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教師2(1 / 2)

加入書籤

在現代,對於一個人成長有最大助力的人,無疑是教師。一位優秀的教師能給予孩子積極向上、溫暖、勤奮的性格,而相反,一個差勁的老師隻會帶給學生負麵影響。所以在當今,教育問題總是很明顯地被眾人多次提及。

我父母講,在他們那個年代,如果上課不聽教師的話是要挨打挨罵的,沒有人敢不尊重教師,即便他們不喜歡,也會尊重。這是因為他們性格中帶著那個年代的淳樸與善良,也是因為那個年代信息傳遞的緩慢,即便有爆發師生間的沖突也僅限在一個小圈子內傳播,所以大部分學生對待教師仍然是尊重的。

時光變化,在我小時,興許還是年幼,學生們在父母的交代下對教師仍是很尊重的。那時候,一部小靈通隻擁有接打電話、發信息和登錄聊天軟件以及下txt文本的功能,還沒有到達如今信息大爆炸的社會,所以孩子們對待教師仍然尊重。

直到初中那個年代。

初中起,智能手機逐漸興起,幾乎所有的孩子人手一個,那會兒雖然沒現在這樣多的a,但手機已經能夠暢快上網,瀏覽時事,下載諸多電視劇、小說,來塑造孩子們的三觀。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男孩看起『黑道』小說,心中戾氣積壓,開始同教師們發起沖突。他們不喜歡教師的管束以及言語刺激,血氣方剛加上叛逆期漸漸來臨的年紀讓他們對一切充滿不忿。

信息傳遞的發達使得師生之間的沖突被暴露在大眾眼前,學生們再難容忍一些教師的教育或苛待,他們被偏激小說、視頻拐帶了三觀,使之無法正常分辨教育與苛待的區別,加之青少年的沖動,很容易便爆發了更大的爭端。

但。

這一切理應是可以不發生的。

為什麼現在倡導文明教育,拒絕體罰、精神上的懲罰?孩子們在童年,在三觀還沒有成型,在並沒有形成一種自己的思維能力的時候,他們很容易受到片麵的、偏激的東西的影響。

我的初中班任、語文老師,都是崇尚體罰教育的教師,他們一個是剛畢業三年,開始帶第二個班級的青年教師,一個是從事教育十幾年的老教師。為什麼年齡跨度如此之大的兩位教師都對體罰教育十分認同?因為對於教師而言,這是十分簡便的、輕快的教育手段。

他們不會深究每一位學生的身心健康,他們隻看數字化的成績,然後由此評定好、壞;優、劣,從學生的成績認定學生的人品,因為這是最輕鬆的一種方法不是嗎?

因語文考試古詩詞錯了個別字,老師便叫我們將錯的這句及它的前後那一句連帶著罰寫五百遍,錯了兩個字就要被罰寫一千遍。你們知道那時候我第一個念頭是什麼嗎?不是若是一個字都不錯就好了,而是若是兩個字錯在一句詩裡就好了,就隻用抄寫五百遍了。老師會讓我們在每一句前麵標注序號,所以不必想偷工減料——老師竟然連這一點都想好了。她還會檢查字跡,如果發現是拿幾支筆一塊寫的,就會打回來重寫五百遍。

班任是教英語的老師,他個子矮小,手勁卻很大。每當他考完單詞後,錯一個單詞就要打五個手板,我不愛背單詞,往往要打二十來個手板。他用從凳子上拆下來的木棍打人,每次打完我的手掌都發麻、紅腫起來,一按就疼。後來他還換成鐵格尺打人,一下便把我一位同學的手掌打出血來,爾後他嚇了一跳,再也不敢用鐵尺打人,仍用回木板。

老師打痛我們,我們就會背單詞了嗎?不,學渣生成為學渣不是沒有理由的,任你怎麼打我,我自咬牙和你對抗,你想讓我學習我就學習了嗎?我就不背你的英語單詞,你頂多就打我兩下,還能怎樣呢。

我私以為,老師應當和學生打成一片,青少年們總會因為各種心事和家長產生矛盾,此時此刻他們會不由自主找一個信任的人,而這個人隻能是陪伴他們時間最長的教師。對於教師,孩子們還是會天然地存在信任和依賴,前提條件是老師將他們如同朋友、兄弟一般對待。

你越懲戒,他越反叛,逆反心理一旦產生,也許會漸漸轉換成仇恨,甚至會影響他對待教師群體的看法。

前麵曾講過,我小學的時候就開始寫起小說,直到初中亦筆耕不輟。後來,經歷過語文老師扔作文事件;和以下這件讓我開始痛恨某一類人的事情後,我曾擱筆多年,直到大學才再次提起,而那時,我的文字中也再沒有小時候的靈氣與創意了,現在的我,筆力不如當年太多。

初二那年,一次考試後照常按成績排座,我排到了一個新的位置,但同桌並沒換,隻是前後桌有些細微變換。自習課上,我照常提筆在本子上寫起小說,是一個殺手組織青衣樓和一名身世復雜的女刺客的故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嫁給偏執郡王後她躺贏了 從忍界開始做幕後黑手 我有一個武道世界 從奧特開始俘獲女神 我的修煉能暴擊 我有個大病 全球降臨:文明遊戲世界 盛唐梟雄 全球覺醒:我的前世是酆都大帝! 人在火影,開局一座靜靈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