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1 / 2)

加入書籤

賈詡的效率極高,八月初接受了張瑞饋贈的胡姬,八月中旬就提出了完整可行的通婚戰略。

可能與張瑞強硬的性格有關,哪怕大棒興國這個戰略很不正經,但賈詡提出的政策方針卻匡正嚴肅,沒有任何滑稽荒唐的地方。

關於婚配,在魏晉時代其實也非常注重。

後世有句流傳甚廣的話:「魏晉風骨今猶在,魏武遺風永流傳」。

就是因為在曹魏,連續曹操、曹丕兩代都非常關注人妻,曹操好人妻,曹丕征寡婦。

當時天下戰亂,人口稀少,婦女便成了重要的資源。曹丕曾下令,要求各郡征集寡婦,分派到婦女少的地區,婚配生育。各郡的太守們,為了在皇帝麵前表現政績,就想盡量多地征集本地寡婦。有些寡婦已經再婚了,他們也要把人家拆散。一時間,婦女們背井離鄉,怨聲載道。

杜畿在河東,也必須遵守朝廷的法令,但他隻征集那些真正的寡婦,所以每年都送得很少。後來,杜畿升官到朝廷,趙儼繼任河東太守,送的寡婦一下子就多了起來。

魏文帝曹丕責問杜畿:「前君所送何少,今何多也?」

杜畿正顏厲色回答道:「臣前所錄皆亡者妻,今儼送生人婦也。」

曹丕及左右大臣,皆顧而失色。

這種不正經的政令完全沒有出現在賈詡的方案當中,賈詡提議的主要方針是發中原強宗子弟,兼用文武。

「緣邊諸鎮,控攝長遠。昔年並置,地廣人稀。」

「宜征發中原強宗子弟,或國之肺腑,寄以爪牙。充實邊鄙,戍守藩衛。」

「國家以官婚賜之,使顯殊榮。以財帛賞之,使充盈倉廩。」

「入仕次敘,有所恩厚。」

「如此可文武兼用,靜境寧邊。」

奏折的內容簡短精煉,但每一句都切中要害,言之有物。

張瑞想讓胡、漢通婚,麵臨的首要問題是,通婚的主體中,男性都是中原貧困百姓。

一家中兄弟數人,排行大的先結婚就榨乾了一個家庭的積蓄。父母就沒有餘錢再給後麵的兒子營造新房,置辦彩禮。

這些人就隻能在村子裡到處遊盪,爬牆扒灰。沒有個居家過日子的模樣。

有恆產者有恆心,不僅僅指土地,還指家業、妻小。這些人沒有家眷,就導致沒有勤勤懇懇耕種勞作的動力。每天能混一日是一日。

通婚主體的另一部分,胡族女子,聽名字就知道他們都處於緣邊一帶。情理之中,就不存在那種身處諸夏腹地的胡虜部落。

尤其孟朝武德昌盛,耗時多年已經逐一將境內的夷狄都肅清出塞外,這局麵完全不同於魏晉同期:「關中之民,百餘萬口,率其多少,戎狄居半。」

針對這兩個情況,賈詡便提出意見,征發中原強宗子弟,前往緣邊諸郡。入仕次敘,有所恩厚。

即給予他們出仕方麵的特殊照顧,一如六郡良家子。

會給這些家中庶子、強宗子弟一定的軍籍數量,在緣邊增設數萬府兵的名額。

孟朝在內地的軍民比例已經高達十四戶出一兵,往後這比例還會繼續降低。但若這些人願意前往緣邊諸鎮,那麼他們中間的軍民比例可以升到七戶出一兵。許多本來無緣從軍的百姓,就多了一份獲取軍籍的概率。

此外這些人為國戍邊,若參與科舉,成績也會提升一級。本來綜合評定為甲下,因為身份就會提高到甲中。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隴右小卒 西行誌:獅駝白象國 藏經閣抄書三十年,我無敵世間 於我死後 巫師:我能提取萬物 天賜盛歌 吾名索隆 萬族戰場:我有億倍暴擊係統 路過全世界的假麵騎士 我本劊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