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指點,解惑(1 / 2)

加入書籤

第180章 指點,解惑

隨著陸浩逐漸遠去,那佛法的聲音也逐漸隱去。

其實者金剛寺中蘊含的東西,遠比陸浩所致的多得多,大多數也都是因為些許原因,不為人知罷了。

一如這佛法中蘊含的恐怖佛理,都不是尋常人可以輕易揣度的。

「陸師傅,我可以問你幾個問題嗎?」

陸浩不斷前行間,身前也在這時出現了一個年齡稍高一些的沙彌,對著陸浩恭敬一拜後,開口問道。

陸浩點了點頭,露出溫和笑意:

「善。」

「我想知道,第八品的經文,應當如何解釋……」

那小沙彌的聲音有些膽怯,看起來,這一幕對他來說還是有不少壓力的,陸浩笑了笑,直接開口:

「第八品正文為:須菩提。於意雲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意思大概是:「須菩提,你再想想!倘若有人將三個大千世界的七寶用來布施,此人所獲的福德是否很多?」須菩提回答道:「相當多,世尊。」「原因何在?」「因為這種福德是有相布施,並不是自性的智慧福德。」「因此我說那人能獲得的福德多,但隻是一個相,而非福德性。如還有人能理解我說的《金剛經》,用心修持,甚至反復念誦四句偈語等,給他人說法,那麼他所獲得的福德就會超過布施七寶的人。」「這是什麼原因呢?」「須菩提,一切的佛,以及所有佛的至高無上、大徹大悟的智慧佛法,都是從我所講的經中產生出來的。須菩提,所謂佛法,也就是沒有佛法。」」

「陸師傅,那第九品呢?」

小沙彌繼續問道,陸浩簡單沉吟,繼續開口:

「第九品正文:須菩提。於意雲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洌須菩提。於意雲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雲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名阿那含。須菩提。於意雲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其意思相對於第八品來說難理解許多,這裡需要你注意。」

「在我看來,第九品的意思大概是:「須菩提,我再問你,初果須陀洹(須陀洹是佛法中最初的修行位階,為小乘初果。須陀洹梵語意譯即為入流,「入聖人之流」之意。)的聖人能認為自己已修得須陀洹果了嗎?」須菩提說:「不能的,世尊。」「為什麼?」「因為須陀洹這個果位叫入流,然而卻無所入,

他不被色、聲、香、味、觸、法所惑,這是一個須陀洹的名字,而沒有須陀洹的實體。」「須菩提,你再想想,二果斯陀含(斯陀含是佛法的位階、果位名稱,意為一還果,是第二階成果成效,因此也稱為二果。)可作這樣的念頭:我已得到斯陀含的果位嗎?」須菩提說:「不可以,世尊。」「為什麼?」「斯陀含具名為『一往來』,然而實無往來,因此這隻是斯陀含的名字。」「須菩提,你再想想,阿那含(阿那含既三果、不還果。意譯為不還。佛法小乘的四果之三﹐為斷盡欲界煩惱﹑不再還到欲界來受生的聖者名。)能有這樣的念頭:我已獲得阿那含的正果而達到無來的境界嗎?」須菩提答道:「不能,世尊。」「為什麼?」「阿那含雖然名為不來,說是不需輪回,而實際上佛法無來無不來,因此阿那含隻是有個無來的空名。」「須菩提,我再問你,阿羅漢(為小乘佛法修證的最高果位。也叫「羅漢」。)能認為自己已經修行到達不再生死輪回這種境界嗎?」須菩提說:「不能這樣認為,世尊。」「為什麼呢?」「實際上根本沒有什麼法是永恆不變的,因此阿羅漢也隻是個名稱。世尊,阿羅漢認為自己已修成了阿羅漢道,那他就有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世尊,您曾說我已達到沒有勝負心、鬥爭心的境界,這是人的最高境界,是超出欲界最高境界的阿羅漢。世尊,我倘若有這種心念:「我已修到了無爭的阿羅漢境界。」您就不會說我已是達到一切無爭境界的人了,因為我實際上什麼也沒修,隻是得了個須菩提,是無爭之人的名義而已。」」

解釋完,陸浩目中也透出些許思索,目中深處些許沉吟閃爍間,整個人也在露出笑意:

「其實金剛佛法並不難以理解,難就難在對每一品名字的理解,這是你需要學習的。」

「一如第八品的「依法出生分」和第九品的「一相無相分」,都有不同的寓意。」

「那,第十品的莊嚴淨土分,師兄可有何寓意?」

小沙彌有些費解的撓了撓頭,陸浩笑了笑:

「第十品,莊嚴淨土分,需要你對於前九品達到某種層次的理解才可以,就放若修行,佛法修心。」

「這一切光是我講,你並非通達,而是需要你夾雜自己的理解才行。」

陸浩笑了笑,那小沙彌撓了撓頭,感覺上似乎仍然有些費解,陸浩無奈搖了搖頭,解釋道:

「著第十品正文:佛告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須菩提。於意雲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雲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其意思是在說,佛對須菩提說:「你想想,我當初在然燈佛那裡,佛法上有所修得了沒有?」「沒有,您在然燈佛處並未修得什麼佛法。」「須菩提,我再問你,菩薩用其功德來莊嚴佛土嗎?」「沒有,世尊。」「為什麼呢?」「說是莊嚴佛土,就是不莊嚴,是叫做莊嚴。」「因此,須菩提,各位菩薩摩訶薩,應該像這樣修得清淨心,不應當固持聲、色、香、味、觸、法而生成心念。應該無所執著而生成空靈潔淨的心念。須菩提,比方說有個人,身體像須彌山那樣高大,你想想,這身體高大不高大?」須菩提答道:「很大,世尊。」「為什麼這樣說呢?」「佛說的非身就是法身,沒有邊際,那才是大身。」」

說完,陸浩拍了拍那個小沙彌的肩膀,笑道:

「這涉及到法身的層次,需要你常年累月的參考才行。」

「謝謝師兄解惑!」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重生之最強財務 仙府大劍尊 西遊:方寸山廚神,猴子來拜師 秦時之輕世肆誌 我的應用商店 我在凡人搓爐石 藍色戀曲 我,手藝人,被東瀛舉國挑戰 全球競技場:勝者為王 這個廣告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