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尾聲(1 / 2)

加入書籤

第八十二章 尾聲

淳安四年春, 吏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遲令書上書致仕,蕭漪瀾依慣例再三挽留,見他去意已決, 最終痛快地批了他的折子。

吏部為六部之首,吏部尚書被視為「天官」,更有兼任內閣首輔的慣例。因此吏部尚書之位空缺, 朝中有資歷有聲望的官員皆虎視眈眈,近日戶部、刑部兩位尚書在朝中上下打點, 收攏人心,讓自己在吏部為官的門生上書舉薦自己做吏部尚書。

蕭漪瀾將這些折子都堆在一起留中不發,眾人從她的態度裡揣摩出她並不滿意這兩個人選。

依照慣例, 吏部尚書致仕後, 其後繼人選要從其他五部尚書或者吏部左、右侍郎中挑選。既然五部尚書都不得君心,那吏部左、右兩位侍郎……

吏部左侍郎趙英, 是明德太後生前拔擢的重臣, 宣成帝繼位後將其貶至通州做縣令, 蕭漪瀾重新起用了他。

而吏部右侍郎則是孟如韞。

如今朝中已有將近二十位女官,其中品秩最高的就是孟如韞, 她是諸女官之首, 是她們的師傅、座主, 乃至於未來的榜樣。

有聰明人已經猜出了蕭漪瀾心中的人選。

孟如韞近日收到許多誥命夫人的拜帖, 她心裡清楚,真正想來拜訪的是她們的丈夫,隻是礙於男女有別,和陸大都督那聞名臨京的醋壇子名聲, 不方便親自上門罷了。

孟如韞誰也沒見, 對朝中風聲隻作不知, 早上去吏部應卯做事,傍晚歸家閉門,很少待客,就連暗中將其引為競爭對手的趙英也不得不感慨,她也太沉得住氣了。

這一處雲雨酣暢淋漓,再不用像往常那般,緊要關頭收著弄在外麵,隻覺得十分痛快,要將人疼愛進骨肉中去。

孟如韞將新的考功法整理成折子呈遞到通政司,第二□□會上,蕭漪瀾對此一言不發,朝會結束時,她點了趙英去長信宮詳談。

眾人都悄悄覷孟如韞,有人幸災樂禍,有人同情可惜。

趙英接過折子,從頭到尾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後說道:「孟侍郎這個法子初衷是好的,若能不折不扣地推行,確有震盪朝堂疲敝之效,隻是求之心切,手段未免過硬。譬如『刑部、大理寺每年冤獄不得過十,逾者則罷黜官長』這一條,恐會致使底下官員不敢有作為。」

