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1章 所謂忠誠、隻是因為背叛的籌碼不夠(1 / 2)

加入書籤

(六千多字,乾脆一章發上來了,求個推薦票票!)

洛陽城西北麵,周回十二裡四麵開十二門的洛陽宮矗立其間,在重重秦軍近衛的拱衛下,固若金湯。

李璟在高宗時修築的上陽宮觀風殿中卻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於幼娘讓宮人把壁爐燒得很熱,他開了門窗還覺得熱。他心裡明白,這是發自心肺的燥熱。就在今天,秦藩文武公推了正領兵集結於朔州,威懾振武、天德二鎮的太師於琄上表,再次領銜臣工上奏,帶頭勸進。

第一次眾文武公推帶頭勸進的是李璟的老師,太傅崔芸卿,這次,輪到了李璟的另一個老師,太師於琄。雖然他們太師太傅的官銜,是由朝廷所授,但在秦藩,這二人職務不是最高,但這資歷卻是最重,就算是新朝之後,太傅太師之銜,也絕對是受之不愧。

於琄所上勸進表,寫的很是華麗。

李璟忍不住又坐起,拿起了那本用龍飛鳳舞漂亮行楷寫就的勸進表。

「開基創業,既宏盛世之輿圖;應天順人,宜正大君之寶位。蒼生鹹仰,紅日方升。蓋聞以道化民者謂之皇,以德教民者謂之帝。欽惟殿下,勇智自天,聰明冠世。掃除**之風塵,拯救兆民於水火。天下歸赴,若江漢之朝宗;邦域肇隆,有金湯之鞏固。既膺在躬之歷數,必當臨禦於宸居。上以答於天心,下以符於人望。發政施仁,參贊兩間之化育;製禮作樂。開拓萬世之太平。謹奉表勸進以聞!」

秦藩如今形勢一片大好。好到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倒退回半年前。絕沒有人敢相信半年後會有如此大好的形勢。在這樣的形勢下,秦藩文武將士們,真的是迫不急待的想要馬上擁立李璟登基即位稱帝,如此一來,大家也都論功行賞,封官授爵,光宗耀祖,光耀門楣。

如今的時機確實很好。好到李璟都有些心動。

甚至在省閣府院的聯席會議上,諸位宰執們已經通過了數條新的條議。

宰執們和堂部省閣府院已經將一應登基準備就緒,新成立的欽天監,已經招攬了大唐、渤海等諸多地方的天文星象歷書專業人才,並且已經完成了新一部的歷法推算編製工作,以準備為李璟新朝『皇歷』。司法廳也集結了大批專門的律法人才,新的法律『秦律疏議』已經編成,新朝一立,立馬可以頒行天下。甚至內侍省和內務部這兩個部門,把李璟即位禮服、後妃及官員朝賀禮服也都已經準備好。連皇帝即位的各項禮儀也都演習多遍了。

文武百官已經從各方麵做足充分準備。就等李璟黃袍加身,登極即位。

接到這第二道勸進書。李璟依然是拒絕了。不過這並不隻因為三推讓禮才拒絕了這第二次勸進,而是李璟真的認為此時時機還未真正成熟。大戰在即,李璟不想文武將士們因為此事分心,更不希望因為到時侯論功行賞,因為覺得厚此薄彼了,而心生不滿,最後影響到如今正關鍵的戰事上。

除了這個,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都城的問題。

絕大多數的官員,都沒有提到定都何地的問題,這是因為他們覺得這個問題根本沒必要提起。和李璟想的不同的是,包括崔芸卿和於琄這兩位帝師在內,幾乎九成以上的文武,都覺得把帝都定在洛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一來洛陽是天下中心,自魏時起,就有神京之稱。而武後改洛陽為神都,將此定為武周國都後,洛陽城越發的繁榮瑰麗。尤其是經過安史之亂和不久前的黃巢之亂後,長安這座天下第一都已經繁華不再,殘破不堪,先後被數度攻破的長安,早已經殘破不堪,隻剩下荊棘滿地,殘垣斷壁。相對的,洛陽城在安史之亂時,沒有打過什麼大戰,受到的戰火摧殘也不多。尤其是在剛不久前結束的黃巢之亂中,不管是黃巢奪取洛陽,還是朝廷收復洛陽,都是兵不血刃的占領洛陽。而當初黃巢因為順利拿下洛陽,又要拉攏人心,改變草軍的盜匪印象,因此在洛陽城中軍紀很好,沒有什麼過份行動。朝廷收復洛陽之後,這裡做為楊復光的大本營,也經營的很好。

相比於斷壁殘垣的長安,洛陽可謂是此時中原難得的繁華之都。更何況,關中雖有四塞之險,可自唐中期開始,關中的糧食物資供給問題就越來越嚴重,糧食物資供給大多要仰靠東南,因此,從東南到西北的運輸,也就變的越發的艱難。對於一個朝廷來說,如果都城長期處於這種危機之中,那是要命的。而洛陽做為天下中心,糧食物資的供給,就絕不成問題。不管從東南還是西南,甚至是河北山東,以及關隴河西等地的糧食物資稅賦錢糧,都要方便的多。

