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張居正(2 / 2)

加入書籤

嘉靖十九年(1540年),才高氣傲的張居正順利通過鄉試,成為一名少年舉人。

顧璘對他十分賞識,曾對別人說「此子將相才也」,並解下犀帶贈予居正:「希望你樹立遠大的抱負,做伊尹、顏淵,不要隻做一個少年成名的舉人。」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二十三歲的張居正中二甲第九名進士,授庶吉士。

官場升遷

張居正入選庶吉士,教習中有內閣重臣徐階。

徐階重視經邦濟世的學問,在其引導下,張居正努力鑽研朝章國故,為他日後走上政治舞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明初為了加強君主專製,廢丞相,設內閣,其職能相當於皇帝的秘書廳。

首席內閣學士稱首輔,張居正入翰林院學習的時候,內閣中正在進行著一場激烈的政治鬥爭。

內閣大學士隻有夏言、嚴嵩二人,二人爭奪首輔職位,夏言奪得首輔之後被嚴嵩進讒而被殺,嚴嵩為內閣首輔。

對於內閣鬥爭,張居正通過幾年的冷眼觀察,對朝廷的政治腐敗和邊防廢弛有了直觀的認識。

為此,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張居正以《論時政疏》首陳「血氣壅閼」之一病,繼指「臃腫痿痹」之五病,係統闡述了他改革政治的主張。

而這些沒有引起明世宗和嚴嵩的重視。

此後,在嘉靖朝除例行章奏以外,張居正沒再上過一次奏疏。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張居正因病請假離開京師來到故鄉江陵。

休假三年中,他開始遊山玩水。在這三年中,張居正遊覽了許多名勝古跡,使他發現了新的問題,他在《荊州府題名記》中說:「田賦不均,貧民失業,民苦於兼並。」

這一切不禁使他惻然心動,責任感讓他重返政壇。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張居正回翰林院供職。

他在苦悶思索中漸已成熟,在政治的風浪中,他模仿老師徐階內抱不群,外欲渾跡,相機而動。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張居正進宮右春坊右渝德兼國子監司業,徐階薦張居正為裕王朱載坖的侍講侍讀。

在裕邸期間,張居正任國子監司業從而掌握了很多將來可能進入官場的人,這為張居正打開了人脈。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明世宗去世後,徐階起草遺詔,引張居正與之共謀。

不久張居正升任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

月餘,與裕王潛邸故講官陳以勤一起入閣,而張居正為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

位列次輔

隆慶元年(1567年),張居正以裕王府舊臣的身份,擢為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進入內閣,參與朝政。

同年四月,又改任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他終於在暗暗的較量中「直上盡頭竿」了。

入閣以後的張居正正值明王朝流民四散,草譯禍起,國家帑藏空虛,用度匱乏之際,並且北方韃靼進兵中原,製造「庚戌之變」,南方土司爭權奪利,岑猛叛亂,「兩江震駭」,東南倭寇騷擾沿海,民不聊生。

此外,內閣內部的政治鬥爭日益白熱化。

自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嚴嵩倒台後,徐階繼任首輔。

他和張居正共同起草世宗遺詔,糾正了世宗時期的修齋建醮、大興土木的弊端,為因冤案獲罪的勤勉朝臣恢復官職,受到了朝野上下的普遍認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真千金帶係統擺爛,全家繃不住了 抱錯?假千金靠玄學帶全家爆紅了 前世慘死!重生嫁傻王奪你江山 快穿之受氣包不奉陪了 殺死惡魔 被讀心後,我成了反派全家的團寵 玄幻反派:開局送走天命女主全族 快穿:滿級大佬她野翻了 致命死傷 港島霧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