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6節 在遠方為法國的擔心(1 / 2)

加入書籤

卡爾森年輕有為,他出身瑞典王國大貴族家庭,近水樓台先得月,先去到南京,當了瑞典王國駐新明大使館武官,因舉報一些中國不法商人偽造琥珀、銀器有功,得東南王賞識,就過檔到南華帝國當了瑞典王國派駐南華帝國特命全權大使。

很年輕的時候,他去過法蘭西,對法蘭西深有好感。

貴族家庭的教育很周到,他們會讓子弟周遊列國,以增長見識,擴展人脈。

卡爾森發現歐洲各國中,以法蘭西王國頂好。

法國祖上闊過,其歷史可追溯到公元800年的查理曼大帝,即撲克牌中的紅桃K,在公元800年的聖誕節,羅馬教宗將一頂古羅馬皇帝的王冠,戴在了查理的頭上,同時宣布他為「奧古斯都,羅馬人的皇帝!」

查理曼大帝的法蘭克帝國,在他一係列的東征西戰之下,使得歐洲再一次出現了一個龐大的帝國,他的疆域麵積,甚至可以跟羅馬帝國相媲美。

之後法蘭克帝國一分為三,西法蘭克歸屬禿頭查理,東法蘭克歸屬日耳曼人路易,中法蘭克歸屬洛爾泰,逐漸奠定了法國、德國和意大利三個國家的疆域基礎。而禿頭查理所分得的西法蘭克王國,不久後被改稱為法蘭西王國。

德國和意大利後來一直呈碎片化,不成氣候,目前還是如此,而法蘭西王國最早統一,經過英法百年大戰的考驗,讓法蘭西王國真正成熟了。

法國是個歐洲大國,其歷史悠久,文化沉澱豐厚,集歐洲浪漫時尚之大成,引領全歐洲的時髦風氣,讓歐洲各國人到達巴黎後,就會認同巴黎是全歐洲的時尚之都。

歌劇、芭蕾舞、油畫、詩歌、音樂、服裝、葡萄酒、建築物等等都是法蘭西的名片,嗯,還有美食、宮廷舞會、沙龍!

特別提到沙龍,從17世紀開始,巴黎的名人(多半是名媛貴婦,比如國王路易十四的第一情婦蒙姐所辦的沙龍就讓男人們趨之若鶩)辦起了沙龍,她們常把客廳變成著名的社交場所,在那圖書不普及,各種宣傳工具也不發達的年代,具有很大的影響,是一個展現自己擴大影響的極好舞台。

沙龍的進出者有每位戲劇家、小說家、詩人、音樂家、畫家、評論家、哲學家和政治家等,其中一些文人學士往往在沙龍裡朗誦自己的新作。他們誌趣相投,聚會一堂,一邊呷著飲料,欣賞典雅的音樂,一邊就共同感興趣的各種問題抱膝長談,無拘無束地在沙龍裡傳播信息,製造輿論,從高談闊論中吸取富於智慧的語言,洞察人們的良知。

也就是說「談笑有高明,往來無白丁!」

正宗的「沙龍」有如下特點:

1、定期舉行;

2、地點多是富麗堂皇或典雅精致的場所;

3、時間為晚上,因為燈光常能造出一種朦朧的、浪漫主義的美感,激起與會者的情趣、談鋒和靈感;

4、人數不多,是個小圈子,通常都是名流;

5、自願結合,三三兩兩,話題很廣泛,很雅致,自由談論,各抒己見;

5、一般都有一位美麗的沙龍女主人(這是關鍵點。隻要女人夠漂亮,地方簡陋點沒關係)。

看看,這個就是時髦!

法國的時髦引領全歐洲,無一國可比。

相比之下,卡爾森去過英國倫敦,覺得那裡簡直是文化荒漠,那年頭的倫敦甚是無味,全是海盜、漁民和商人,還沒建立起日不落帝國,沒錢,沒人(整個國家才一千多萬人,倫敦郊外就是荒野,你若晚上出去時得小心褲頭都保不住),沒文化,沒品!

荷蘭是個商人國家,一頭鑽進了錢眼裡;西班牙有錢,但宗教氣氛太濃厚,嚴重禁錮人民的思想,貴族們盡是男盜女昌;意呆利有點時髦,卻陷於膚淺;維也納雖然是音樂之都,可惜其它方麵真不咋咋地,且那裡的音樂也太過於正統,聖樂飄飄讓人聽了隻想出家當和尚,嗯,西方神的神父就是中國佛教的和尚。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我有一群諸天網紅 命運之聖劍 苟在忍者世界 召喚夢魘 娛樂圈之爛片之王 向上的階梯 民國之威震關東 山海的傳說 是領主大人 海賊之厄運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