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我要給你生娃(2 / 2)

加入書籤

是哈迪的崽,大衛哈迪。

這天,

哈迪來到舊金山聖塔克拉拉山穀。

如今這裡已經有一些研究實驗室和技術工廠,哈迪的想法很簡單,盡量買下更多土地,然後開投資公司。

因為這裡,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矽穀』所在地。

1933年,這裡成為海軍研發基地,周圍陸續出現一些為海軍服務的技術公司,後來海軍研發基地搬遷走,美國航天委員會占用原來海軍研發基地用於航天方麵的研究,又出現一些為航空研發基地服務的技術公司。

後來航天也搬走了,不過卻留下不少私人科技實驗室。

而且周邊還有一個優勢,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還有加州大學係統的其它幾所大學都在附近,這也是這裡後來能成為矽穀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人才集中地。

哈迪派人和州政府談,從政府手裡購買大批土地,同時命令人在斯坦福大學旁邊的路上,成立起一家高科技風險投資公司。

『哈迪科技投資』。

主要投資方向就是技術研發和團隊。

威廉·肖克利此時在新澤西貝爾實驗室做研究員,幾年前,肖克利和兩名同事發明了晶體管,並申請了專利,前兩年,他又研究出新型的結型晶體管。

威廉·肖克利後世被稱為晶體管之父。

這段時間,

他萌生了新的想法,

貝爾實驗室用他的發明專利,賺了很多錢,他卻隻能拿到很少的一點獎金,還有一筆研究經費,而這筆研究經費還是用於研究的,研究出的東西會繼續為貝爾實驗室賺錢。

他想賺更多錢,想成為百萬富翁。

這天,

他在環球時報上,看到一篇廣告,「哈迪集團在矽穀成立『高科技研究風險投資公司』,為人才提供資金支持,場地支持,以及未來的市場支持,打造未來科技公司孵化池。」

威廉·肖克利瞬間動心了。

還有一個巧合的地方,聖克拉拉穀正是威廉·肖克利的老家,他就在這裡長大,畢業於加州理工,之後又去了麻省讀博士,後來被挖角去了貝爾實驗室。

不如問問看。

威廉·肖克利懷著試探的心理,打通了哈迪高科技投資公司的電話,對方是一名接待經理,和威廉·肖克利聊了一會,得知他是貝爾實驗室的研究員,而且有成熟的產品,對他非常感興趣,邀請他到公司詳細談談。

雙方接觸,感覺都還不錯。

隨後答應對威廉·肖克利進行投資,威廉·肖克利獲得第一筆160萬美元投資款,成立肖克利實驗室。

至於投資公司的權益,自然按照商議的結果劃分好,威廉·肖克利占實驗室研究成果和專利利潤的40%,但管理權歸投資公司所有,也就是說,威廉·肖克利的主要工作還是搞研究,隻不過如果搞出東西,專利哈迪公司持有,所產生的利潤按照股份分成。

就這樣,肖克利實驗室成立,開始在報紙上做廣告,他因為研究出晶體管,所以在電子科技界有一定名聲,很快吸引到很多人才,其中就有諾伊斯、摩爾、布蘭克、克萊爾、霍爾尼、拉斯特、羅伯茨和格裡尼克等年輕人。

而這幾位年輕人,

就是後世仙童公司締造者,並在後來創立英特爾,a等公司。

實驗室的主攻方向依舊是晶體管,隻不過現在已經更進一步,準備研究矽晶片,以及矽晶片類晶體管。

其實早在貝爾實驗室,肖克利就已經在這些方向做著研究,有了比較成熟的想法和目標。

現在有了實驗室,拿到大筆投資,剩下的就是做實驗了。

哈迪在看到投資公司報上來的報告後,立刻被這個消息吸引,當初在矽穀投資,是他做的決定,因為他知道這裡是高科技的未來核心之地,越早插手越好。

沒想到竟然能引來這些人。

不過想想也不足為奇,他們都是科技人才,卻往往沒有資金,他們需要資本支持,現在有這樣一家願意投資高科技研發的風險投資公司,自然會吸引到很多這方麵的人才。

不過既然到了自己碗裡,

那就別想跑了。

哈迪決定留住他們,其實後世這些年輕人出去創業,也是因為想要獲得更大的成功和財富。

這完全沒問題,

自己可以繼續投資他們,前世他們起步,也是獲得投資後才逐漸發展起來的。

還有後世那些科技公司,

他相信矽穀的研究公司成功後,會吸引到更多人才來到這裡,到時候,哈迪手裡會掌握大批科技公司股份。

這才是未來最大的財富。

時間一晃到了1955年。

在美英等國的調停下,哈迪自治領和印尼達成和解協議,主要是印尼扛不住了。

哈迪自治領連續對印尼本土進行武裝騷擾,讓印尼根本沒辦法安心生產生活,損失非常大。

最後不得不屈服。

印尼答應徹查打砸搶燒事件,抓捕了兩百多名骨乾分子,並給與損失企業給與賠償,同時給死者和傷者道歉,並給與賠償。

對於哈迪公司在印尼的投資,印尼政府承諾以市價收購,哈迪公司拒絕出售,印尼政府沒辦法,隻得承諾對任何外國投資予以保護,並對這些公司同等待遇。

最後,印尼做出戰爭賠償,5億肯定是拿不出來,最後答應賠償了12億美元,分期。

哈迪和印尼的事情,到此算是告一段落。

其實現在的印尼,雖然在經濟上壓迫華人,在政治上控製華人,還沒有發展到後世屠殺的地步,那是蘇哈脫上台後的事情。

為了避免那種情況發生,哈迪已經提前乾掉了蘇哈脫,並讓華人在印尼內部傳播,哈迪自治領給與所有人公民平等權益,歡迎他們移民過來。

其後時間,

印尼出現大規模華人移民哈迪自治領移民潮。

讓檳城、馬六甲、新加坡的人口數量大幅度攀升,同時也帶來了大量的財富,因為移民的這些人,很多都是有些資產的人。

1955年3月。

伊蓮娜給哈迪生了一個女兒,一個漂亮的好像瓷娃娃的小家夥,金色的頭發,有著一雙天藍色的眼睛。

哈迪笑著道:「我的孩子,今後各種發色,各種眼瞳的都有,回頭集合在一起,肯定很有意思。」

這個小家夥哈迪起名安娜,英文名和中文名通用,和韓藝珍給他生的女兒安妮一樣。

而這個女兒,

戶口卻沒有上在美國,是落在了開曼島。

不止是安娜,伊蓮娜的戶口也遷到了開曼,為的就是以後轉移財產,繼承遺產方便。

此時的開曼,

已經有三千多名公民,而這些能把戶口落在開曼的人,幾乎全都是非富即貴或者家族子女,還有一部分哈迪公司員工,普通人想加入開曼並不容易。

在伊麗莎白泰勒知道伊蓮娜生孩子後,兩人見麵時纏著哈迪撒嬌,「哈迪,我也要給你生個孩子,不,生好幾個。」

「當然可以啊。」

「現在。」

「你才22歲,不怕生孩子影響你的事業嗎,還有可能身材變形?」哈迪勸道。

「不怕,我現在就要,給我~~~!」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術師手冊 城隍廟簽到,我成了陰司判官 縱然萬般品德低劣 龍族之暗影刺客 一起同過窗:我擁有了學神係統 娛樂圈圖鑒 崩潰:凶猛老婆也重生了 紮紙匠:紮出十萬死侍 我隻想行俠仗義 男神的鑒茶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