他們一致認為,洛陽要比長安更適合做為新朝的帝都。

李璟也認為洛陽要比長安好,可他卻並不想要把新朝國都定在洛陽,或者說,李璟可以把陪都定在洛陽,但不打算把國都定在洛陽。當然,也絕不會把國都定在長安,李璟心中新朝國都的最佳地點,在河北的燕京。

選燕京而非洛陽,也非長安做國都,既是因為燕京是李璟的龍興之地,更重要的還是自隋唐開始,不斷自西向東轉移的政治重心。尤其是對於如今的李璟來說,秦藩是承唐啟後,秦藩不單單要繼承大唐,而且還將超越大唐。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在於新朝將擁有整個東北的實際控製權。而且,東北不是唐朝的西域,也更不是唐朝的東北。這裡既不是一塊遠懸西域的飛地,也不是一塊隻有名義上控製權的羈糜區。大東北地區,一塊相當於小半個中土的新開拓疆土。將會是新朝騰飛的發動機。這裡將是新朝的糧倉。也是穩固新朝,解決北方連患,一勞永逸的關鍵之地。可以想象,在今後,不單是李璟的時代,就是李璟的後世子孫時代,東北的開發建設,也將是不變的主題。一個開發的東北。對新朝的意義,絕對不會弱於歷史上宋朝對於湖廣的開發。

正因為李璟現在已經在心中定下,開發東北將是他與他的子孫後世不變的戰略國策,因此,把國都建立在河北的燕京,就意義重大。這關係到,整個國策向東北傾斜,以達到堅持這條國策的執行。另一方麵,李璟經過十餘年打造起來的海上絲綢之路,已經十分成熟和繁榮。其利益極大,遠超絲綢之路。把國都定於北方沿海地區。既是堅定秦藩一貫的環渤海核心區發展的理念,同時也是對海洋貿易和擴張的堅定支持。再有一條,那就是不論是將來東北的開發,還是平定天下後,對於東南江淮以及湖廣地區的開發,沿海岸線,都將成為最重要的交通運輸線,靠海,江河海洋連貫起來,那麼不管是地方輸送稅賦入京,還是京師向各地輻射控製,都將極大的增強。而這些,不管是洛陽,還是長安,都是不具備的。

東方海岸線,這必然是新朝的重中之重。但李璟不把國都定於河北的魏州大名,也不定於山東的登萊或者青州,或者黃興的徐州,江南的揚州,而是定於燕京,這也是古代時以北統南的定律原因。不管怎麼說,北方,哪怕是眼下諸部族被臣服,但中原的正北麵的蒙古高原,和東北更北方的外興安嶺以北的西伯利亞地區的那些更野蠻的部族,一樣會是必須小心謹慎防範的野蠻人。

國都定在北方燕京,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正是為了更好的防範於未然。不管是漢唐帝國,還是羅馬、波斯帝國,他們最大的敵人都是文明遠遠弱於他們的野蠻人。中土如此,西文更是如此。歷史上,唐之後,遼、金、蒙古、女真,哪一個不是茹毛飲血的野蠻人崛起擊敗了中原文明。

李璟的目光並不局限於這個時代,他與諸文武們相比有著天然的優勢。正因如此,李璟才會心中打定主意,要把新朝國都立在燕京。可是看現在他們的態度,他也清楚,眾人並不認為把國都立於遙遠北方的燕京有什麼可行。在他們想來,要麼關中長安,要麼中原洛陽。若有第三個選擇,那麼也許隻能是太原。燕京?雖然如今很繁華,但再繁華,他也隻是河北一角,往上幾百年,也沒有什麼大王朝立都燕京。

李璟不想在這個時候來和諸臣來一場定都大爭論,因此,他乾脆打算暫時不登極,再等等。等這場大戰過去,也等他趁這段時間,好好的跟重臣們通通氣,透透底,吹吹風再說。

又細思量了幾遍,李璟又把傍晚剛送到的諸多前線的戰報接過來看了一遍,細細的對照著地圖,分析著最新的形勢。

公孫蘭突然在外求見,侍衛將她領入殿中時,她還在喘著粗氣。

「你跑來的?」李璟問,宮中除了李璟,其餘人不得騎馬,也不得乘輦,上陽宮是一座由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夫婦花了大力修建起來的一座龐大宮殿群,可以與當初隋煬帝楊廣修建的洛陽宮堪比。公孫蘭身為李璟的情報總監,雖然得以特別時候緊急入宮麵見,但依然不能乘馬坐輦,一路跑來,她頗為辛苦。

「軍情緊急,我不敢耽誤,一收到急報,就立即送來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百戰天尊 這本漫畫來自地球 第一寵後 係統:對我好點會死嗎 無量記 風神記 西遊之三藏聖師 黑萌吃貨 神級小電工 這個男人不太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