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練兵實紀(1 / 2)

加入書籤

「今日聽上杉殿一席話,在下往年多種疑惑迎刃而解,所以上杉殿在這鬆山城不惜花如此重的代價來訓練士卒,增強戰力是根據這軍略而來?」太田資正目光炯炯地看著上杉憲義。

他的眼神裡充滿了好奇,探究的意味,他想知道上杉憲義的所作所為是不是在按照這《孫子兵法》的計篇所為。

上杉憲義搖頭道:「並不完全是,雖然我的行為有《孫子兵法》指導,不過其中的練兵方式卻不是這本書,而是另一本《練兵實紀》。」

練兵實紀是明朝名將戚繼光在北方抵禦韃靼寫的一本兵書,它的內容廣泛,涉及兵員選拔、部伍編製、旗幟金鼓、武器裝備、將帥修養、軍禮軍法、車步騎兵等。

它既注意吸收南方練兵的經驗,又結合北方練兵的實際,其練兵思想在《紀效新書》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發展。

此時的戚繼光還在登州的衛所,當時山東沿海一帶遭受到倭寇的燒殺搶掠,戚繼光有心殺賊,於是寫下了「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詩句。

太田資正聽罷,驚訝道:「上杉殿家學如此淵源?」

上杉憲義擺手道:「此《練兵實紀》本是明國大將戚繼光所著,在下遇上一遊僧,並且幫助了他,他言與我有緣,便贈予在下兩部軍略,隨後雲遊去了。」

「嘶!」太田資正倒吸一口冷氣,心中冒出想法道:莫非上杉殿是大氣運之人?或許這就是佛祖所說的因果嗎?

上杉憲義說道:「今日暫未與諸位訴說,隻是因為顧及諸位初次接觸,所以未曾言明。太田殿,等會可與在下一起觀看練兵。」

上杉憲義將計篇又講了幾遍,隨後說道:「大家晚上閒暇時可以思考思考這計篇,日後我會詢問大家的讀後感。」

「哈!」

下方諸武士大吼一聲,可見他們內心的激動,就是這計篇,就是他們隻學了一點點,但是在這個知識匱乏的時代,也足以作為立家之本。

在日本,知識基本都被京都那群落魄的公卿掌握著,也就那些家有餘財的大名能夠把孩子送去京都學習文化。

除去家學,這就是那個時代能夠學到知識的一個途徑,剩下的就是去寺廟神社學習佛經和請神咒語了,除此之外,別無他途,隻能安安心心的做個文盲。

……

上杉憲義隨即帶著一眾武士離開,他將這些武士分配到各個小方陣裡,然後命令他們接受和足輕一樣的隊列訓練。

按照練兵實紀之說,首先確定各級軍官,按照上杉憲義實際情況,一百多人的方陣內確定足輕大將,足輕組頭,奉公眾,普通足輕。

奉公眾在隊伍充當比組頭還低一級的小隊長,大概統領十個人左右。

足輕組頭統領人數在三十餘人,足輕大將統領一百多人。當然也有勢力大的大名,足輕大將統領五百多人,也就是一個備。

首先由奉公眾挑選十個人,然後互相辨認,練兵實紀是以鴛鴦陣為基礎,這裡暫且不表,上杉憲義規定的方陣就簡單一些,也就是木楯手,槍足輕,弓足輕。

每一隊分兩名木楯手,六名槍足輕,兩名弓足輕。

如此三隊組為一個組,設一組頭,四個組設為一方陣,立足輕大將。

四個方陣為一個備,設立侍大將一職。

如此編製,隨後設立旗幟,鑼鼓等。

按練兵實紀為例,自小隊長開始背靠旗一麵,手下持旗足輕一名。不過上杉憲義根據自身情況,足輕也將有靠旗,隻不過與其他小隊長,足輕組頭等靠旗有區別。

接下來就是設立軍紀,戚家軍為了能把聽令行事刻在骨子裡,是故,軍紀嚴苛。

夫軍中可使必鬥者,軍禮也。軍禮者,名分也。兵法鬥眾如鬥寡,刑名是也。意正在此,彼臨敵用命,係於平日有禮,禮不可逾閒,則知死長。苟事急布惠,當陣殺人,皆無救於成事。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如驅群羊,驅而往,驅而來,皆平日之威儀習之有素故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臨界復蘇 回復術士的武俠人生 域外世界觀測日誌 都市之絕世戰神 開局教孩子測試潛水艇被曝光了 我在禦膳房斬妖除魔 風起香江1984 大魏王侯 帶著係統到低武 夢裡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