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視事集賢院(1 / 2)

加入書籤

乍聽這話,高嶽還不清楚劉晏口中的「討魚魯」是什麼意思,還沒等他開口發問,劉晏身旁的司封郎中令狐峘接著打趣道,「還可畫青蠅。」

說到這,劉晏身邊一行都笑起來。

這「討魚魯」、「畫青蠅」想必是這群官員對集賢正字工作的調侃,他們調侃歸他們的,我可不能調侃,畢竟這群人早已緋衣朱襏,而自己卻剛剛釋褐起家而已。

「魚魯須好好討,青蠅亦得用心畫。」高嶽便回答說——他明白,哪怕是劉晏,包括被貶去道州當司馬的楊炎,無不是從校正起家的,他們的調侃是善意的,不可當真。

結果劉晏、令狐峘繼續笑起來,光宅坊閒車坊的許多官員都好奇在旁觀望,不清楚堂堂吏尚和司封郎中,和一位青衫正字為何談笑如此開心。

「嗯,雲君托我傳話給你,於集賢院閒散時,可專心攻讀開元禮、黃庭經、前代實錄這三項,切莫虛度。」劉晏這會兒收斂笑容,語重心長地「替」高嶽座主潘炎遞話道。

高嶽畢恭畢敬,表示已記下劉晏的話語。

不久,蕭昕、潘炎、竇參乃至常袞等常參官都陸續到來,他們皆是來參與朝會的,對這位立在坊牆下的小小正字表情都各不相同大明宮宮門大開,在諸多禦史和宦寺監察下,高嶽排在人群班次之末,將通籍掛在宮牆之上,接著順著下馬橋,走入光範門、昭慶門,終於來到大明宮集賢院。

朝會和他壓根沒關係。

集賢院與光順門大街間,有座木橋相連,清渠環繞,高嶽走過木橋,和門吏匯報了自己身份,便走入進去。

率先出現在眼簾的,是橫著的軒廊,其右為「知院學士廳」,也即是「中廳中院」,裡麵辦公的便是集賢院的「大佬」們,其左直到南牆間的空地上,則種植百餘株果樹,於春季競相開放,奼紫嫣紅,馨香宜人,高嶽整頓衣衫,與其他數位正字丁澤、盧士閱、王紆等同時右轉,登廳拜謁知院學士。

不過其實常駐的學士隻有兩位,一位七八十歲了,為大名鼎鼎的書法家徐浩,另外位是判知院事陳京,大概五十歲不到的年齡。

徐浩雖然年齡大,但精神卻非常矍鑠,當高嶽等進來拜謁時,還在書案上展開麻紙寫大筆,而陳京雖是整個集賢院的具體負責人,在徐浩麵前依舊自居為小字輩,在旁恭敬侍坐。

「哦,哦,都到了啊。各位遠道而來辛苦,釋褐之後,免不得要在此省舍裡屈就一二年,再緩登公卿之府了。」徐浩見到他們,很熱情地放下筆來,問候道。

高嶽等人急忙行禮,齊聲說:「我等職小官卑,屈主司看管。」

徐浩接著轉下身,笑著望望陳京,示意這位帶著諸新正字熟悉下工作環境。

於是接下來,陳京便恬淡地引著一幫正字,繞著集賢院走了圈,並交代了相關事宜:

原來,集賢院為盛唐玄宗皇帝所設,本名為麗正書院,最初匯聚在此的都是政學兩界大牛級別的人物,如張九齡、張說、陸堅、康子元、韋述等,都一起兼任過麗正書院的學士,一時間號稱「學士皆在麗正」。後玄宗皇帝封禪,宴請諸學士於集賢殿,後便改麗正書院為集賢院。

具體來說,玄宗皇帝為何要設集賢院?除去要以文辭修飾太平外,還因原本藏書的秘書省位於皇城,距離東宮和大明宮過遠,閱書不便,便於大明宮內立集賢院,替秘書省分擔藏書閱覽的職務,後來也成為個常設機關。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花木南月 從飛行符裝汽車開始 陳國盛世 籃壇永遠滴神 我的人生選擇器 up從走近科學開始 精靈起源之提前登入 詭異序列 重返奔騰年代 我在鎮魘司裡混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