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真.桃花石帝國發布」發布(1 / 2)

加入書籤

冰封帝國結束了,一直沒有寫後記,這裡乾脆與本書一並奉上。

一個穿越者,當他擁有了整個漠北、漠南時,以穿越者的無恥,歷史的進程基本明朗了,再寫下去也是無聊,筆者不像有些作者,能在一個小根據地窩著連續寫上幾百萬字尚未統一中國,筆者寫東西時也是有心境的,強迫自己寫違心的東西,假如成績理想自然無不可,但在成績不佳的前提下還那樣做那簡直是與自己的人生作對。

就算沒錢收,也不要意難平,筆者很執拗,牢牢守著這一點。

筆者接觸穿越小說時間並不長,最多五年,記得還是在看一本介紹張居正的傳記小說後覺得心意難平,想弄清楚張居正死後大明朝的事情,結果這一搜絕大部分結果都是穿越小說。

於是,便一發不可收拾。

看多了,就有些膨脹了,便也想試試身手,結果……自然可想而知。

回到正題,也就是本書的主旨。

對於大唐,絕大多數人都是懷揣著景仰的心情看待的,因為,這畢竟是中華王朝歷史上第二個以儒家文明為核心的強盛王朝,但對於筆者來說,太宗、高宗在位時大唐確實算得上,但武周王朝來臨後這一切都改變了。

武則天作為一個女人,堂而皇之登上了皇位,內心不用說是忐忑不安的,加上她的見識,這格局自然大不起來。

於是,從她的角度,放眼望去,沒有一個人不可疑,實際上,就算是一個男人,若是得位不正,還資質平庸的話,就像我等絕大多數,坐在那個位置上,也幾乎是如此。

於是,她開創了殘酷的特務政治時代,讓大唐初期的開放自信從此以後盪然無存,從那以後,請不要說大唐了,唐國勉強算得上,就算開元盛世也是如此。

安史之亂後,帶著互不信任基因的李亨祖孫三代不相信任何人,隻信任宦官,於是便開創了第二次宦官時代(柏楊語),與漢代、明代的宦官時代不同,中後唐的宦官還能殺害、更換皇帝,自然是最濃厚的宦官時代。

這也不能完全怪那些宦官,從李亨向回鶻借兵開始,祖孫三代先後四次向回鶻汗國、吐蕃帝國借兵,條件是讓他們可以在長安、洛陽「大掠」幾日,他們自然樂意,等唐國皇帝回來時,留給他們的隻是一座彌漫著血腥味的空城。

為了不讓臣民得到消息提前逃跑,皇帝們嚴密封鎖著消息。

於是,一幕淒慘的景象出現了。

闔城百姓翹首以盼的「王師」確實來了,不過「王師」帶給他們的隻是魔魘……

從這個角度,唐國連弱宋也比不上,人家弱宋還能給遼國、西夏輸送歲幣保一方平安,中後期的唐國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遑論「天子守國門」的明朝了。

但唐朝有一點遠比宋朝、明朝強得多,那就是武人的地位遠比這兩個朝代強,武人能參加武舉,地位與文舉一樣,從事軍職也能出將入相,在唐代,無論在哪個階段,刺史、縣令由武人擔任的大有人在,這一點若是放在宋代、明代是不可想象的。

在安史之亂之後,整個唐帝國實際上陷入了春秋戰國時代,還是一個帶著濃厚宦官烙印的春秋戰國時代,唐天子實際上就是周天子一般可憐的存在,但無論在何時,都能湧現一批傑出的將領。

作為穿越者,此時若是想利用安史之亂渾水扌莫魚估計很難做到。

以郭子儀、李光弼為代表的一大批傑出的將領在等著他們,想要在唐代戰勝這些人難度可想而知。

有唐一代,傑出將領層出不窮,漢將、胡將都是如此,別的不說,單說安史之亂前後,在安西,高仙芝、封常清輝耀天山南北,高仙芝甚至被大食人、吐蕃人稱為「山地之王」,這樣的稱呼都被記入了阿拉伯人、吐蕃人的史籍。

