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會盟碑(1 / 2)

加入書籤

當然在李元遜撤還前,其代表李暉皇帝和高文簽署了一係列的睦鄰盟約,雙方以藥殺河(錫爾河)為界,此後每年都要互派使節問候,並且復興東西方的絲綢之路,唐輸入茶葉、瓷器、生絲等,羅馬帝國e好像沒什麼反過來賣的,於是愉快地做起了二道販子,去賺取意大利、法蘭克之地的錢財。

「我們要知恥,要在的黎波裡、塔爾蘇斯、君士坦丁堡和米斯特拉等重要城市率先建起大工坊來,製蔗糖、瓷器、絲綢等,定要慢慢實現諸多產品的國產化,另外印度的新尼西亞行省絕不可放棄——羅馬帝國的未來,不僅在意大利、塞爾維亞或摩西亞,更在埃及、阿克蘇姆和印度。」皇帝看完盟約文書後,便召集了諸位將官,給他們灌輸思想並加以打氣。

但現在想要搞好絲綢之路的商貿,還必須得維係住東羅馬帝國和高唐帝國間的關係,故而李元遜與其隊伍雖然離去,可他們代表東方與高文簽署的盟約,卻作為高大石碑的麵貌,矗立在撒馬爾罕城外十五古裡處,其上刻著漢文、希臘文和波斯文三種文體:

「羅馬皇帝與大唐皇帝,二主商議,社稷如一,結立大和盟約,永無淪替,神人俱以證之,世世代代使其稱贊

二國所守見管本界,以藥殺河(錫爾河)為鴻溝,以西悉歸羅馬、塞爾柱,以東皆歸唐,彼此不為寇敵,不舉兵革,不相侵謀驛使商隊,但凡入境,皆招待如親客者」

其下密密麻麻簽署著高唐帝國、東羅馬帝國、伊斯法罕宮廷、花剌子模宮廷等諸多實權者的官銜和名諱,當然也包括高文自己的署名。

此外李元遜還於此《會盟碑》邊約三百尺處,立下座小點的記功碑,上麵刻著:

「天美(穩住,我們下把能贏)十九年冬十一月廿一。

安西四鎮節度大使安西波斯大都護檢校尚書左仆射李元遜,

安西行營都招討使安西四鎮節度大使留後檢校工部尚書高文昌,

安西四鎮監軍使掌書記檢校吏部侍郎楊已復,

安西四鎮行軍司馬安西四鎮營田副使檢校比部郎中裴冕,

安西節度判官朝散大夫檢校戶部郎中楊已興,

安西節度推官監察禦史裡行行營牙將韓世忠,

安西節度巡官試太子府正字行營選鋒將吳玠

滅逆宋於此,立碑以記之。」

而高文也下令,帝國軍隊休整三日後即自撒馬爾罕城西歸,過奧克蘇斯河朝君士坦丁堡進發,那裡有盛大的凱旋在等待諸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戀戀記事簿 重生唐伯虎 醫香盈門 末世養成女王 吸血鬼兄妹 極影劍神 大俠世界 奧術篇章 我是神明代理人 殺生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