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趁敵春耕出兵(1 / 2)

加入書籤

孟朝算上算緡稅,全年總稅收約在兩百五十億錢至三百億錢之間。即三千萬貫以下。

這個數字有個參考對象,唐朝實施兩稅法之後,長慶元年(公元821年)至長慶三年(公元823年),平均年收入三千四百零九萬貫。

這個數字不一定精準,但也能略作參考。

孟朝的農業發展水平與鋼鐵冶煉等技術大抵便處於中唐時期的水準。

但孟朝在南方的經濟發展水平、商業活躍程度明顯不及中唐。孟朝強在對富豪進行嚴格征稅以及高度發展的手工業。

開國初期,孟朝兩千餘萬貫的的稅收略低於中唐三千餘萬貫,是符合張瑞印象的。

孟朝的財政狀況還算良好,至少年年盈餘。這要歸功於,孟朝府兵製運轉正常。國家軍費開支得以有效控製。

張瑞說道:「朕此前便打算以黃金儲備設黃金券開展大規模基礎建設。」

「如今國家承平,理應增加各項財政度支,抓緊時間提升工、商、農業等各方麵發展水平,促進江南、北荒開發。」

這是個很粗淺的道理。國家承平,社會發展就會比較快,財富或者說所謂的gd增速也會比較快。

萬一爆發戰爭,為了財政平衡,就會縮減其他方麵的財政撥款,以增加軍費。這樣國家的發展速度就會下降。

當然了最好還是國庫有一筆盈餘,在保持原來財政布局不變的情況下,府庫足以支付一兩場大規模戰爭。

張瑞話音剛落,工部尚書裴輯便搬起坐塌旁厚厚一遝文件,要作勢而起。

滿朝公卿誰也無法忘記,當初府庫總共二十四億錢,工部一張口便要去十八億的歷史。

於是坐在裴輯身旁的兵部中郎王淩立即伸手,佯裝要幫裴輯搬起這厚厚一摞文件,實則用盡全力拖住裴輯不讓其起身。

借著這個機會,提學總台裴琚一躍而起,率先說道:「陛下,國家一統,邊患消弭,此時正是大興文教之時。」

「臣有數份提議,請允許臣為陛下詳述。包括在全國興建數千所學校,促進長安學宮醫療水平發展,提升全國百姓平均壽命……」

張瑞看了一眼滿堂躍躍欲試的官員,果斷抬手,止住裴琚。這要是讓裴琚開了口,今天的廷議就能炸了鍋,滿堂鼎沸,全是強調自己所部曹司重要性的聲音,以爭取更多的民部撥款。

張瑞可沒耐心一邊聽著這些官員暴躁、激烈的爭吵,一邊平衡各方需求。這事還是交給內閣具體審議吧。自己隻要對內閣提交的最終意見進行批復就行。

便說道:「具體財政度支詳情,由內閣主持廷議,最後民部將度支詳情報給朕。朕還有事,暫且離去。此地便留給諸卿盡情討論了。」

「恭送陛下。」

隨著張瑞離去,一名名監察禦史一臉生無可戀的表情,列隊魚貫而入進入大殿。

左千牛衛士卒默契的關閉了宮殿的大門。

張瑞還未走到台階轉角,後方便傳來沸反盈天的爭執聲,聲音幾乎掀翻宮殿屋頂。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隴右小卒 西行誌:獅駝白象國 藏經閣抄書三十年,我無敵世間 於我死後 巫師:我能提取萬物 天賜盛歌 吾名索隆 萬族戰場:我有億倍暴擊係統 路過全世界的假麵騎士 我本劊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