才初中,她讀的(1)班,按照正常的水平發揮,她中考後最差也能進快班,發揮好實力進入實驗班也不是不可能。

有些意外陳時予能差成這樣,關姀抬眼多看了兩下,不由得挑了挑眉頭。

陳時予不自在,無意識揪著身下的沙發邊緣,不和她對視。

無論如何,能順利轉學到這邊就行了,這才是最主要的。

心口的大石落地,可算是了了一樁大事。

學校給的附帶通知:這周天上午到得善樓找教務處報道,交學費,搞完相關的後續材料就可以正式入學了。

另外,領課本是周一清早去知行樓五樓的後勤處,也就是初中部操場旁的那棟歐式圓房子。領完練習冊後一天就能找教室上課了,高中部三個年級是各占一棟教學樓,即四、五、六教,高一離初中部很近,兩方緊鄰,中間隻隔了一條歪曲的鵝卵石小道。

一中的一教是實驗大樓,二教集藝術中心、階梯教室及大禮堂為一體,三教才是初中部。

初中部的大樓是回字型建築,偏巧,位於四教三樓的高一(17)班,正好與初三(1)班隔路相對,都在同一層高,兩個教室中間隻隔了十來米遠,坐在靠窗的位置都能清楚瞧見對麵班級的全部狀況。

陳時予還未熟悉江北一中,不了解學校的地形,關姀大致知道高一就在隔壁,可對其無所謂。

反正初中部和高中部的學生一向無交集,楚河漢界分明,學校的各種活動也是分開各搞各的,離得近還是遠都很難碰上,隻要陳時予不影響自己,保證在學校都當彼此是陌生人,除此之外,關姀沒心情管那些有的沒的。

「遇上了就當作不認得,絕對不能讓別人知道你住我家。」關姀冷淡說,基本的底線在這兒。

陳時予低聲應允:「好。」

「以後出門了,不要和我一路。」

「嗯。」

「閉緊嘴,誰都別說。」

「……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寶貝,在乾嘛娃綜 退役後,拒絕背鍋 英雄聯盟之S13後我組全華班! 這麼完美很難的 第四天災覺得我是萬人迷 千金小姐,她!有話要說! 超時空的接觸 仍見當年明月光 往日的海洋,現在的黑色海洋 星河入夏,風帆搖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