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2 / 2)

加入書籤

深圳距離牛小強太過遙遠,他對這座城市沒有一丁點的直觀印象,因此隻是粗略的瀏覽了一遍,牛小強就翻到了第二頁。

第二頁瞬間就吸引了他的濃厚興趣,上麵有一副照片,拍的是整個SZ市區的全景圖,牛小強盯著照片上那為數不多的高樓,呆了好一會兒才感嘆道:「好氣派啊……」

年輕人都比較喜歡幻想,牛小強很快就幻想著自己要是能住在這麼氣派的高樓裡,那該多拉風啊。

「深圳特區的快速蛻變告訴我們抱殘守舊是不行的,隻有堅持走改革開放的道路,中國人民才有未來,我們既然可以把一個小漁村變成繁華的大都市,那就能讓全國的其他地區發生同樣的改變!」

牛小強看了看照片下方的這一段小字,心說:牛家村完全就是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也不知道啥時候才能像深圳這樣大力發展經濟建設?

接著往後看,另一篇通訊引起了牛小強的關注。這篇通訊的標題是這樣的:「該如何化解國內企業遇到的困境?」

由於前段時間兵工廠遇到了經營困境,因此牛小強對這篇報道很是上心,他仔細的研讀起來。

1981年的中國雖然已經搞了兩年多的改革開放,但實際上仍舊處於很落後的階段,改革開放的成果並未對眾多國內企業形成多麼大的正麵引導作用,許多大型國有企業仍然抱著舊思想經營,他們對於市場經濟根本就沒有一個全新的認知。

由於歷史原因,中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實行定額配給製,也就是所謂的計劃經濟。每位公民每個月的各類消耗品都有著明確的規定,比如說糧食、豬肉、做衣服的布匹、食用油等等,都是憑票供應,沒有供給票就算手裡有錢,你也很難買到這些東西。

那個時候的國有企業完全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由於原材料的短缺,他們生產的各類商品可謂供不應求,根本就不愁沒有銷路,基本是生產多少就能賣出去多少。在這種情況下,產品的質量和服務態度很自然的形成了滯後。

隨著經濟體製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逐步轉變,國內的情況已經發生了改變。一些有闖勁、有乾勁、有眼光的人,通過自己的打拚,一步一步的從家庭作坊乾到小型工廠,悄悄的蠶食著國有企業的陣地。

還有一些人則另辟蹊徑,他們不參與具體的生產事物,而是通過商品批發的方式,從國外進口民眾急需的緊俏物資到國內倒賣,牛小剛拿回家的那台三洋就是通過這種方式進入國內的。商販們隻是轉一道手,就能賺到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利潤!

這些正在發生的變化不可避免的對國內企業造成了影響,可惜的是這種負麵影響卻被絕大多數的企業給忽視掉了。長期抱著鐵飯碗的他們還活在計劃經濟的美夢中,並未意識到自己的鐵飯碗已經生鏽,很快就不能拿來吃飯了。

生產民用產品的企業遇到的問題目前還並不是太嚴重,因為國內民眾對於日用商品的需求量仍然很大,暫時還看不出太大的頹勢。真正受影響比較嚴重的是那些重工業企業,比如說距離牛家村不太遠的那家兵工廠,它就是一個縮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棄婿當道 兵王歸來當奶爸 都市妖孽真仙 超級領隊 群穿三百渣 二次元之搞事係統 聯盟之最強替補 萬古魔帝 我真不想做選擇啊 網購係統拯救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