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童年(1 / 2)

加入書籤

前麵講到,我心愛的英語老師被調到其他年級教書,導致我英語成績一落千丈。同時,我腦子本來就對數學這方麵沒有天賦,當簡單的加減乘除學完後,開始進入方程公式時,我便跟不上步子,老師講幾遍,再問同學講幾遍還是不懂。於是乎,我理所應當地倒退到班級後十幾名。

隻有語文書上的故事能夠撩撥我那顆漸漸淪陷的學渣之心,還有那其中更為我喜歡的文言文。當我第一次接觸到文言文時,就覺得它美妙至極。不知世上竟有如此簡練語言,隻言片語就能描摹出極美的畫卷。

『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隻言片語,勾勒出一群孩子在庭院當中嬉鬧玩耍,一個貪玩的小孩子爬上水缸,不小心滑腳跌入缸內,其他的孩子嚇得跑走,隻有司馬光舉起一塊石頭砸碎水缸,缸碎水流,小孩得救。簡單幾句,有頭有尾,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一幅畫卷。

還有另一則古文叫我印象深刻:『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講得是一個小孩喜歡學習,但是家裡沒錢買燈油,待到夏夜裡,他就捕捉螢火蟲放到白布當中作燈,以用作夜間學習,夜以繼日。

古文總是寥寥幾筆,卻蘊含深刻思想,使人讀之發省。我亦因此愛上古文、古詩,孩子心態,整日裡故作文縐縐的樣子,好不令人發笑。

終究年少文化過淺,隻會把話中『的』換成『之』,譬如:「此乃吾之物、吾給予汝之糖果可否好吃?」之類的對話,沒多久也玩夠了。

對於國文,我甚是喜歡,當年學校寒暑假都會要孩子定課外書,讓孩子假期讀。其它的記不大清了,隻記得幾本我曾通讀過的,《蘇菲的世界》、《三重門》、《幻城》、《鋼鐵是怎樣練成的》。這四本書是同一年級的假期選購的,每人隻能選擇一本。

我購買的是三重門,選擇他的原因很簡單。蘇菲的世界,一個人囚禁於自己的世界?沒意思;幻城,虛假的城,估計講的是古代故事吧,沒意思;鋼鐵是怎樣練成的……我煉鋼鐵還需要看書嗎?更何況我才不想煉鋼呢!

三重門,聽起來有點意思,一層套一層的,而且作者的名字也有些意思,韓寒,雙重寒冷的意思嗎?

出於好奇,我選擇了三重門,在暑假第一天就投入其中——我小時候很喜歡看課外書,無論名著、史書、人物傳記還是小說。

小時候我喜歡一目十行,不願細細咀嚼,當然看不出其中內容,隻記得幾句,且印象特別深刻:

『放屁的上帝撒出一包雪

香煙和電熨鬥在屁裡抱成一團地

抖抖抖』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嫁給偏執郡王後她躺贏了 從忍界開始做幕後黑手 我有一個武道世界 從奧特開始俘獲女神 我的修煉能暴擊 我有個大病 全球降臨:文明遊戲世界 盛唐梟雄 全球覺醒:我的前世是酆都大帝! 人在火影,開局一座靜靈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