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突發意外(2 / 2)

加入書籤

「道子意思是洛城侯會與冀國聯手?」伍子期有些吃驚,「可洛城侯是陝王嶽丈,豫國與陝國亦是親密盟國,他們為何要這樣做?此舉無論對豫國還是洛城都大為不利呀。」

夷吾不等大家張口,霍然起身道:「稟道子,弟子願下山前往陝國一探究竟。」

「不可,絕對不可。」易訟站了起來,「再過幾日,你就要繼承易家第七代道子,倘若有所閃失,道子之位誰人繼承?」

「長老不必擔心,弟子此去隻是打探消息,不為保全陝國,自不會大動乾戈。」

自首任道子易乾創立易家始,在「替天行道,安定天下」的宗旨下,易家便以扶弱抗強為己任。倘若有大國功伐小國,易家會摔眾弟子挺身而出,幫助小國抵抗大國侵伐。然,自第五代道子易巽後期,遂放棄這一做法。與天下大勢對抗,無異於螳臂當車,非智者所為,白白犧牲易家弟子們的性命尤為不值。

不過,若是一大國遭遇另一大國的侵伐,遭遇滅國之難時,易家還會挺身而出。易坎在位期間,就曾兩次率領弟子下山,關鍵時刻力挺兗國和青國。如若不是易家的運籌帷幄,這兩國怕是早已滅亡。

「易家最不缺的就是打探消息之人,還勞煩你親自下山?」易訟仍是激烈反對。

易坎掃了一眼焦夷吾,正色道:「夷吾,你打探消息是假,救人是真吧?」這位道子慧眼如炬,已然看透夷吾的內心。

「救人?」眾人不解。

「望師傅成全。」夷吾躬身拜道。

易坎嘆了一口氣,緩緩起身,眾人皆起身站起。

「也罷,為師就成全你。」

「師兄?你怎麼」

易坎擺了擺手,「這次下山,你救完人速速回山,萬不可停留,更不許陷自己於危難之中。」

「弟子謹遵教誨。」

「南宮術,你挑選十二名劍術好的弟子,跟隨夷吾下山。再帶上易師長老的銀牌,臨時調用上陽、洛城分院的陰派眾弟子。切記,你們的目的是保護他安全,除自衛外,決不能主動與人拚殺。」

「弟子遵命。」

「師兄,要去就讓我去吧。倘若他兩人都遭遇不測,那下一代主事人不就?」一直不言語的易師挺身而出。

「是啊,師兄,若夷吾執意要去,就讓我和師弟去吧。」

有別於兩位長老的憂心忡忡,易坎卻是嗬嗬一笑,「你們不必擔心,他是去救人,自當是速去速回,還是年輕人去比較好。況且,讓他們歷練歷練也好。去吧,你二人快去快回。」

「弟子告辭。」兩人異口同聲答道。

南宮術接過易師手裡的銀牌,與夷吾一道轉身離去。

「師兄,」易訟急了,「你這是這是到底是為何呀?易家從來沒有在掌門交接的關口派下任道子下山的,況且去的還是戰事國,實在太過凶險。」

易坎嘆氣道:「唉,你們有所不知,我原以為夷吾連國仇家恨都能放下,想必也定能放下內心的那段情。沒想到,他還是放不下。也罷,他這一去,從此就再沒有掛礙了。況且,讓他去了解下陝國和洛城的情況也好。我倒並不擔心他的安危,而是憂慮這天下又要大亂矣。」

「師兄,茲事體大,既然你已決定讓夷吾下山,那我也去吧。萬一有什麼意外,怕他們應付不過來。」易師扔放心不下。

易坎思忖片刻,「那就有勞師弟了。」言罷,拿出來一個金牌,「你將此金牌交給夷吾,倘若他不幸身陷絕地,這金牌或可助他一臂之力,幫他脫離險境。」

易師接過金牌,拱手向兩位師兄告別,轉身快步離開。

————————————————

地名注解:1、陝國,春秋時南虢國所在地,今三門峽。2、大陽,春秋時虞國國都所在地,這裡曾發生過著名的假道滅虢的故事。3、茅津渡,黃河著名古渡口,發生過很多戰事。河東通往豫西的主要通道,西邊不遠還有個太陽渡,不如這個好。4、陰晉,華陰縣東,戰國時秦國河西重鎮,長時間被魏國占領。5、函穀關,這個知名度很高,就不解釋了。函穀關有三個,此處指的是先秦的函穀關。6、冀國、豫國位置請看書友圈中的圖。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為卿求長生 拯救諸天人族成神 我超會拍電影 簽到三天,我的私人別墅被人征用 火影之太極瞳 靈感證道 我有一個功法麵板 虛擬重構遊戲 穹元突破之深淵主教 劍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