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論道(10)(1 / 2)

加入書籤

到了泡慣的茶館,一進門錢慕方便看見昨天遇見過的那個老者。他昨日遇到日機空襲時茶館裡別人都走光了,自己一個人還在這茶館裡煮蓮子湯,想拉個不怕死的同自己聊天,結果找上張敬來,不料張敬來雖已六十多歲,但依然還沒「活得不耐煩」,扔下他一個人翹腳溜之大吉,錢慕方由是極為鄙視他,認為人家怯懦膽小。張敬來與司馬介正義凜然的說話時,錢慕方覺著他是在假做,「噗」的笑了一聲,隻是旁的人並不知道他與張敬來的關係,未多加注意,待張敬來那邊過去個夥計在牆上張了一貼「莫談國事」的告示,這幾個青年反到來了興趣,接下張敬來等人的話頭繼續議論。他們大學之生對事物的看法不似普通人那般藏尖隱銳,有什麼便說什麼,當真是無所顧忌。

見自己的言論受到同桌的好評,錢慕方越是得意了,抬起兩隻手向下壓了壓道:「聞一多教授上古代神話課,按照慣來的思想,既是神話,自是胡編亂造的,說不得其中會有什麼可供邏輯的東西。然而把神話的東西所產生的歷史朝代、民族、作俑者仔細發掘出來,又另有一番味道了。我且打個比方以示錢某聽神話課程的心得:中國的神話有禹王治水的故事,各位請注意,如同我們去書簡中回顧秦始皇的豐功偉績一般,隻在宏觀上有所記載,如他是平六國,一統華夏的皇帝。中華文字與度量衡的一統均是由其初始,更細致的東西史書則未必會記載。再過個幾千年,關於此人的描述或許就隻剩幾段更為粗略的描繪,然而大意上是離不開統一華夏一統文字的大事的。那麼再回過頭去看待禹王治水的傳說,幾與這類似。但有一點可以知道的就是他的最大功績並非是什麼統一度量衡的歪事,而是源於治理水患。請問這歷史上有什麼樣的水患能叫後代子孫記這深刻呢?」。

說到這裡他故意停下來左右看看幾個朋友,又去看看曹木甲。曹木甲正等著他請客,肚子裡盤算會吃到些什麼,若不是麻油豆腐絲,那麼定會是油炸的鬆糕。錢慕方去看他時他正在往那塊「油炸鬆糕」上撒白糖,幾乎要脫口而出「好吃,好香,好甜」的六字真言,要他答「什麼樣的水患會叫後代子孫記憶這深刻」,唯一正確的答案隻好說是「口水」了。

另幾個人搖搖頭道:「看你老兄有什麼高見。」。

錢慕方搖頭晃腦的道:「《聖經》上記載過諾亞方舟的故事,想必大家聽說過罷?」,那幾個人除了曹木甲正在發呆之外,一起大悟道:「哦,正是正是。」。

錢慕方道:「流傳久遠的關於水患的故事,西方一個,東方一個。西方的方法是坐的船在逃,東方的方法是在治。中間雖有不少神乎其神的傳說,但大致情形是與古代某次大範圍的降水造成世界性的洪災有關。這洪災想必是年代十分久遠,遠到什麼時候自不是你我兄弟管得上的事情,但有人想一筆抹殺這歷史,那未免太過自作聰明啦。」。

張敬來暗道:「這小子到有兩下子,東扯西拉假的說得跟真的一樣,但是仔細想想,其中也不是沒有道理,古代羅馬神話裡不是也有這麼一出麼?」。

世上最讓人記得牢的多半就是有趣的故事,張敬來對文學方麵的事缺少天份,但神話故事卻能記得住。他當年在英倫島求知,西方的神話也聽過不少,古羅馬的神話中記載有耿卡利翁與妻子躲避洪水的故事,那場洪水亦是不顧一切的淹沒了大山良田,洪水過後,夫婦兩用石塊造人,就如同中國傳說之女媧用泥土造人一般的令人心曠神怡。錢慕方信口胡謅時未能將羅馬神話加入,在他老張聽來不免顯得有點「孤陋寡聞」。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魔神訓練場 秘異檔案 冷兵器 生命周期 上了大學 麵具後的掙紮 禦邪記 奇血本 混亂穀 我不是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