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我唐三不理(2 / 2)

加入書籤

四、能否提高國子監學官俸料錢,使其安心教授學業;

五、可否等到十三年春闈結束,再清查國子監補署情況。

「尖牙利齒」聽完這些後,常袞不由得對高嶽大生厭惡,然後便對高嶽打起了官腔,「高逸崧,你站在這登聞鼓前,可知我唐有個三不理?」

高嶽說不知。

常袞頓時抓住把柄,指著旁邊安置的匭函朗聲說道,「我朝凡亡官失職,婚田兩競,追理財物者,應先訴於本司,若本司不理,再訴於省司,若省司不理,則訴於三司,若三司不理,方可投匭;登聞鼓亦是如此,有撾鼓進狀者,先送京兆府推問,若仍覺冤屈,可再去禦史台,結果你們在光節門前非但不聽京兆少尹杜濟的勸阻,反倒沖闖內殿門禁,可知這是什麼罪責嗎?」

常袞這番話聲色俱厲,早嚇得三分之一的國子監生徒噤若寒蟬。

高嶽大怒,心想你說的輕巧,什麼三不理,不過是本司(州縣)、省司(尚書省)和三司(唐代的三司受事,是指中書舍人、門下給事中和禦史中丞,他們負責接狀子和上表,但禦史台通常根本不受上表,一怕麻煩,二怕冤案影響自己名聲)之間互相踢皮球而已。

那邊常袞的話語剛說完,披著鐵甲手持長戟、哨棒的金吾士兵們頓時自各處吶喊著趕來,將登聞鼓圍得水泄不通。

夜色已覆蓋在大明宮,士兵們火把齊舉,將西朝堂內外照得如白晝般,讓人心兒惶惶。

這時連衛次公也猛地抓住他的胳膊,帶著畏懼的聲音,膽怯望著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常袞,「怎麼辦,逸崧」

「別怕,如今退半步,泄半口氣,就真的是萬劫不復」高嶽頭往後靠著,對衛次公說到,心中早已打定主意,「若我這個棚頭這時慫了,不但性命難保,還得連累國子監。但若是這次我成功了,別說國子監的棚,此後京城內外誰還認不得我堂堂擊登聞鼓的高三郎!

拚了!

「諸位同年不要驚慌。」高嶽舉手大喊道,接著對常袞拱手,「晚生鬥膽再問塚宰」

「區區太學生,不準駁本相的嘴!」常袞不耐煩地揮動衣袖,示意金吾衛將這群太學生拿下,該逮捕的逮捕,該驅逐的驅逐,「我大唐律規定,在路邀車駕申訴,於魏闕下撾鼓以求上聞,以上禦史台表披陳身世,此三者如有不實者,各杖八十——高嶽你今日連犯兩條,狀子應送京兆府鞠訊,若有絲毫差池,連杖一百又六十!」

「一百六十!」當場的生徒都嚇得魂飛魄散,高棚頭被京兆府那群人打一百六十杖的話,還不得當場一命嗚呼?

「晚生不駁塚宰的嘴,晚生隻想和塚宰講道理!」高嶽站在原地,「按照塚宰所言,我等若先訴於本司,本司不理,便要去省司;省司亦有理或不理,不理的話便還要去三司;三司若再不理,我便來擊登聞鼓,然後再遇推諉,再回京兆府本司——就這樣,晚生便要來回九次之多,塚宰我看不需要稱之為『三不理』,應為『永不理』。」

「呔,大膽!」常袞指著高嶽,勃然大怒。

這時常袞身邊的金吾衛士兵已準備上前辦事了。

月光下,高嶽等人的頭皮都發麻了,劉德室更是雙腳一軟,癱坐在地上。

但高嶽還沒有失去勇氣,他望了望衛次公,互相間點點頭,覺得上麵的頭發和下麵的襠部都因激動而發麻挺直起來,接著又對常袞大喊道,「塚宰以為弄個『永不理』便能杜絕我眾生徒之口了嗎?晚生可是知道,除去擊鼓投匭外,還有最後個直訴的辦法。」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花木南月 從飛行符裝汽車開始 陳國盛世 籃壇永遠滴神 我的人生選擇器 up從走近科學開始 精靈起源之提前登入 詭異序列 重返奔騰年代 我在鎮魘司裡混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