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暫別遼陽 直抵沈陽(1 / 2)

加入書籤

敢於抗爭的幾乎都被殺光了,大明收復遼陽的希望也越來越渺茫,即便是寧遠這樣的大捷,也緊緊隻能在這些隻想活下去的漢農心中,泛起一絲淡淡的漣漪。

再見了,沈陽,希望再來之日,便是大明全力反攻遼東之時。

尤其,是臉上那灘像是鼻涕乾了之後的糊狀物,實在是令他感到很惡心。

「這就是那家夥的鼻涕啊!惡心死本王啦!」

北出遼陽渡過太子河,繼續北上,再渡渾河,便是沈陽了。

雖然隻有兩天的接觸,還多半是在醉眼朦朧的狀態之下,可黃重真這行來自寧遠的大明使者,還是給遼陽城的後金貴族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據他們觀察,這行來自於遼東關寧的大明軍人,雖然成軍也就一兩年的時間。

「劍眉星目,笑容憨厚,眼神清澈,麵色帶點兒忠勇的黑,酒量很好,會治醉酒,還會治病,本王的隱疾……咳咳……總之多好的少年啊,可惜,可惜。」

於是,經年之後,當黃重真為救大明信王朱由檢,從而命喪大火的消息。

但,比之以往的明軍,確實有所不同。

尤其是那個國字臉型的少年,虎頭虎腦,猿猴的手臂,老鷹的手爪,初看像個愣子,卻往往有著出人意料的不凡之處,展現出來。

對此,重真卻隻是笑笑,道了聲「意料之中」,便提醒夥伴們綁好火藥包,直至回到大明境內,都不要解下來,便率隊退出遼陽,往沈陽進發。

從大明甚囂塵上傳至後金時,濟爾哈朗振腕嘆息之餘,仍對這兩天逢場作戲一般,卻又入戲頗深的接觸,念念不忘。

尤其,他們最是清楚在山丘遍地的關寧地區,那些隸屬於關寧軍的青年老漢老婦們,是怎樣攜帶著他們的童孫,在山地之間艱難屯田的。

因此,看到如此多的良田竟就這樣白白地荒廢著,哪有不無限心疼的道理。

因此,從遼陽通往沈陽的路程,實際上就是在遼沈平原上,欣賞沿途風景的過程,但想象當中阡陌交通的莊稼生長盛況,以及秋收的盛況,並沒有多少。

也就剛出遼陽那會兒,在太子河畔看到了不少正在收獲的農奴。

然而,在他們滄桑的臉上,看不見絲毫豐收的喜悅,因為他們是被奴役著的。

大多數的上好的肥田都是荒廢著的,白白便宜了荒蕪的荒草。

華夏的少年們自懂事那天起,便對田地有著極深的情感。

這是融於骨血當中的,天生便自娘胎裡攜帶而來,隻是要到懂事之後,才逐漸開始決心。

「真是暴殄天物!狗日的女真人既然不會種地,占那麼大的一片地兒做什麼?真是占著茅坑不拉屎,還不如還給我們漢家子呢!」

便連大少爺出身的吳三桂,都對此唾罵不已。

黃重真趁機對他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道:「華夏民族是勤勞的民族,走到各地都沒有荒蕪的田地。尤其是在北方,沒有半畝拋荒的田,農民們都把土地莊稼伺候得很好。

但前提就是,那些當官的還有我們這些當兵的,要把這些田地守護好。白山黑水間的肥沃土壤,是我們自己弄丟的,怨不得人,女真人也不會無端端的將之還給我們。但是,我們可以選擇自己搶回來。」

這番話,黃重真其實說得很隨意。

可吳三桂卻聽得很認真,難得地聽進去了,倒讓前者頗感意外,也很是欣慰。

八月的遼東,秋意越發濃了,便連這些荒草也逐漸成了一望無際的金黃,倒也別有一番狂野的風景。

這樣的情景,倒是在高科技極度發達的22世紀,絕難瞧見。

荒地還成了許多小動物的家園,經常有小家夥們竄出來,或立刻就被驚了回來,或站在小路中間,與一群少年傻乎乎地麵對麵。

偶爾遇到一些規模龐大的動物群,倒像是兩軍對峙一般。

秋陽甚好,秋高氣爽,層林盡染,疊翠流金。

這段發生於諜戰後金之旅的趕路時光,倒成了黃重真來到關寧之後,堪稱最優先的一段旅途了,也終於將他兩世的孤獨創傷,逐漸地撫平了。

當又一日的夕陽快要西下的時候,再渡渾河之後又往北走了一段路程的少年們,終於在被夕陽拉得老長的身影當中,抬頭看到了沈陽隱約的輪廓。

都司祖大樂抹了一把亂糟糟的大胡子,戟指前方,喝道:「快看,那便是建奴的所謂盛京——沈陽了,我們的目的地,到了。」

一眾少年盡皆聚目遠眺,隻見沈陽雖在夕陽的照樣之下金光閃閃,卻並沒有生機勃勃之感,反而隱隱透出了一股劍拔弩張的沉悶之氣。

「走吧,趕在天黑之前,先入城再說。」黃重真出聲製止了小家夥們興奮而又擔憂的七嘴八舌,與祖大樂周吉大牛等人並著肩,率先往沈陽行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逆流後浪時代 蒔空學院 玩家征服指南 奇哉怪也 楚佳的修煉歷程 我的武功自創了聊天群! 我的皇位不太穩 我們倆的小故事 從發糖開始拯救艾澤拉斯 我能竊取他人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