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疏廣和疏受(2 / 2)

加入書籤

蘇玥看著評論區扯,說:「好啦,下麵我們來看看一對叔侄。他們就是疏廣和疏受!」

疏廣(前45年),字仲翁。

祖籍西漢東海蘭陵(今SD省ZZ市嶧城區)人。

其曾祖遷於泰山郡鉅平(今寧陽縣西部)。西漢名臣。

疏廣少時好學,習慣用讀、記、背、研的學習方法鞏固知識,拓寬知識麵,精於研究《論語》、《春秋》。

樂於創辦私學,治學嚴謹,注重學生的德學兼優。本始元年(前73年)初,宣帝征其為博士郎、太中大夫。

漢宣帝地節三年(前67年),選為太子太傅,其兄子疏受為少傅。

太子外祖父許伯欲以其弟許舜監護太子家,遭到疏廣反對。疏廣認為太子必以天下英俊為師友,不宜獨親外戚家。

疏廣授太子《論語》《孝經》等,五年後乞骸骨歸老故鄉。

歸鄉後以所賜黃金款待族人賓客,認為「賢而多財,則捐其誌」。

遂盡其金,僅留舊田廬,讓子孫勤勉自足。

卒以壽終。疏廣著有《疏氏春秋》。

疏受,疏廣的侄子。

年幼時被郡吏舉薦為賢良,征兆入朝任太子的家令,主管太子家事。

疏受為人恭謹,恪守封建禮法,機敏而且善於應對。

有一次,宣帝在太子宮,疏受參與迎接拜謁。

在酒宴上,他舉杯祝壽,舉止嫻雅,言語、禮貌都很得體,皇帝對他頗有好感,不久,便以他為太子少傅。

當時,太子的外祖父、平恩侯許廣漢認為太子才9歲,年齡太輕,建議宣帝任命自己的弟弟中郎將許舜監護太子家。

宣帝征求疏廣的意見。

疏廣說:「太子是國儲副君,他的師、友必須是天下的英俊之士,不應當單單和外家許氏親近。

況且太子自有太傅、少傅,家屬已備,如果再使許舜監護太子家,是向天下人宣示太子淺陋,而不是宣揚太子的德行。」

宣帝將他的見解告訴了丞相魏相。魏相說:「此非我等所能及。」

由此,疏廣更受器重,曾數次受到宣帝的賞賜。

疏廣、疏受盡心盡意輔佐太子。

太子朝見皇帝時,太傅在前,少傅在後,朝臣感到他們很榮耀。

散盡黃金

疏廣、疏受二人稱病要求辭官,宣帝批準他們的請求,賜給了黃金20斤,太子又贈給50斤。

離京之日,公卿大夫和親戚朋友,在京城東郭門外設宴為他們餞行,送行的車子有數百輛。

路上觀看的群眾都贊嘆說:「賢哉二大夫!」有的還掉下眼淚。

疏廣、疏受回到家鄉後,日日令家人設酒席,宴請族人和故舊賓客。

就這樣日復一日,過了一年多,70斤黃金即將耗盡,一位老人接受疏廣子孫的委托,勸疏廣為子孫再添置一些田宅。

後來,疏廣、疏受叔侄倆散盡黃金,隻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避免子孫後代因家財犯錯,為富不仁,而招致人們的怨恨。

乾隆禦筆手書的詩文對此表示肯定,「賢損誌愚益其過,不惟高見實良言。」

人們將疏廣、疏受置酒捐金的地方稱之為「散金台」、「散金城」,並為之立廟祭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真千金帶係統擺爛,全家繃不住了 抱錯?假千金靠玄學帶全家爆紅了 前世慘死!重生嫁傻王奪你江山 快穿之受氣包不奉陪了 殺死惡魔 被讀心後,我成了反派全家的團寵 玄幻反派:開局送走天命女主全族 快穿:滿級大佬她野翻了 致命死傷 港島霧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