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故事局勢民國四川形勢(1 / 2)

加入書籤

民國年間,天下大亂,軍閥混戰,而其中尤以四川為甚。在四川(包括今天的四川省和重慶市)幾十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從1912年到1933年短短20多年間,發生的戰爭達470次,平均每月就有2次。到1934年四川共有軍閥部隊290個團,人數130萬人以上。天津《大公報》有社論雲:「查川省養兵百萬,巨酋六七,成都一地,分隸三軍,全省割裂,有同異國。其最大特色,為兵愈打而愈多,帥時離而時和,亦友亦仇,隨和隨戰。」

下麵,我們來簡要回顧一下辛亥革命後四川動盪的內戰史。

上圖_ 袁世凱(1859年—1916年)

護國討袁

1911年11月四川光復,成立大漢四川軍政府。1913年,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破壞民主共和,川軍熊克武、楊庶堪等在重慶宣布成立「討袁軍總司令部」,響應「二次革命」,討伐袁世凱。袁世凱調動五省聯軍進行「會剿」,四川討袁軍被擊潰,熊克武等人流亡上海。之後袁世凱任命親信陳宦為毅威將軍,統治四川。

1916年袁世凱稱帝。雲南督軍蔡鍔誓師討袁,發起「護國戰爭」,率領滇軍和黔軍戴勘部攻入四川和袁軍作戰。川內勢力對陳宦壓製川人的作風久有不滿,紛紛倒戈響應。隨著全國反帝製、反復辟運動的高漲,袁世凱在眾叛親離中死去,四川袁軍也潰逃出川。

護國戰爭期間,滇軍、黔軍等外省勢力進入四川;四川省內的各派武裝力量,又利趁機做大。這樣在護國戰爭結束之後,四川形成了復雜的政治格局,引發了之後的一場場大戰。

上圖_ 蔡鍔(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

「川滇黔大戰」

護國之後,四川由蔡鍔掌控。但不久蔡鍔出國就醫客死日本。滇軍參謀長羅佩金成為四川督軍、黔軍司令戴勘成為四川省省長。滇黔聯軍與本土勢力劉存厚發生矛盾,爆發了戰爭,最終是劉存厚相繼擊敗了羅佩金、戴勘,又打跑了段祺瑞派來的四川查辦使吳光新部,取得了四川政權。

熊克武在護國戰爭時跟隨蔡鍔回川,後任重慶鎮守使。1918年初,熊克武對劉存厚傾向北洋政府的立場不滿,打著響應護法運動的旗號,在渝自任「四川靖國各軍總司令」,聯合滇軍、黔軍,討伐劉存厚。1918年3月,劉存厚戰敗帶殘兵撤到陝西。熊克武就任四川督軍,史稱「靖國之役」。

上圖_ 熊克武(1885年-1970年),字錦帆

熊克武掌權之後,其勢力內部卻發生了分裂。謝持、楊庶堪的「實業團」對熊克武的心腹「九人團」獨攬大權不滿,摩擦爭鬥不斷。

內部矛盾就會被外來勢力利用。雲南督軍唐繼堯垂涎四川,借機發難,於1918年5月召開所謂的「川滇黔鄂豫」五省聯軍會議,要求四川每月支付滇軍數額巨大的軍餉,熊克武自然予以拒絕。於是唐繼堯聯合川軍內部「實業團」,組建「倒熊聯盟」,攻入四川。而為了對付「倒熊聯盟」,熊克武又把以前的敵人劉存厚請了回來,劉存厚遂自任「靖川軍總司令」援助熊克武。經歷了幾番激戰,1920年10月,「倒熊聯盟」全線潰退,被趕出四川。此役人稱「川滇黔大戰」。

在「川滇黔大戰」中,有兩個人值得矚目。一個是劉湘,戰前為川軍第二師師長,長期盤踞在巴縣、璧山一帶,人稱「巴壁虎」,大戰中站隊熊克武;一個是楊森,戰前為唐繼堯手下團長,大戰中反跳倒戈。在大戰中他們收編潰軍,擴充地盤,戰後成了四川重量級人物,以後的四川內戰,大多和這兩個人息息相關。他們是四川陸軍速成學校的校友,被稱為「速成係」。

上圖_ 唐繼堯(1883年8月14日-1927年5月23日 )

