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弟弟(1 / 2)

加入書籤

莉奧拉剛一回來,就看見綺麗和卡洛在等她,看著她們現在的樣子,看起來是清醒了。

基本概念:

1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也叫產業革(IndustrialRevolution)指的是資本主義生產從工場手工業階段向大機器工業的過渡,也是從技術革命開始,最終引起社會革命的整個過程。

(工業革命首先從英國開始,經歷了從十八世紀後半期到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將近一個世紀的時間,在英國的帶動下,法、德、美、俄等國都先後進行了工業革命,英國成為工業革命的故鄉。)

一、英國工業革命的前提

資本原始積累的擴大:

英國的資產階級君主立憲政體一確立。就不遺餘力地通過各種途徑為發展資本主義創造條件,大大加速了資本的原始積累。革命後,英國的資本原始積累主要通過以下幾個途徑加速進行:

(1)革命前,圈地運動還是有節製的、違法的。革命後,從18世紀初起,圈地運動得到議會的支持。從1709年議會頒布第一個圈地法案開始,由議會認可的圈地法案與日俱增,圈地運動急劇擴大。1760—1844年,議會頒布的圈地法案多達3800多個,圈占土地700多萬英畝。圈地運動的進一步發展為資主義工商業的發展提供了勞動力、原料來源和產品銷售市場。成千上萬的農民喪失了土地,形成「自由」勞動力,自耕農作為一個階級在英國很快消失。

(2)爭霸戰爭和殖民掠奪

隨著圈地運動和資本主義因素的發展,英國的呢絨和糧食已從進口變為出口。這就與荷蘭、法國的商業利益發生了尖銳的沖突。為了維護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擴大英國殖民地,爭奪世界霸權。

從克倫威爾時期起,英國就發動和參加了一係列對外戰爭,象三次英荷戰爭(1652—1654;1655-1657;1672—1674)、奧格斯堡聯盟與法國的戰爭(1688—1697);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1-1713)、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1740—1748)和英法七年戰爭(1756-1763)等等。

最終戰勝了荷蘭和法國,迫使荷蘭承認了《航海條例》,從北美和南亞次大陸驅逐了法國勢力,確立了英國的海上霸權,取得了大片殖民地,從而進行了最大限度的殖民掠奪。僅在印度,1757—1815年的58年時間裡,英國就掠奪了數十億英鎊的財富。

(3)奴隸貿易

血腥的奴隸貿易,給英國資產階級帶來了巨額的利潤。《烏特勃支和約》(1713年)簽訂以後,英國一躍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奴隸販子。到十八世紀中期,英國每年從非洲販賣到美洲的黑奴,占大西洋奴隸貿易總額的一半。利物浦本來是一個荒涼的小村莊,因為從事奴隸貿易,很快就發展成為英國的第二大商港。十八世紀末,這種奴隸貿易平均每年給英國帶來三十萬英鎊的收入。

(4)國內市場的形成較早並且發展較快,行會製度比較薄弱。

(5)交通運輸比較發達。公路、運河

(6)工場手工業的發展繁榮

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也與英國工場手工業的領先發展和繁榮密切相關。十七世紀末到十八世紀中期,英國的工場手工業得到蓬勃發展,表現在手工業場的規模進一步擴大,分工更加精細,數量也大大增加。當時,英國大約有五分之一的居民從事傳統的毛紡織業,這就造成了兩個後果:

·精細的分工成為手工工場向大機器工業過渡的重要條件。

·手工工場培養了從事各種專門勞動的熟練工人,為機器的發明和使用創造了技術提前。

(7)海外貿易的迅速增長。

海外市場的空前擴大,刺激了英國海外貿易和海運業的迅速發展。1600年到1750年,英國的出口額增加了63倍。1688到1750年,商船噸位增加了兩倍以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一朝錯 穿越玄幻,玩異能 曖昧拉扯禁忌 暑假兼職被抓,你給軍閥當軍師? 我有一詩可鎮山河 象執年光 我的校花女房客 開局女主死了?別急,馬上復活! 快穿:任務目標靠腦補自我攻略了 直播紙殼造軍火,警察叫我去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