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江湖水深(1 / 2)

加入書籤

《三國演義》。

成書與洪武,流傳至今六百年。

一部野話歷史的名著,相聲藝人對「煮酒論英雄」、「桃園三結義」這些典故不感興趣,反而隻糾著一個「三」字不放,行話稱之為「詩眼」。

以詩眼為基礎,荒唐地提出,《三國》中帶「三」的回目最多,而且還有「三不明」、「三匹驢」、「三奇」、「三個不知道」及「三個做小買賣的」,再利用誤會、諧音、著意褒貶或故意曲解等手法製造包袱兒。

把無稽之談說得有根有據,振振有詞。

同時通過巧妙的組合,故弄玄虛,肆意誇張,以出乎意料的荒謬,諷刺那些讀書不求甚解,卻時常炫耀自己,牽強附會、誇誇其談的人們。

這就是《歪批三國》的精髓,或者說是傳統相聲真正的精髓。

達不到這一點,不能稱之為好相聲。

當然,曲目再好,也離不開好藝人的演繹。

恰好,台上的唐雲風在人物塑造上把握得準。

台下觀眾不由自主的哈哈大笑。

甚至連喜歡追星,捯飭得很精致的小姑娘,都忘記了形象這麼一回事。

後台的郭德剛,看得暗自點頭。

這個徒弟是真的成了。

隻是啊,年齡太小了些,千斤重擔,不一定能扛得住。

好在自己正值而立當打之年,有些事情還是自己來扛吧。

不時,王慧拎著水壺走過來。

「慊哥,剛子,我給你們續點水。」她笑道。

郭德剛收回心思,突然問道:「慧兒,箱子帶來了嗎?」

「帶了,擱車裡呢,小風這孩子見到,指定得高興壞嘍!」

「好,你把箱子取來吧。」

「成,等著,我這就去。」

後台各有各的忙,台上演出始終在繼續。

上、下半場鋪排得滿滿當當,而且有郭德剛和於慊在後台鎮場,所有演員都格外的賣力氣。

助演都不是頭一回,唐雲風倒也不至於太操心。

要操心,也不是臨近上場這會兒工夫。

詩在紙外,藝在台下,功夫全在外頭。

唐雲風上半場是《歪批三國》,中場給自己定的是單口中活兒《糊塗縣令》。

攢底,是跟小侯爺使的一頭沉,曲目《學唱歌》。

中場單口不表,隻說攢底的活兒。

這個曲目可有意思了。

算不上傳統相聲,但唐雲風花的心思最多。

相聲使活,講究把點開春。

來到杭城開專場,那自然得討杭城觀眾的喜好。

於是乎,他把小曲《白蛇傳》,歌曲《斷橋殘雪》,還有神曲《法海你不懂愛》,通通融合了進去。

杭城名在西湖,西湖名在「白娘子」。

無論新人換舊人,一輩一輩傳承多少代人,依然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唐雲風占的就是這個巧兒。

換個地方表演不一定恰當,但在杭城表演,那可太應景了。

不說現場。

他的小曲《白蛇傳》和《斷橋殘雪》,已經被西湖景區放進了音樂庫。

逛著公園,不時都能從音箱裡聽到播放。

而第三首《法海你不懂愛》,反響更大。

不但在杭城已經傳開,甚至在其他城市的大街小巷裡,也能聽到有人在傳唱。

不然,你以為滿坑滿穀到成倍加座兒的地步,台下的觀眾都打哪兒來的?

這首歌曲說不上好,但它的角度新穎,旋律上口,歌詞上頭。

融合在一起,那就是好玩兒。

不管是唱得人,還是聽得人,都要被笑死了。

今晚的現場,同樣被這首歌曲推到了高潮。

「法海你不懂愛,雷峰塔會掉下來;法海你不懂愛,雷峰塔會掉下來……」

當唐雲風唱到副歌部分,大部分人都不由自主的跟著唱,唱完旋即轉為爆笑。

這是上頭歌曲的威力。

唐雲風心裡高興,不由得自己嘀咕著。

就這?

要是哪一天,我把《忐忑》唱給你們聽,不知道屋頂會不會被掀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鶴唳青城 修仙從綁定掌門開始 我在諸天當鏢客 蟄龍洞造化顛 星空一瞬之日本金融家 這地下城沒法運營了 重生之都市神帝 重生造富時代 一切從踏上綠茵場開始 陰陽快遞中轉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