劉湘和楊森

話說熊克武趕跑了唐繼堯之後,又和劉存厚撕了起來。1921年2月18日,熊克武通電討伐劉存厚,一個月之後,劉存厚又被趕到陝西去了。

1921年6月,掃平異己的熊克武,「會盟諸侯」,召集川軍各將領在召開「善後會議」。會上熊克武宣布自己功成身退。而劉湘則大家被推舉為四川各路軍總司令。不久之後又成為四川省省長。劉湘實現了他「統一四川,稱霸中原」夢想的第一步。

劉湘上任後不久,就收到一封求救電報。電報是原鄂軍總司令拍來的,說北洋直係軍閥王占元在湖北橫征暴斂,殘害百姓,請求出兵將其驅逐。

劉湘決定出兵,派出大軍東進,川鄂戰爭爆發。直係北洋政府用吳佩孚替換王占元。川軍開始進軍順利,攻占巴東、秭歸,圍攻宜昌。但之後吳佩孚轉為主動,收復鄂西,解宜昌之危。最後兩軍於11月下旬議和。

上圖_ 吳佩孚(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

此時的川軍主力有三個軍,第一軍軍長是但懋辛,實際由「隱退」的熊克武幕後控製;二軍軍長楊森,是劉湘「速成係」的人;三軍軍長劉存勛。劉湘上台後,嫌熊克武退而不休,十分礙事,熊克武也對劉湘獨斷專行日益不滿,兩人的矛盾不斷激化,最終兵戎相見。

在川鄂戰爭中,劉湘為打吳佩孚,和孫傳芳達成秘密協議。熊克武得知情況後,將秘密公布於眾,並要求劉湘下野。劉湘立馬令楊森的第二軍進攻熊克武的第一軍。第一軍聯絡第三軍進行反擊,人稱「一二軍之戰」。最終第一軍戰敗,劉湘宣布下野,回到大邑縣安仁鎮老家,「樵山漁水,息影鄉園」。楊森逃入湖北投靠吳佩孚。第三軍劉存勛出任川軍總司令兼任四川省省長。

上圖_ 楊森(1884年2月20日-1977年5月15日),字子惠,原名淑澤,又名伯堅

1923年,第三軍發生內訌。吳佩孚趁機令楊森率領川軍第二軍殘部、袁祖銘率黔軍、趙榮華率北洋軍組成「援川軍」向四川進發。熊克武聯絡川中各路勢力,組建「討賊聯軍」進行反擊。開始,「援川軍」不敵「討賊軍」。後來楊森請劉湘出山,劉湘招募舊部加入「援川軍」,戰事發生逆轉。最終,「討賊聯軍」戰敗,「援川軍」占領成都。熊克武逃往廣東投靠國民黨。

此役之後,楊森被北洋直係政府任命為四川督辦。此時的楊森,擁兵十二萬,所占川中七十二縣,成為「四川一哥」。他東征西討,意圖驅逐川內其他勢力,獨霸巴蜀。這種行為必然遭到他人的一致反對。1925年,劉湘聯合劉成勛、賴心輝、劉文輝以及貴州的袁祖銘,一同討楊。雙方爆發激戰,12月,楊森戰敗退到湖北宜昌。但劉湘獲勝後不久,便和袁祖銘鬧翻,於是他又把楊森請了回來,把袁祖銘趕回貴州。

上圖_ 袁祖銘(1889年-1927年)

換個旗子接著打

1926年,廣東國民政府發兵北伐,北伐軍勢如破竹。四川各路軍閥都是見風使舵的能手。他們紛紛通電「參加革命」,封建軍閥部隊搖身一變成了「國民革命軍」。北伐戰爭後,四川省內軍製混亂,軍頭林立。其中最大的勢力是劉湘,有6個師,11萬人;其次是劉文輝8個師,10萬人;楊森有7個混成旅,3萬人;鄧錫侯6萬人;田頌堯4。5萬元。還有其他小軍閥,占有幾縣之地,手上人馬數千不等。

這些軍閥名義上歸屬南京國民政府,實質上還是占山為王,相互之間仍然不停地兼並混戰。1929年-1930年又爆發了「下川東之戰」,楊森聯合李家鈺、羅澤洲向劉湘發起進攻,想重做四川的霸主。結果楊森大敗,根據地川東大片地區被劉湘奪走,劉湘控製了川江水道,實力大增。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鴻蒙小郎君 戀愛?校草別壞我學習道心 執著於白月光 來自一個作者的發瘋文學 後宮隻有我好孕,又茶又媚奪後位 大荒走出來的平凡少年 空降之後,有了竹馬 卿卿難逃,想給所有美男一個家 禁歡 半落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