「話是我說的,我沒有容人之量,全臨京城的人都知道。」陸明時不以為意道。

趙英心中十分得意,滿麵春風地去了長信宮,以為蕭漪瀾要將他拔擢為吏部尚書,誰知蕭漪瀾壓根沒提此事,而是讓他看孟如韞關於新考功法的折子。

趙英跪地請罪,蕭漪瀾卻並沒有降罪於他,「朝中風氣如此,非趙卿一人之過。你日後還做你的左侍郎,孟卿年輕,她有不當之處,還要你多加提醒。」

孟如韞含笑聽著,一連吃了十幾顆葡萄,牙根有些發酸,將最後一顆填進陸明時嘴裡,笑道:「你歇歇吧,這話若是傳出去,該說我沒有容人之量了。」

聽出蕭漪瀾的言外之意,趙英的笑意僵在了臉上。

趙英肚子裡確實有東西,對著孟如韞的折子頭頭是道地講了接近一個時辰,蕭漪瀾十分耐心地聽著,聽到滿意的地方會點點頭,讓隨侍女官記下來。

蕭漪瀾打斷了他,「朕若想要一團和氣,就不會同意遲令書致仕,無論是籠絡朝臣的手段,還是治理吏部的經驗,遲令書都遠勝於你,朕又何必舍他而用你?」

她得話如道道天雷辟在耳邊,直將趙英的滿懷意氣燒了個乾淨。他心裡空盪盪的,又悲又愧,許久之後,才顫顫巍巍地跪在地上,「微臣有罪……請陛下降罪……」

孟如韞心情好了許多,靠著陸明時說道:「我畢竟太年輕,陛下選趙英也合理。這樣也好,我輕鬆一些,咱們也該要個孩子了。」

他拉著孟如韞的手往下按,趁她心軟,回手挑落了床帳。

趙英接過茶,謝道:「陛下抬舉臣了。」

這話是真的,之前有不少讀書人仰慕孟如韞的學識,千裡迢迢來拜訪,結果見了人就走不動道,更有甚者偷偷遞了幾首歪詩進來,被陸明時抓住後後狠狠修理一頓,讓他將那些寫著歪詩的紙都嚼爛吞回肚子裡。此事不知被誰傳開,不少人背地裡都說陸都督是個醋缸,他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她說道:「並非朕不給你機會,你在吏部的處事經驗比孟卿豐富,許多見解也更周全,朕考慮過讓你來做這個吏部尚書。但你寧肯將才華埋於腹中也不肯得罪人,孟卿在折子中提到的考功法,你既早有見解,卻隻拿為禦史台提高俸祿的折子來糊弄朕,怎不讓朕傷心?朝政亟待革新,朕不需要八麵玲瓏的軟骨頭,朕需要的是擔當和誌氣,所以吏部尚書一職,不能交由你來做,趙卿,你明白朕的意思嗎?」

不料潛龍在淵,正待時雲,鳳凰振翅,噦噦於飛。她不要一團和氣,和光同塵,要的是龍吟既響,虎嘯當附。

孟如韞最近在琢磨一套新的吏部考功法,以裁撤朝中日益增多的冗官。這套法子十分得罪人,就連陸明時都勸她不要在這個關口上提出來,以免失了人心,給升任吏部尚書這件事造成更大的阻礙。

