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18章 讓出希望,誤斷可欺(1 / 2)

加入書籤

9月25號,真新正乘坐公共蒸汽車從長江大橋上路過的時候,透過車窗,看到了江麵上停泊的戰艦。隨後看向了距離碼頭十公裡的地方,倒吸了一口冷氣後,連忙縮頭坐回車座位上。衛鏗可不想在這股生命輻射波動麵前,表現的過於顯眼。

甚至,真新正(衛鏗)現在在猶豫。自己幾天前希望利用建鄴大學良好的設施,與統伐區交流,並同步進行科學技術研究,是不是有點天真?

~

正如二十世紀末期,東方的一些學子想著科學無國界,造福全人類。於是聽說歐美方麵科學實驗室更加先進完善,便想要去那邊做出更大的成就惠及全球,想來對方也是樂意的。

結果過去一看,就發現碰著天花板了。實驗室的設備雖然好,但是處於邊緣的人,過去了也隻能洗洗盤子。

~

所以幾天前,衛鏗集群中研究所裡的那些自己,在取得了一係列技術的突破後,雄心壯誌(熱血上頭)的想與這個世界其他人類勢力進行「基礎知識體係」的交流。

這樣的「想要分享的熱情」很快被那些——不參與研究,所以能「旁觀者清」的衛鏗個體潑了一盆冷水。

衛鏗集群備忘錄:必須客觀認識到自己(真新正個體)在建鄴城的位置是邊緣化的。對於該項目,我們能認識到的重要性,有可能不受外部(建鄴等舊勢力)重視,進而浪費合作的機會。

保守派的衛鏗個體的謹慎態度是中肯的。

現在建鄴城的中心圈,正在興致勃勃研究的東西是~~~~~某些生命力旺盛的血肉組織。真的不會在意統伐區的技術合作可能。

當蒸汽公交車開過大橋後。

真新正又看了一眼十公裡外那個方向!那邊的生命輻射讓自己感覺到滲人,那是一種「蛇」「黃鱔」等帶來的「生,滑」氣息。——衛鏗:嗯,做熟了,就沒有威脅了。

衛鏗又看了看南邊,統伐區的使團馬上也要到了,關於兩方麵「技術合作」的會議馬上要開始談了。

衛鏗集群基本不抱希望,哦,或許還有那麼一絲絲的希望吧。

……

在潘多拉紀元中,衛鏗在很多地方是肆無忌憚的,但是在對社會時則是事事注意。——注意不受傷,更注意不傷到他人。

自己在各方麵都是占盡優勢,無論是個頭,文化水平,還是掌握的社會資源。

中人之資?那是在主位麵經過歷次社會積累的環境下衛鏗對自己的評判。而潘多拉位麵還在積累的初期,這是沒法比的。

換而言之,自己在能很容易的做成事的同時,也很容易不經意卷死別人!甚至如果自己傲慢一點,能將周圍的人壓到絕望。

所以呢,衛鏗事事都給這個位麵的人留了一線。

內心的「他們做不成」那是心裡的判斷,行為上「不給他們做」,那是自己在下判決!自己可以有嫌棄的想法,但是行為上一定要保持程序正義。

對內

大量據點,工廠,工藝都盡可能轉交給土著們。轉交不了?就教!哪裡轉交不了,就教哪裡,一直教到,有人可以替自己為止。

例如,調整者們,衛鏗的態度很堅決。教!教到能獨立,能被社會認可。

對外

積極的推動統伐區和現在的城邦勢力進行交流,對科學的發展進行探討。這是造福全人類的精神。

雖然衛鏗集群的理智上,不相信舊城邦(建鄴和五色聯盟們)有決心對通訊、道路等基建大規模投入。但是,秉持著「開放」的態度是他的原則。

統伐區要對人類文明體係重現,就不能是狹隘的姿態。

【基礎理論不是應用技術。應用技術是有專利的,是有人為設定的標準的,所以這關乎於所在國家的利益。但是基礎理論則是對客觀現象的闡述,闡述的是自然物理現象的定義,這個標準可不是人為設定的,這是人為發現的。應當有「個人一小步,人類一大步」的開闊月匈襟。】

