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挺好!挺好!(2 / 2)

加入書籤

張麟明白唐朝人對於簡譜是一竅不通,而自己也不知唐朝樂譜是怎樣的,隻好說:「我一時半會也講不明白,不如你們先彈奏一首曲子我聽聽,這樣我就知道你們的譜子是怎樣的。」

「好!」裹兒微笑著打開花梨木盒子,從裡麵拿出一把龍形鳳首的名貴樂器,長二尺,腹寬七寸,鳳首長二尺五寸,鳳首上綴著金彩,橫箱上絡著翠藻,極其高貴華麗,一看就知道是宮廷中使用的樂器,一般人看都沒看到過,不會彈奏,更不可能擁有。

「這就是箜篌?」張麟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樂器,難免有些好奇。

」對的。「裹兒笑靨如花,手指在箜篌弦上輕輕勾動了兩下,淙淙~,聲音如同泉水從山澗裡湧出一般清亮。

「我的是月要鼓。」三郎打開綢布袋子,從裡麵拿出一個八棱形的牛皮月要鼓,高一尺半,徑半尺,鼓麵淺棕色,周身盤繞著深褐色的皮繩,這月要鼓看起來極其普通,一般家庭的孩子都可以擁有,不過三郎的這麵月要鼓,可不是一般的月要鼓,因為上麵的牛皮不是普通的牛皮,而是西域進貢的犀牛皮,纏繞在鼓身上的皮繩也不是普通的牛皮,而是堅韌無比的珍稀鱷魚皮。

「隆隆隆~」三郎用小手拍打了幾下月要鼓,聲音低沉,如同萬馬齊喑,且節奏感十分強烈。

「挺好!挺好!」張麟隨口贊了一句,然後伸了伸手,示意她們開彈。

「淙淙~。。。棕棕~」裹兒沒有說話,用纖長白皙的手指勾動箜篌之弦,聲音仿佛水流從溪澗湧入大江大河一般浮泛,繼而宛如風吹萬壑鬆樹發出的鬆濤之聲一般飄忽,極其優美動聽,有讓人倦而忘返,樂而忘憂之妙用。

「隆隆~。。。咚咚~」

箜篌聲響起之後,三郎抱著月要鼓,小手在上麵切換著各種手勢擊打起來,鼓聲鏗鏘激昂,緊切著箜篌之旋律空隙而匯入,時而如春雷滾滾,時而如萬馬奔騰,很快他就進入到忘我的境地,在殿內手舞足蹈,滿堂遊走,鼓聲與裹兒的箜篌之曲配合得天衣無縫。

張麟微閉上眼睛,全神貫注,瞑目而聽,一邊默記曲子,一邊將曲子轉化為簡譜輕聲喃喃著。

一曲終了,張麟驀然睜開眼睛,向裹兒他們復述他剛才所默記的簡譜,依然是用哆來咪花索進行哼唱,旋律韻味和箜篌曲調基本上一致,幾乎沒有多少舛誤。

裹兒聽了,似乎有些明悟,若有所思道:「我明白了。我們之間的差異主要是曲譜的標記方法不同。我所彈奏的曲子是用『上尺工凡六』標記的。」

「對的,就是這麼回事。我這是『哆來咪花索』,隻要對上了譜號了,一切都就好辦了。」張麟點頭,欣然大笑。

兩人念叨著各自的記譜符號,三郎則在紙上畫了兩列表格,將張麟和裹兒所念的譜號分別寫在表格的不同列上,一一進行比對,雖然不是所有的譜號都能完全對應上,但是大部分都有相對應的關係,暫時找不到對應關係的,張麟便讓三郎將它標為升降譜號或者半音譜號。

之後,張麟把他要唱的曲子寫成簡譜,而後再根據三郎所列的對應表,轉變成工尺譜,這事做起來輕而易舉,且新譜一目了然,毫無凝澀。

「太好了!」張麟興奮莫名,裹兒三郎也是喜笑顏開。

三人各就各位,正準備就「精忠報國」的演奏展開配合,這時,小梅麵帶微笑,腳步匆匆進來向張麟稟告道:「稟告校書郎,上官大人求見。」

……

朋友們元宵節快樂!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無敵復製係統 我的雲養女友 侵入人間 從火影開始的黑影兵團 咱的武功能升級 鬼柳仙經 問道永仙 我的金手指是喪屍 大時代之財運亨通 從港綜位麵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