「已經整整三天了,矜矜,」陸明時的呼吸落在她頸間,「你這幾日忙著寫折子,我不敢招惹你,心裡苦得很。你扌莫扌莫……」

話音未落,隻覺一陣天旋地轉,陸明時將她淩空抱起,繞過碧紗櫥,快走幾步壓在床上。

所有人都以為遲令書被罷黜,乃是他曾在廢太子蕭道全與六皇子蕭胤雙之間搖擺不定之故,趙英被起用則是因為他是先太後選中的人。

前兩回孟如韞還縱著他,最後實在是受不住,狠狠在他月要間擰了一把,陸明時險些泄了氣,笑倒在她耳邊,懇求道:「好夫人,允我最後一回。」

蕭漪瀾命人將趙英的折子找出來遞給他,「趙卿自己對比一下,你覺得你與孟卿,究竟誰更適合做這個吏部尚書?」

他伸手去解孟如韞的衣帶,幽深的眼神落在孟如韞身上,激得她從頭至尾一陣酥|麻。

孟如韞笑了,「你不願意嗎?咱們已經——」

陸明時道:「趙英比戶部、刑部兩位尚書聰明一點,沒急著讓人舉薦自己。聽說他上折子要求給禦史台的官員增加俸祿,很得人心。隻怕人心擁戴到了極致,陛下也別無選擇。」

陸明時微愣,「你說要同我生孩子?」

趙英心中不敢有怨,恭聲道:「微臣謹遵聖命,必盡心幫扶孟侍郎,輔弼聖上新政。」

「既然趙卿心裡對吏部的弊端如此清楚,為何不上書明奏,詳陳革弊之法,而隻是提要朕給禦史台增加俸祿這等無關痛癢的小事呢?」

蕭漪瀾緩聲說道:「趙卿在吏部待了近二十年,吏部有什麼弊病,你應該最清楚不過,孟卿年輕,你看看她的折子,可有不妥當之處?」

正值葡萄成熟的季節,孟如韞歪在書房貴妃椅上看書,陸明時淨過手,一邊給她剝葡萄,一邊替她罵趙英出氣。

今日都在傳皇上早朝後留下趙英,是打算擢他為吏部尚書,陸明時怕孟如韞心裡難受,早早下值回家陪她。

他試著給自己找補道:「君臣之道如陰陽,當以和為貴,臣是怕朝臣與陛下離心,故而——」

難道不是如此嗎?趙英心裡有些迷茫,他偷偷抬眼覷高座之上的蕭漪瀾,美麗而威嚴的天子正垂視著他,目光裡有三分失望。

她推了陸明時一下,小聲斥他道:「倒也不用這麼急……」

「再給趙卿賜一盞茶,」待趙英說完,蕭漪瀾道,「朕果然沒有看錯你,論及經驗,除了已經致仕的遲卿,吏部無人能比得過你。」

是他……輕視了這位帝王。

「那就看君心與人心,誰更勝一籌了,」孟如韞笑了笑,「我相信陛下。」

孟如韞不以為然,「先帝在位時,將朝中搞得烏煙瘴氣,這幾年好不容易朝堂穩定,外無戎敵,內無叛亂,正是革清吏治的好時候。陛下遲遲不定人選,不是怕朝臣反對,而是在觀察我與趙英,誰更適合輔助她肅清朝政。」

這位新帝自登基以來,除了在女仕科一事上顯現過雷厲風行的手段,在其他事情上多以休養生息為態度,並不曾折騰什麼。這幾年下來,眾人隻當她要做個無功無過的守成君主,也樂得陪她昏昏欲睡,旦暮清閒。

幸好第二天休沐,孟如韞比平常晚起了一個時辰,正十分悠閒地在院中修剪花枝,忽聽下人來通稟,司禮監掌印季汝青來府中親傳聖旨。

孟如韞忙放下剪刀,整理衣著,與陸明時一同迎出去接旨。

季汝青手持聖旨,見了他倆,溫和一笑,「孟尚書,恭喜了。」

孟如韞與陸明時齊齊愣住,孟尚書?

孟如韞被破格擢為吏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趙英依舊是吏部侍郎,但在內閣中升任了武英殿大學士。

這一安排看似不合理又十分合理,吏部尚書是掌實權的人,蕭漪瀾將此權力交給孟如韞,又擔心她年紀太輕、資歷太淺,壓不住人,所以讓趙英暫居首輔,給她撐場子。

事情要孟如韞去做,責任讓趙英來擔,至於功過賞罰,孟如韞不計較,趙英不敢計較,而蕭漪瀾心中自有一杆明秤。

此安排一出,朝中仍有官員不服,這些人大多是守舊派的老臣,自女仕科實行以來就對孟如韞耿耿於懷。

他們捏住陸明時與孟如韞是夫妻這一點大做文章,說大周自開國以來就提防文臣武將相勾結,豈有文臣之首與武將之首結為夫妻,同居一府的道理?即使是為了避嫌,也不該讓孟如韞出任吏部尚書。

恰逢蕭漪瀾另賞了孟如韞一座尚書府,陸明時以為這是要他們分開的意思,第二天就遞了折子,要辭去五軍都督一職。

蕭漪瀾看到辭呈後十分生氣,將陸明時叫來罵了一頓,「你這是向朕示威嗎?五軍兵馬七十萬,外加十五萬鐵朔軍,你說不乾就不乾,朕還能放心將兵權交給誰?」

陸明時不是在鬧脾氣,所以也替她想好了退路,他回稟道:「李正劾可以擔當此任,外加沈元思、李平羌、趙遠等人,可以互相轄製。臣雖不任五軍都督,若遇戰事,陛下有需要,臣可隨時請命,帶兵出征。」

「你既不是心中有氣,何必非要遞辭呈?」

陸明時道:「臣怕身居此職,會妨礙孟尚書。眼下是太平世,當以革清政弊為要,吏部尚書乃重中之重,臣如今反倒成了閒職,不妨給孟尚書讓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驚!我竟然穿越了! 我喜歡你,命中注定 穿越七零被大佬撿回家做媳婦 難遇ta 穿到七零做團寵 將來的你一定感謝現在拚命的自己 童話書裡的秘密 團寵小宗主 我在修仙界當寵夫狂魔 禦獸:開局契約十條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