在大災難後,太多太多的人類勢力都隻是將自己看成文明的種子。亟待有一股「頑固」的信念,將人類的命運連在一起。

而信念,不是來自於口號創造,而是要實際行動來踐行。

……

建鄴城,9月25號,中午12時。當真新正還在過橋的時候。

建鄴的人看到了天空中緩緩降落的機群,一共十五架戰機,三架運輸機。

這些運輸機,是螺旋槳式,還有看起來相當老式的雙翼布局,參考的機型為安-2(運5)。

明明是二戰後投產的飛機,可是雙翼帶來的敦實感覺,看起來宛如一戰時期的古物。雖然其貌不揚,卻在主世界的歷史上,生產了近乎18000架,是可靠的農藥機。哦,在二十一世紀,半島上仍然在服役,震懾南邊費拉不堪的「青瓦台」。

乘員:1–2人(駕駛艙內)

載客量:12人

長度:124米

翼展:182米(上層機翼) 142米(下層機翼)

高度:41米

機翼麵積:7152平方米

空重:3,3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5,250千克

動力係統:1 ×ASh-62IR活塞發動機,輸出750千瓦(1,000馬力)

最大飛行速度:258千米/小時

統伐區是按照自己工業水平,選中這樣的機型進行量產的。

衛鏗倒是想要選C-47運輸機(駝峰航線機型),進行仿製。玩一手空投手令不香嗎?

結果發現即使是美帝三十年代的航空技術都是能讓自己頭疼的。

液冷發動機的生產鏈還在調試,更別說,統伐區化工方麵,航空用油還在技術攻堅狀態。航空的大玩具可不是燒煤炭就能上天的。

~

不過即便這樣「粗糙」的航空技術,在末世也是一股新風氣!

統伐區這一批雙翼戰機,空降在道路體係上,還是給建鄴城方麵帶來了醒目的開場。

一百年了,人類的空中力量僅剩下飛艇,還有機械戰獸。

成建製且正規化的機械空軍,已經消失了一百年了。直到今天,跑道上重新出現了發動機轟鳴的聲音。

負責迎接的訓練師們,看著逐漸停轉的螺旋槳,按照批次迎向跑道上停好的飛機。隊列可以說「整齊劃一」,這是有了最基礎的尊敬態度。

而在先前,建鄴作為城邦係文明的中心城,對南邊區域的態度,與主世界二十世紀早期「魔都人認為周邊區域都是農村」的情況一樣。

~

飛機機隊中由五個衛鏗個體作為領航者,兩位船員派作為跟隨者,其他的飛行員和使團都是本土土著。

統伐區使團的總代表是曾家刊,他負責與建鄴方麵完成溝通並完善機製。

此次會談的項目很多,除了潘多拉場中的通訊恢復,還有就是從贛南到長江流域的通道打通後,雙方貨物直達的問題!統伐區現在有大量的基礎工業品想要供應北方,而建鄴方麵實際上也需要大量的蒸汽機零件以及化工製品。這是兩方麵都受益的事情。

~

一旦兩方麵建立常態溝通機製,對建鄴和統伐區都有好處。雙方發生直接碰撞的風險將減少。

而統伐區下一步的軍事進攻方向,也可以直接走西邊,將東邊問題擱置。

不過雙方在交流後可能產生的新的經、政矛盾,不會在談判桌上提出來。未來產生的新坑,就要考驗雙方執政集團的應對能力。

例如:贛北區域的中型城邦,就沒資格收取過路費了。他們就會變得邊緣化。

統伐區不會養他們,建鄴方麵則是養不起他們。

贛南區域的城邦們也會明白這一點,其上層是建鄴城的附庸,可能會加倍的采用「莫裡森模式」來尋求建鄴的關注。即通過和南邊的統伐區製造摩擦,來製造兩大集團的對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我真不想當掌門 我當異常生物管理員那些年 渾天武聖 苟了一萬年,我成了人族老祖 大唐官 花木南月 從飛行符裝汽車開始 陳國盛世 籃壇永遠滴神 我的人生選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