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1 / 2)

加入書籤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中州大災的事情也陸陸續續傳到更遠的州城, 到了仲夏時,連著西南邊城都聽聞此事,大部分百姓們都能感同身受,也擔心中州百姓們熬不過去, 希望快點下雨, 也希望朝廷可以去賑災。

許沁玉聽聞此事後, 有心想做點什麼都無能為力,四哥這幾個月一直未曾回,不過每月都有家書寄回, 這個月的家書也要月底才能到。

她心中其實隱約也清楚,哪怕是四哥, 恐怕都沒有法子,古代發生這種天災,除了朝廷去賑災,真真就是束手無策, 若無人賑災, 那些災民差不多隻能逃荒或者等死,就算是逃荒,也是艱辛的,能活下去的隻有小半。

許沁玉也希望朝廷可以賑災。

可依照這幾年朝廷跟宮裡頭那兩位的所作所為, 恐怕指望朝廷賑災,都不大可能。

許沁玉實在不懂太後跟新帝是怎樣想的, 真要貪圖享樂,你做個閒散的王, 悠閒的太後, 整日吃吃喝喝, 榮華富貴也有, 錢財方麵,雖然國庫不可能任由你使,但也絕對差不了銀錢,何苦去爭奪那個位置,用了歹毒計謀奪來的地位,卻隻享受這個位置帶來的榮華,而不去履行所需要付出的義務。

當真以為身處高位就隻有享樂嗎?

連帶著的,是無窮無盡的責任,對天下百姓的責任。

不過紙醉金迷實在迷人眼,不然歷史上也不會有這麼多昏君和貪官了。

「是不是國庫空虛?所以沒有銀錢去賑災哦?」

許沁玉也有不少餘糧。

再者,現在已經不是下雨不下雨的事情,已經夏末,就算下雨,種了種作物,到了冬日也會全部凍死,沒有任何收成。再等兩個月,要是還沒有賑災的物資送過去,窮苦一些的百姓跟佃戶們,恐怕隻能去逃荒。

雖然中州那邊大旱,西南這邊倒沒什麼影響,畢竟隔著三千多裡快四千裡地的路程,這也是許沁玉捐點糧食過去都難如登天。

說是普通老百姓,哪怕捐個一捧兩捧的糧食都成,積少成多。

「哎,有這樣的皇帝,以後不會亂起來吧。」

不過這些糧食也隻是杯水車薪,許沁玉又買了些糧食一並送過去,四哥也不建議他把銀錢都用來買糧捐出去,即便她身上那些銀錢全都買了糧,對中州百姓也隻是杯水車薪,還需要動員更多人來捐贈糧食,就這樣,也僅僅是讓中州百姓堅持一個月罷了,還是得朝廷戶部撥款賑災。

其他地方也陸陸續續有些官府看不下去朝廷的作為,號召富商達官顯貴跟普通百姓們捐糧。

中州一些窮苦的百姓跟佃戶已經買不起糧食吃,天天去山上挖野菜摘野果,有些沒吃的,連著一些能吃的樹葉都開始采摘回來隨便用水煮煮就吃了。

不止是城內的一些酒樓客棧茶鋪裡成天有人議論這事兒,連許記住著的客人都有不少人議論。

許沁玉也在月底時候收到四哥來信,說饒州城現在這位招攬大家募捐的人是個不錯的仗義人士,可以把物資或者銀錢交給他,他會把所有物資跟銀錢購買糧食後送去中州。

這時代跟後世又不同,可以網絡上捐款,這個地方想要捐點物資,可真真是難加上難,先得衙門的官員出麵先讓城中的達官顯貴跟富戶們帶動大家一起捐獻物資,就這樣有了賑災的物資,賑災的路上說不定還會遇見強盜,或者被一些貪官從中克扣一半,能夠送到災民手中的少之又少。

許沁玉也隻能先這樣等著,先顧著許記的生意。

別人家的田地給佃戶們都是四成的收成,她給了六成,剩餘四成她自己收著,這些糧食,有些並不算很好,所以都是留著自家人吃,飯莊用的糧食都是精選的的上等米麵雜糧。

而等到夏末時,西南這邊的人才知朝廷並沒有派人去中州賑災。

可朝廷依舊沒有派官員去賑災。

許沁玉把這些餘糧留了夠家人一年的口糧,剩餘的都捐了出去。

現在一些經常來許記的夫人太太們,也願意過來溫泉池子泡溫泉,沒以前那麼拘束,女客這邊的溫泉池子隱秘性很好,所以大家也漸漸放開,不少婦人家就已經習慣了,穿著小衣跟交好的姐妹們泡泡溫泉,在一起護膚美容疏鬆筋骨,別提多愜意。

自打坐上這位置,盛元帝就沒怎麼快樂快,整天都要上朝,還有一堆奏折要批閱,動不動還要挨禦史的罵,被朝廷百官勸諫,還不如做個皇子,做個閒散王爺,他實在不懂當年母妃為何一定要讓他登上這個位置。

