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太醫院(1 / 2)

加入書籤

說到這耿健康,就不得不提到杜院使以及那赫赫有名的太醫院了。

太醫院在人們的普遍印象中,大多認為其就是一個為皇家服務的醫療機構。

但實際上,太醫院除了為皇帝皇子後妃以及宗室進行醫療服務之外,還有著對醫藥方麵的行政管理以及署理醫學教育的職能,除此之外,太醫院每年還會定期向軍隊和地方派遣醫官,以便對這些地方醫療的事業進行指導和監督。

因此這太醫院的實際權力還是很大的,隻不過太醫院的權力雖大,其官員的品軼卻並不高,太醫院的執掌被稱為院使,為正五品官員,這耿健康的師父杜無悔便是目前太醫院的院使。

院使往下為左右院判,均為正六品官員,一般來說這左院判要高於右院判,如果院使出缺的話,隻能由左院判遞補,右院判是沒有資格的,當然如果皇帝非要指派右院判當院使的話,那左院判便也隻能哭著接受了。

院判往下才是禦醫,禦醫一般在十到十五人之間,在雍正以前,禦醫一般為正八品,但雍正皇帝比較重視醫學,故而將禦醫提升到了正七品。

禦醫之下便是吏目,吏目負責太醫院內很多細致事務的管理工作,因其分工不同,有的吏目為八品官,有的吏目則為九品官,吏目往下則為醫士,醫士一般為四十人左右,醫士再往下便是醫生了。

其實在太醫院裡,這醫生說白了就是一種打雜的職位,什麼公文的繕寫,藥物的切片,炮製,甚至灑掃以及其他的雜事統統都歸醫生來辦,這些醫生其實更像是後代的實習生,醫生的人數是相對較多的,例如負責切片的醫生就有二三十人,其他方麵的人數也不少。

上述在太醫院裡麵供職的醫官在民間均被稱作太醫,但實際上,真正能給皇家和宗室去診病一般都是禦醫這個級別的大夫,因此禦醫在京城裡還是很受重視的,例如徐靈胎在給乾隆皇帝診病之時便

是被直接封為禦醫的。

至於那些醫士,他們隻能從事一些一般的醫療服務,例如太醫院派往養濟院和育嬰堂的大夫則大多數都是醫士,除此之外,太醫院派往外地及軍營中的大夫也多半是醫士,這些醫士受重視的程度就相對較低了,很多能力一般的醫士到了地方的話,反而會被當地的大夫所壓製,這些人最終能不能出頭,就完全看個人能力了。

至於今天前來養濟院的這位耿健康,由於他目前尚不滿四十歲,還達不到禦醫的標準,故而在太醫院裡僅僅做了一個正八品的吏目,不過,他這個吏目那可不是一般的吏目,且不說他是杜太醫的首席大弟子,更關鍵的是他還執掌著太醫院裡麵最重要的一個機構——生藥庫。

太醫院的生藥庫每年負責向全國各地采購道地藥材,由於是向皇家提供藥材,因此各地的藥材商可謂是趨之若鶩,他們想盡了一切辦法試圖讓自己的藥材和太醫院掛上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重生B站女裝UP主 曼姝辭 真祖大人跑去當吸血鬼獵人了 我在異界推翻血族 修煉了三十年,沒想到我無敵了? 全球浩劫:從合成喪屍開始無敵 在第四天災中幸存 鬥羅之符道通天 從人類毀滅之後開始 修真界大高手在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