吐蕃方麵,王忠嗣、哥舒翰也交相輝映。

安史之亂裡,郭子儀、李光弼、仆固懷恩一時瑜亮。

在這裡筆者要說的是李光弼,他是契丹人,與本書主人公有一定勾連,在筆者看來,他的能力還在郭子儀之上,至少他打的敗仗比郭子儀少,因為他治軍甚嚴,而郭子儀卻以治軍寬縱著稱,戰場上,偶發的事件層出不窮,一個軍紀嚴明的部隊打敗仗的機會自然少一些。

而李光弼,他是漢化的契丹人。

天寶年間,確實是世界上風起雲湧的年代,在歐洲唯一的帝國君士坦丁帝國、阿拉伯帝國都麵臨著改朝換代,前者雖然在歷史上還是東羅馬帝國,不過世係完全變了,而阿拉伯帝國快從白衣大食變成黑衣大食了。

此時的契丹自然還十分弱小,在塞外有三部,契丹、霫、奚,核心部落都來自烏恆→宇文鮮卑,從契丹人叛亂能打敗名將王孝傑十餘萬大軍來看,估計丁口也不會少,但肯定與兩百年後少許多,因為此時「耶律」尚未成為迭剌部的姓氏,耶律阿保機的祖先,打破了大賀氏、遙輦氏一直稱霸諸部的傳統,雖然沒有稱可汗,但長期擔任部落裡最重要的職位「夷離堇」的涅裡(以後會演化成耶律,成為迭剌部貴族的姓氏)已經嶄露頭角了。

契丹,在隋朝時就已經有一大批人遷居到幽州境內了,這些人到了此時已經被稱為「熟契丹」了,李光弼就是其中之一,他的漢文水平不會比郭子儀差,還有一點,當初李亨向回鶻汗國借兵時,是得到郭子儀的同意的。

可見當時的貴族階層對普通百姓的死活那是絲毫沒有放在心上的。

對於他們,筆者隻有深深的鄙夷。

在此時,黑衣大食興起後,漸漸拋棄了以往任由境內的基督教、景教、襖教、摩尼教泛濫的情形,轉而對他們采取了重稅,並由於阿拉伯人實在太少,他們大量使用波斯人、突厥人,特別是後者來當兵,突厥係天方教才是天方教最興盛的時代,鑒於這些原因,黑衣大食手裡的軍力就比以前的白衣大食充足得多。

但就算如此,高仙芝在怛邏斯失敗後對大唐的影響還是微乎其微的,因為唐軍在名將薛仁貴、王孝傑的率領下,先後在青海、遼東損兵折將十餘萬,但沒過多久國家就緩過來了,何況怛羅斯之戰的區區兩萬人?

還有,筆者剛才在提到回鶻時,將其稱為汗國,但稱呼吐蕃卻是帝國,因為他們確實當得起,他們有自己的文字,文成公主入藏時帶去了大量的書籍和技工,讓吐蕃人學會了精煉鋼鐵和造紙,特別是後者,對吐蕃人的影響是極為深遠的,就像怛羅斯之戰後,被俘唐軍的造紙術對西亞、歐洲的深遠影響一樣。

這裡讀者要問了,為何被俘的唐軍還會造紙術?

這裡就要說到此時還存在的府兵製了,每一個府兵既要自備馬匹、輕武器、輕甲、糧食,還要攜帶木匠、石匠、鐵匠(少數)的器具,每一個府兵就是一個復合型人才,他既能種地,以後能打仗,還能安營紮寨(木匠),舂米(攜帶相應器具,石匠),修理兵器(鐵匠),在農閒時的操練從來沒有少過,簡直是一個個行走的「文明」,其中自然不乏本就是身懷某種特殊技藝的人才。

就是因為文成公主,吐蕃人一下強大起來,黑衣大食、歐洲也漸漸有了「復興」的苗頭,因為此時有紙了,有紙了文明才得以傳承,否則全靠「敘事詩」以及口口相傳,文明再高也高不到哪裡去。

(此處鄙視一下以「荷馬史詩」為核心載體的希臘「文明」)

怛羅斯之戰後,撒馬爾罕、巴格達便先後出現了造紙作坊,這便是明證。

有了紙張,就有了書籍,有了書籍,文明才有了傳承、發揚的可能。

中華,乃文明之源,信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大秦從贅婿開始 諸天鎮魔司 都市最豪女婿 仙子必須敗 女總裁的全能兵王 至尊兵王 都市超級女婿 師父住口 武館之召喚群雄 奪天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