之前源寶鎮買來的百畝田地,一直交給佃戶們去種,每年能收不少租子。

盛元帝前期是真病,後期就是裝病,不想上朝。

她沒親自去,讓功哥兒去的。

中州那邊臨到夏末,中州也就下了一場小雨而已,對於乾涸的河流也是無濟於事。

「什麼國庫空虛,咱們老百姓每年的地頭交了多少糧食跟地頭稅上去,還有富商們每年交的各種商稅鋪稅地頭稅,聽說新帝才登基時,還抄了一大批官員的家,那些官員多有錢,肯定都充到國庫裡頭去了,就算國庫空虛,那也是上頭那位窮奢極侈,揮霍無度才使得國庫空虛。」

許記飯莊的生意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因為入了夏後,許記也是避暑的好地方,西南附近富饒一些州城的富商還有達官顯貴,都喜歡來許記飯莊避暑,三個園子都是人滿為患。

現在反而沒有捐銀錢的必要,中州缺的都是糧食。

許沁玉不認得這人,但是聽說他是一個挺大商隊的東家,叫做周晏。

就這樣,西南這邊的糧食陸陸續續朝著中州運過去。

而遠在三千裡地外的京城,朝堂上這幾個月都快吵翻了一天,一直讓新帝去賑災,盛元帝這幾個月被文武百官罵的人都瘦了不少,還想著裝病來躲避這些朝堂重臣每日的教訓跟責罵,隻不過不等他裝病,就真的病倒,這一病就是兩個月。

所以也存了不少餘糧。

「嗨,這不是明擺著,那新帝剛剛登基的時候,北邊不也有雪災,凍死不少人,北方不少人逃荒去南邊還有京城,路上很多災民染上腹瀉病,那新帝都不管,想把逃去京城的災民全都給殺人,不管有沒有染上腹瀉病全都給鎮殺,後來那些災民開始逃竄……也幸好咱們饒州城這邊有個縣令想出腹瀉病應對法子,不然就那次就得死不少人。」

除了之前源寶鎮買來的百畝田地,這一年,她也饒州城附近又陸陸續續買了有二百畝田地,手上一共三百畝的田地。

自然不知他是大皇子的人,現在也是四哥的人。

「要是朝廷不賑災,中州的百姓還有活路嗎?」

「你們不曉得,我有親戚是跑商隊的,經常往京城裡頭跑,聽說京城裡頭有個漢東王,那個漢東王是太後的親弟弟,到處建行宮,各種奢靡生活,還貪汙軍餉,上次不是有欽差大人過來饒州嗎,就是為了軍餉貪汙案,最後還是讓戶部尚書給背了鍋,當然,明麵上沒人敢議論就是,不然就跟那些被抄家的官員一樣,隨便給你定個什麼罪,就把你家給抄了。」

倒是也有一些仗義之人讓大家募捐,背後還有官衙的人出麵。

「這皇帝怎地還不派人去賑災?」

但即便如此,大家也都不想讓世道亂起來,世道一亂,最苦的就是他們這些普通老百姓,現在至少吃喝不愁,日子還還算過得去,真要亂世了,到處戰亂,生靈塗炭,那真真就是沒有了活路。

許記生意如常,許沁玉每日生活也都差不多。

功哥兒現在已經十七了,長的又高又結實,飯莊有他管事,還是幫了她不少忙。

不過許沁玉還是買了幾萬兩的糧食一並送到周晏手上。

盛元帝躺在自己寢宮,覺得半點樂趣都無,然後又跑去四弟養的那些寵物園林裡,把幾個寵物擼了一遍,這才回去。

幾隻寵物還跟以前一樣,盛元帝過去時它們親親熱熱,等盛元帝一離開,就跑到池塘邊開始清理羽翼跟皮毛。

顯然還是不待見盛元帝。

守著園林的小太監已經習以為常,覺得這幾隻實在寵物很聰慧,平日待它們越發好。

盛元帝就這樣在寢宮躺了兩個月沒上朝,平日批閱奏折都是交給太後。

就這樣躺了兩個月,以一個文官血濺宮門結束他兩月的清閒。

都有官員撞宮門求新帝賑災,新帝跟太後也隻能硬著頭皮讓戶部撥款買糧賑災。

這次太後也不敢放任親弟弟跟其他官員貪汙,所以這批賑災的糧食也是安安穩穩送到中州百姓手上,中州百姓這才有了條活路。

這都已經快入秋,有了朝廷的賑災的糧食,還有各州城捐贈的糧食,就這樣每天也隻是能喝上兩碗摻了豆子的雜糧粥,也勉強夠中州百姓勉強度過寒冬臘月,等到來年,就能開始種上新的農作物……

德昌侯府裡。

許沁慧沒想到這次新帝跟太後竟然讓戶部撥款去賑災了,上輩子拖拖拉拉一直沒有去賑災,最後中州餓死不少百姓,還有許多人逃荒離開中州,中州成了荒涼之地,各地陸陸續續有百姓起義……

許沁慧不懂為何這輩子又不一樣了。

不過上輩子並沒有官員去血濺宮門。

這次去撞宮門的官員也沒死,就是受了重傷,又給救治了回來,現在都還一直躺在床榻上,聽聞去救治的太醫說了,傷的挺重,恐怕得修養好些日子,最後還不一定能徹底痊愈。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奧特曼也能參加怪談? 給自己的男主當攻[快穿] 抗戰:帶領現代軍隊開兵工廠 婚後老婆她好撩人 紅塵夢道 她的夢很值錢 穿越惡毒女配後我隻想賺錢 我們和他們 重生後,大佬被病嬌纏上了 追逐夜晚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