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好深的算計(1 / 2)

加入書籤

回家的路上,李節也是心情愉悅,朱允熥的調教計劃進展順利,一切都按照自己計劃的那樣向前發展,估計用不了多久,朱標就要對他的這個兒子刮目相看了。

為了娶朱標的那位準公主女兒,李節可是做了一整套的攻略,之前送玻璃鏡子,其實隻是在通知那位準公主,我李節要準備泡你了。

不過這個時代可沒有什麼戀愛自由,李節想要娶對方,就必須得到朱標的同意,而這件事的關鍵就在朱允熥身上,所以李節才會對朱允熥花費這麼大的心思。

「老朱這麼做難道是為了……」不過在冷靜下來後,李節忽然又低聲自語道,似乎想到了什麼,隻是說到一半卻又露出猶豫的表情,好像有些不太肯定。

之前朱元璋明明拒絕了李節求娶公主,但卻借助湯和的手指點他,讓他把目標轉向朱標的女兒,也就是他的親孫女,對於這件事,李節一開始也想不明白,但現在隨著與朱允熥等人的接觸,他也慢慢的有了一些猜測。

史書上記載,朱元璋對朱允炆這個皇長孫十分喜愛,所以在朱標死後,立刻將他立為皇太孫,死後也將皇位傳給了朱允炆,但現在隨著李節與朱允炆的接觸,他卻對這種說法產生了極大的懷疑。

老朱這個人眼裡不揉沙子,看人是一看一個準,連李節的那點小心思都被他看的通透,在選擇繼承人這件事上,老朱肯定會更加謹慎,而且朱允炆又是他從小看到大的孫子,怎麼會不知道他身上的巨大缺點?這根本就說不通!

所以李節現在越來越肯定,當初老朱之所以傳位於朱允炆,其實是沒得選擇,培養多年的太子朱標意外去世,而當時朱標有四個兒子,但最小的兩個兒子分別才七歲和一歲,隻有朱允炆和朱允熥勉強成年。

本來朱允熥也算是嫡長子,但以他之前的表現,估計歷史上的朱允熥也不會是什麼人才,至少無法與朱允炆相比。

事實上朱允熥在原來的歷史上也的確很平庸,史書上對他的記載也很少,隻說朱棣入京後將他貶為庶人,然後囚禁在中都鳳陽,後來在三十多歲時不明不白的暴斃而亡。

所以看來看去,朱允炆就成了老朱唯一的選擇,但老朱對朱允炆的缺點知之甚深,生怕他坐不穩江山,所以才在執政的最後幾年大開殺戒,光一個藍玉案就清洗一萬多人,為的就是讓朱允炆登基後少一些阻力,卻沒想到禍起蕭牆,自己的兒子奪了孫子的江山,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老朱對朱允炆這個孫子並不放心,又看出朱允熥不成器,所以才放我進來,讓我幫他培養孫子嗎?」李節再次低聲自語道,不過緊接著他又覺得這種說法說不通,老朱怎麼知道自己有能力幫他培養孫子?

「不對,老朱根本不需要知道我沒有能力,他隻需要知道,我想要娶朱允熥的姐姐,就必須和他打好關係,而朱允熥又不受朱標的寵愛,所以我肯定會想辦法改變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改變朱允熥,從而讓朱標改變對朱允熥的看法,而隻要我做到這些,哪怕不用朱標同意,老朱也會把孫女嫁給我!」

李節說到最後也眼睛發亮,他覺得自己已經猜透了朱元璋的心思,這應該就是所謂的「有棗沒棗打兩杆子」,如果李節真的能改變朱允熥,朱元璋就有了一個出色的孫子,如果不能,對他來說也沒有太大的損失,無非就是維持原狀罷了。

想到上麵這些,李節也不禁暗自咂舌,老朱的算計簡直太深了,自己雖然比古人多出幾百年的見識,但是在玩陰謀詭計方麵,卻連給對方提鞋都不配。

更讓李節無語的是,明明自己被老朱算計,但他卻偏偏沒有絲毫生氣的感覺,甚至還覺得頗為慶幸,好像是老朱特意給了他一條生路似的,難道自己就是傳說中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沒實力就要甘心被算計,等到保住這條命後,老子立刻退出朝堂,養花遛鳥、平平淡淡過完下半生!」李節心中發狠的暗自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金幣即是正義 我與艦娘的世界 二哈救命 我真沒針對法爺 我是星河大領主 一拳帶土 威蓋諸神 鬥羅之我真的無敵 唐朝從當村長開始 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