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女皇男寵(1 / 2)

加入書籤

屋中燭火「劈啪」響了一聲,太平公主坐在武承嗣腿上,武承嗣雙手輕輕放在她肚子上。

兩人都在靜靜等待著。

便在這時,知禮急忙進入屋子,說道:「公主……王爺……神、神皇陛下來了!」

太平公主笑罵道:「知禮,你又不是沒見過母後,這麼驚慌做什麼?」

與武承嗣牽著手來到門口,沒過多久,便瞧見一群人簇擁著武媚走了過來。

四年過去,歲月仿佛沒能在她身上留下半點痕跡,還是武承嗣記憶中的模樣。

金黃色的龍袍披在她身上,讓她比以前更具威嚴,臉上的輪廓也比以前更加冷漠,狹長的鳳目在眼角向上翹起一絲弧度,讓人不敢逼視。

走近後,她目光分別在武承嗣和太平公主身上凝視了一會,眼中這才露出一絲笑意。

「朕若是不來找你們,你們是不是打算一輩子待在長安,不再見朕了?」

太平公主嘻嘻一笑,上前挽住她手,嬌聲道:「哪有嘛,本來人家都和二表兄商量好了,等孩子一出生,就帶著去長安見您。」

武媚斜睨了她一眼,道:「說的好聽,怕不是哄朕開心的吧!」

說完又瞪了武承嗣一眼。

武承嗣上前扶住她另一隻胳膊,微笑道:「姑母,太平說的是真的,我們打算今年去洛陽陪您一起過年!」

武媚許久未體會到這種與親人相處的滋味,心中極為暢快,覺得這次來長安的決定對極了,嘴裡卻哼道:「你們這麼扶著朕做什麼?就像朕已經老了一樣。」

太平公主笑道:「母後,您這麼年輕,半點不顯老!」轉頭向武承嗣道:「二表兄,你說我和母後站在一起,像不像一對姐妹?」

這時,桓秀小心翼翼的提醒道:「公主殿下,您的稱呼得變一下了。」

太平公主一愣,還未說話,武媚已經冷聲道:「你們都退下,別打擾我們說話!」

桓秀哪敢再多說一句,急急忙忙帶著人告退了,太平公主也命下人們退下。

三人進了屋子,武媚打量了一圈,見屋內已多了許多嬰兒用的東西,臉上露出慈和的笑容。

「承嗣,太平,你們給孩子取名了沒?」

武承嗣道:「還沒呢,打算生下來後,確認男女後再取名。」

太平公主小嘴一撅,道:「二表兄,芷盈姐姐都說了,九成是個男孩,你怎麼總疑心是個女孩?」

武承嗣有些無奈,道:「我哪有疑心,隻是覺得沒必要這麼直接下定論。」

太平公主哼了一聲,道:「既然你不肯取名,就讓母、母皇取名好了。」

搖了搖武媚手臂,撒嬌道:「母皇,你給孩子取個好名字吧!」

武承嗣聽她的新稱呼,差點笑出聲,武媚倒不在意,很有興致的點頭道:「也好,那朕就取一個。」

思忖了一會,目光一亮,道:「就叫武宗謙,如何?」

武承嗣和太平公主齊聲贊好。

三人敘了一會家常後,武媚讓武承嗣陪著她到後花園逛逛。

十月深秋,園中一片金黃,武媚興致很高,在園中逛了一個時辰,直到日落黃昏,才停在一座水閣駐足。

她命桓秀把守在四周,不準任何人靠近,靠在欄杆上,目光放在清澈的湖麵上,許久沒有說話。

武承嗣默默站在她旁邊,一時間有種奇妙的感覺,令他不願打破現在的寧靜。

良久後,武媚悠悠道:「承嗣,在洛陽的時候,朕常常一個人坐在龍椅上,靜靜想著問題,想著想著,朕慢慢想通了很多事情。」

武承嗣沒有插嘴,靜等著她後麵的話。

武媚轉頭看了武承嗣一眼,輕輕道:

「你曾答應幫助朕登上皇位,朕仔細想過了,你踐行了諾言,確實一心一意在幫助朕。若是沒有你幫武氏正名,阻力將大上許多,朕也絕不可能這麼早就走到這一步。」

她忽然露出一絲微笑,道:「朕身邊的人都很疑惑,朕為何一直對你那麼放心,你知道原因嗎?」

武承嗣搖了搖頭。

武媚緩緩道:「除先皇之外,隻有你一人,是全心全意為朕著想,從未做過對朕不利的事。」

說完她又補充了一句:「上官婉兒的事朕也想清楚了,你從沛王手中救了朕,朕不該因為一個上官婉兒就與你吵起來。」

她一生極少認錯,說這話時將頭轉向一邊,不讓武承嗣看到她的表情。

武承嗣心中一暖,道:「您嚴重了,侄兒當時也太沖動了,對您說話的語氣不好。」

武媚笑道:「好啦,咱們互相說這些話就沒意思了。」

頓了一會,她表情逐漸嚴肅,慢慢道:「承嗣,朕打算走出那最後一步了,你會支持朕吧!」

武承嗣拱手道:「那是當然,侄兒會一直支持您。」

武媚點了點下巴,渾身似乎鬆弛了一下,又問:「承嗣,你要做太子嗎?」

武承嗣搖了搖頭。

武媚一笑,道:「朕猜到了,唉,雖然朕想讓你做太子,但也知道你隻對打仗和斷案有興趣。罷了,隻要你支持朕就行,其他的朕就不強求了。」

武承嗣暗暗感慨,武媚畢竟不是常人,這回連李勣也猜錯了。

他與武媚相處多年,相信她這些話都是真話。但人是會變的,事關全家安危,他還是打算按照李勣留下的計策,推動兒子坐上太子之位。

正琢磨著怎麼開口,武媚又道:「承嗣,你覺得誰做太子比較合適?」

武承嗣心念電轉,武媚此刻如此好說話,他也沒必要再兜圈子,直言道:「姑母,您覺得宗謙怎麼樣?」

武媚一愣,旋即吃驚道:「你是說太平肚裡的孩子?」

武承嗣點了點頭。

武媚凝思不語,目光不住閃動,過了好一會,她露出一絲微笑,道:「承嗣,虧你想的出來,這孩子有一半李氏血統,那些大臣們就不會那麼抗拒了。」

武承嗣見她如此說,心中大喜,知道這事穩了。

武媚忽一皺眉,道:「倘若是個女孩怎麼辦?」

武承嗣扌莫了扌莫鼻子,沒有說話,武媚斜眼橫了他一眼,哼道:「既然這主意是你提出的,你就多辛苦辛苦,一定要給朕抱來一名外甥!」

兩日後,太平公主誕下一子。

武媚立刻返回洛陽,接受四海請願,改國號為周,登基為皇帝,立武承嗣之子武宗謙為太子,李顯則被廢為廬陵王。

劉齊賢、狄仁傑、張柬之等大臣都覺得這好過武三思當太子,仔細一想,甚至比武承嗣當太子更合適,遂都不再反對。

公元683年,左驍衛將軍郭元振和兵部尚書張柬之一起上奏,說吐蕃分裂嚴重,提議行離間之計,促使贊普殺死論欽陵。

武媚與武承嗣商議後,同意了此計。

張柬之立刻派人去吐蕃,散播謠言,說論欽陵與大唐暗中密謀,想在吐穀渾舊地立國。

贊普立刻調查,結果真查出一封唐朝寫給論欽陵的信,信中同意他立國,但要每年向大唐朝貢。

贊普大怒,趁論欽陵去西部視察軍情,和手下大臣以狩獵的名義,來到他的駐地阿秦地區,殺死論欽陵親信兩千多人。

論欽陵回到駐地後憤怒不已,便要興兵討伐贊普。

但吐蕃是宗教之國,贊普是宗教首腦,他手下士兵更忠於贊普,不願與贊普為敵。

論欽陵兵潰,自殺身亡。

武承嗣立刻點齊十萬大軍,和薛仁貴分兩路進攻吐蕃,士兵們早已經過高原訓練,再憑借火炮攻堅之利,隻用了兩年時間便攻下了吐蕃首都。

公元686年,吐蕃被周圍幾國群起而攻,一代強大的吐蕃王朝自此走向滅亡。

……

大雨下的很急,路麵盡是淤泥,一輛土黃色的馬車緩緩行事在路麵上。

趕車的是名十五歲左右的少年人,長的眉清目秀,穿著身書童的打扮。

他年紀不大,馬車卻趕的極好,左手一拉、右手一擺,就能控製馬兒避過泥坑。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玄門不正宗 精靈之海盜法典 我要與超人約架 我在遠東調查克蘇魯的那些年 罪惡戰境 皇後她是美人魚 獸語天齊 芳時 任先生的欠揍小狐狸 獻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