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節 爾虞我詐(2 / 2)

加入書籤

等到他們控盤之後,可就不會這麼好說話了!

此乃荷蘭人的狡猾之處,他們到達每一個新地方時,先不急於使用武力,而是觀察環境,做好立足點。

例如他們到達台灣,甚至用十五匹布向當地土著買下土地去建城(因為他們兵力不足的原因,要是充足,那就另外一副嘴臉了)。

按照西方學者杜丁裡斯的說法:「荷蘭人屢次要求與這個臨近種族(台灣百姓)和睦相處,並為他防衛一切敵人而使他能安樂的生活。

表麵看來,這句話有一部分不是胡扯,荷蘭人統治台灣,確實有很多「和諧」的時候,對高山族的部落,很貫徹西方人今天還說的「民族自決原則」。尊重各高山族部落的長老選舉,給予部落自治權,還親切關懷各部落長老的生產生活,經常親切的噓寒問暖,每年到贈送各種慰問品。

還很關心台灣兒童的生活狀況,尤其是教育問題,很懂「再窮不能窮教育。」首創性的在台灣各地設立學校,等到顏常武攻下荷蘭人的地盤時,發現建有荷蘭學校有五座。荷蘭人在台灣島上推行「義務教育」,統治區內家家戶戶的台灣小孩,不但上學免費,學習好的孩子,政府還贈送衣服等禮品獎勵。

更狠抓治安工作,什麼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海盜,倭寇,誰來了就揍誰,很仗義。

醫療工作也搞的好,建立起醫院,還派醫生深入到田間地頭甚至深山老林,為看病不方便的百姓排憂解難,施藥診治。

一切,都是為了培養親荷派,實施長治久安。

但當他們站穩了腳跟之後,馬上變了臉色,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既然控製了顏常武,他又答應合作,荷蘭人不為已甚,將他軟禁起來,還同意了由二個小廝去服侍他。

他們所在的地方是顏常武以前所居的地方(就是他初臨寶地的住所,因是老屋,不能賣掉,隻能空置,但有保養),不是他的新居,要是新居給荷蘭人踐踏,那就虧大了。

張伯忙裡忙外的,給荷蘭人送去酒食,以作勞軍。

荷蘭人大喜,說老管家真會作人哪!

老管家豈止會作人,還不辭辛苦,親自帶隊開了商船,帶了熟菜去海上慰勞那兩條船上的荷蘭人。

熟菜的菜式,已經登陸的荷蘭人有所領教,但有一道現做的菜式,吃到的荷蘭人大為動容,直叫好吃。

蚵仔煎!

所謂蚵仔就是生蠔,蚵仔煎還是顏常武弄出來的新品,主要是配合了地瓜粉。

台灣的地瓜(蕃薯)已然收獲上市,顏常武教大家曬乾地瓜打粉,加水調和,濃稠適當的番薯粉醬淋在煎板上,再撒上清洗好了的蚵仔,打上一個蛋,與韭菜、豆芽、茼萵菜同煎,再配上醬料,灑入胡椒粉,趁熱品嘗,口味甜中帶鹹,鹹中帶辣,令人垂涎。

蚵仔煎是後世寶島出了名,但這時期還是首創。

前麵陳衷紀不是說過「蕃薯是用來餵豬的,但凡有能吃米的人就不會吃蕃薯。」

但這種風味吃法就不同了,很受大家的歡迎。(蚵仔是野生的,隻要肯去海邊找,還是能夠找得到)

大家覺得這老家夥還真的是不錯,弄來的東西這麼好吃!

又接到岸上荷蘭人的通知,說進展順利,他們控製了場麵,當地人開始收割莊稼,可以將同行的六條商船靠岸以接收獲。

於是六條商船靠岸,馬上得到了熱情的款待,這趟就來對了,荷蘭人喜出望外,而那個老家夥則在心中咆哮道:「吃我的喝我的,我要你們連本帶利息統統來償還!」

一連三天,荷蘭人就象過節一般,天天大魚大肉加燒酒、葡萄酒!

收割上來的莊稼充棟盈車,收成是如此之多,以致他們派了一條快船去通知奧倫治城派多些商船前來接收糧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我有一群諸天網紅 命運之聖劍 苟在忍者世界 召喚夢魘 娛樂圈之爛片之王 向上的階梯 民國之威震關東 山海的傳說 是領主大人 海賊之厄運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