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陛下就是天理(1 / 2)

加入書籤

胡惟庸案,號稱明初四大案之一,也是歷史上最有名最殘酷的大案之一,最後受牽連者達到三萬餘人,而身為主犯的胡惟庸,更是被誅九族,可以說一切與胡惟庸有過關係的人,幾乎全都被朱元璋給殺了,真正的斬草除根、不留後患。

從上麵也能看出朱元璋的性格,那就是寧可錯殺一千,也絕不放過一個,而李善長的身份地位絲毫不比胡惟庸差,歷史上的李善長被殺後,倒是沒有誅九族,但全家七十多口全都被殺,隻剩下李祺和兩個兒子因為公主的關係活了下來。

李善長雖然當眾說出與李節父子斷絕關係,但是以朱元璋的性格,恐怕依然會將他們視為李家人,所以最後李善長倒台,他們父子肯定難逃一劫。

「都斷絕關係了還要受李公的牽連,這……這還有沒有天理了?」劉義十分憤慨的叫道,在世俗看來,父子斷絕關係就再無聯係,日後生死都與對方無關,哪怕一方犯法,另一方也不會受到牽連。

「天理?陛下是天子,他的話就是天理!」劉英教訓兒子道,當初封公侯時,幾乎人手一份免死鐵券,可惜真到殺頭時,這免死鐵券卻是屁用沒用,而且你還沒地方說理去,因為陛下就是理,就是規矩。

劉英說到這裡再次沉吟了片刻,隨後這才扭頭對李節道:「節兒,我仔細琢磨一下,以你們現在的情況,如果日後事發,朝中有一位重臣能出麵替你們求情的話,也許陛下會對你們網開一麵,畢竟斷絕父子關係也不是說著玩的,李家的事本應與你們無關!」

「重臣?」李節聽後卻是苦笑著搖了搖頭,「如果連我祖父都倒了,恐怕朝中的重臣肯定也躲的遠遠的,生怕惹禍上身,怎麼可能會幫我們?」

「一般的重臣肯定不行,不過有一個人如果肯開口的話,倒是可能有些作用!」劉英再次道。

「誰?」

「信國公湯和!」

李節聽到湯和的名字也是一愣,他倒是忘了,湯和最受朱元璋的信任,如果他肯幫忙求情的話,也許朱元璋還真可能賣他個麵子,當然也隻是有可能,並不怎麼保險。

「其實你爹與信國公倒是有些關係,如果當初……唉~」劉英似乎欲言又止。

李節這時也想了起來,今天在壽宴見到湯和時,對方似乎對他父親格外親熱,甚至還提醒了自己一句,這可有些奇怪,於是他急忙追問道:「我爹和信國公到底有到底有什麼關係?」

「這個……」隻見劉英遲疑了一下,終於還是開口道,「都是一些陳年舊事,告訴你也無妨,不過可不要出去亂說……」

其實事情也不復雜,當初李祝還沒有娶李夫人時,在機緣巧合之下竟然與湯和的一個女兒相識,兩人也算是兩情相悅,甚至一度到了談婚論嫁的程度,不過湯和的女兒是嫡出,而且平時頗受湯和的寵愛,相比之下,李祝庶出的身份就差了一些,結果最後這樁婚事沒成,李祝轉而娶了李夫人。

「說起來信國公的那個女兒也是苦命人,後來嫁給別人後,結果婚後不到一個月,丈夫卻得急病死了,為此落下一個克夫的名聲,還被夫家排擠,她一怒之下回了娘家,到現在也沒有再出嫁,據說信國公心疼女兒,經常說後悔當初沒把女兒嫁給你爹。」最後劉英再次補充道。

李節聞言也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怪不得湯和之前見到李祝時,說什麼「小十七」一直還記著他,估計這個小十七應該就是當初差點嫁給父親的那個女兒。

「好險,如果當初姑父娶了別人,恐怕就沒有表弟了!」劉義這時插嘴道。

李節無語,沉思片刻這才搖了搖頭開口道:「隻憑這點香火情,恐怕信國公應該不會替我們求情!」

其實這也很正常,李善長若是倒台,朝中大臣勢必人人自危,湯和如果真替李節父子求情,也要冒很大的風險,而李祝與湯和之間隻有那麼點香火情,根本不足以讓人家冒險。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金幣即是正義 我與艦娘的世界 二哈救命 我真沒針對法爺 我是星河大領主 一拳帶土 威蓋諸神 鬥羅之我真的無敵 唐朝從當村長開始 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