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工人糾察隊、盡在不言中(1 / 2)

加入書籤

轉天到了正月十二。

因趕上要去衙門裡輪值,焦順天不亮就得爬起來晨練。

玉釧沒精打采的伺候著他披掛整齊了,又目送他出了門,這才開始收拾床上、身上的殘局。

先是用床單卷了替換下來的內衣,然後又小心褪下了身上絲襪,一股腦都丟進柏木盆裡——金釧死後,玉釧原本想把這東西付之一炬的,可轉念又一想,穿著王夫人貼身的物件做那醃臢事,豈不就如同糟踐她本人一般?

故此非但沒有毀掉,反而當成了『戰袍』使用,又能解恨又能助興。

隻瞧上麵的痕跡,就知道昨兒必是盡興的。

可玉釧卻半點高興不起來,初時她未經人事,總以為男女隻要睡在一起就能懷上孩子,後來自己遲遲沒能懷上,反是邢姨娘入門不久就有了身孕,這才漸漸起了疑慮。

經過旁敲側擊的打聽,最近她終於弄明白,原來大爺和丫鬟們在一起時,都采取了避孕措施,所以想要靠子嗣直接上位,短時間內是沒什麼指望了。

目前看來最有可能的捷徑,就是焦順許下的香餌——即,在林黛玉那邊兒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可問題是邢岫煙自從有孕,就不敢再隨意外出了,即便玉釧鉚足了勁兒,想要在林姑娘主仆麵前推銷自家大爺,也得先有這個機會才成。

上進之路暫時無望,偏昨兒又聽說,王夫人從賈寶玉屋裡提拔了一個什麼小紅,頂替了金釧留下的位置,這一來玉釧心下就更是不痛快了。

悶悶不樂的收拾完殘局,她又在臥室裡發了一會兒呆,估扌莫著焦順快要晨練完了,這才施施然到了客廳裡。

結果就見香菱正拄著墩布,在那裡皺著小臉愁眉不展,似是有什麼天大的心事一般。

玉釧不由得大為納悶,這香菱一貫是個沒心沒肺,卻怎麼莫名其妙就發起愁來了?

難道也是因為……

正以為香菱終於開了竅,卻聽這癡丫頭喃喃念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聲豈浪垂,騷人嗟不見、漢道盛於斯。」

「什麼意思?」

玉釧聽的一頭霧水,上前探問道:「你一個在這兒嘀咕什麼呢?」

香菱卻是嘆了口氣搖頭不語。

玉釧愈發的好奇,再三的逼問,又威脅要嗬她的癢,香菱這才如實道來:「我是瞧林姑娘和寶二爺愈發疏遠了,隻怕日後……」

「日後怎得?」

玉釧不等她說完,就冷笑起來:「你難道還盼著他們破鏡重圓不成?好啊、好啊,虧大爺平日裡這麼疼你,卻原來你竟是個吃裡扒外的!」

「你胡說什麼!」

便香菱這憨丫頭,也知道此事決不能認下,急忙解釋道:「我是說他們兩個日漸疏遠,節後起詩社的事兒豈不是要黃了?」

玉釧聽的直翻白眼,這麼多正經事兒——比如怎麼才能抬姨娘——這憨丫頭不去發愁,偏惦記這勞什子的詩社,那不頂飢不管飽的酸詩到底有什麼好的?

「他們是他們,詩社是詩社。」

玉釧正要冷嘲熱諷,焦順就挑門簾走了進來,接茬道:「你們姨娘如今有了身孕,正該尋些消遣才是——何況她這一肚子錦繡文章,也該朝外顯擺顯擺。」

香菱登時兩眼放光,急忙追問:「老爺的意思是,這詩社還是要辦?」

「自然要辦,還要辦的紅火,等節後從家裡支五百兩銀子,請林姑娘、史姑娘出麵牽頭起社,務必要辦的熱熱鬧鬧才好!」

香菱自然是大喜過望,玉釧初時不以為意,後來也跟著高興起來——詩社她不感興趣,但既然要舉辦詩社,自然就有機會接觸林黛玉主仆了。

皆大歡喜的用罷早飯,又去堂屋匯合了來旺,父子兩個便一起驅車趕奔工部衙門。

按照朝廷規定,各衙門其實打從初五就該開始正式辦公了,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除了正經年假之外,官衙裡還有『封印』一說。

自有宋以來,每年打從臘月二十開始,衙門裡的官印就會封存起來,直到第二年正月二十才會開箱解封——戲班裡的封箱,就是跟這兒學的。

這期間雖然也有官員輪流當值,可除非是通天的大事兒,否則都一概押後處理。

聽說太祖朝時,類似的劣習頑疾原本都已經被廢棄了,隻是夏太祖身死道消之後,這些前朝舊製就又被勛貴、文官們撿了起來。

當然了,對於如今的焦順來說,衙門裡多放假肯定強過少放假,除非是他日後造反當了皇帝,否則肯定不會對這些製度有什麼意見,甚至還要舉雙手擁護呢。

閒話少提。

卻說等到衙門裡,焦順先把積壓的政務大致瀏覽了一遍,以便日後處理起來能有個先後難易之分。

旁的瑣事且不提,有兩樁事情倒是引起了焦順的重視,其一是皇帝越過內閣批示,讓工部爭取盡快把那樣板戲推廣到民間。

這和焦順的後續計劃不謀而合。

可問題是皇帝大年下的親自督辦,就顯得有些大題小做了,隻怕是過猶不及,反要引來文官集團的警惕與反撲。

嘖~

皇帝雖有些見識,知道工業革新才是大勢所趨,可總這麼操之過急的,卻怕未必是什麼好事。

先盡量拖一拖吧。

第二件事,則是京城左近各家國營工廠,遵照年前的指示,向部裡提交了籌建匠人糾察隊的草案。

按照工廠的大小,以及是否有保密需要等條件,糾察隊多的能有百十人,少的不過七八人罷了,林林總總加在一處,差不多有一千六七百的規模。

考慮到真正批復下去之後,各廠肯定還要想方設法的往裡麵塞些關係戶,最後定額應在兩千人上下。

這兩千人雖不是完全脫產,可接受的軍事訓練也不會比正式軍隊差了多少——尤其是那幾個軍工廠,籌措起器械來比軍隊還容易。

要能攥在手裡,不大不小也算是支軍事力量了。

雖然比起三營一衛合共十萬之眾,這兩千人的規模不值一提,可工人本就是優質兵員,關鍵時刻這兩千人振臂一呼,拉起幾萬人的烏合之眾也並非不可能。

焦順最初提出軍方代表製度,不過是想給軍械司添些麻煩,省得他們緊咬著自己不放。

後來提出要組建糾察隊,則是想順水推舟替工部減輕負擔。

可現如今拿著這些草擬的章程,卻讓他陡然生出了些異樣心思,甚至腦補出了城頭變幻大王旗的畫麵。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女主她不是人 民慶街68號 我們普通卻不平凡 夢裡引發的故事 焰灼甘草露君心 我穿越在奇異世界 鴻溝之上,何以愛你 點點紅梅映白雪 仙界逆行計劃 穿書後我把師兄帶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