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邊軍四大弊(1 / 2)

加入書籤

高嶽心中明白,自己那套對劉晏的策問,多是尋章摘句而來的,氣勢和文采是有的,可「絕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他懂,邊軍真正的弊端在哪,隻有段秀實這樣的人物才能說明白。

「書生之論,為售進士名聲,往往故作驚人之語。實情如何,還請節下明示。」

其實高嶽還是更想弄懂「驕兵悍將」局麵形成的根本原因,革除節度使這個職務?不,不存在的,驕兵悍將,其實根源在驕兵而不在悍將上,中晚唐節度使的權力和性命其實也沒什麼保障,大多數情況下節度使和中央對抗是遭麾下士兵的裹挾所致,而當節度使不能滿足士兵要求時,被殺被逐也是司空見慣。就拿他麵前的段秀實來說,雖然現在安西北庭行營的將士畏他如虎,可他也經受過兵亂:士兵們殺了原來的節度使,提著血淋淋的首級,圍著段秀實磕頭,不忍殺害,隻因段平日對士兵較好,不然也早已成為刀下亡魂了。

這問題宋朝解決了嗎?其實也沒有,不過搞了個天下版本的方鎮,把所有兵給供養起來罷了。另外按照宋朝的搞法,等於吃了副猛藥:病是被壓下去,可身子也吃殘廢了,根本不可取。

不過就算是段秀實,也沒法子給高嶽真正想要的答案吧!他所能觸及的極限,還是邊鎮軍隊的「弊端」,不會考慮解決方鎮問題的根本的,這便是我們常說的,時代局限性。

果然段秀實若有所思,整頓了下思路,然後開口對高嶽說:「我唐邊軍有四大弊端,哪四大?虛額、掛籍、冒功、進奉。」

高嶽捧袂,恭恭敬敬地聽段秀實說下去:

「天下節度,所置軍數,都有定額,但而今一麵額內兵日虛,一麵卻是額外兵激增,這便叫做虛額。虛額之下,兵是逃不補、死不填,營壘多虛,徒掛空籍,長此以往,一旦有難,國家、方鎮無可用之兵、可倚之軍。」

高嶽聽到這裡,便明白了,原來天下諸節度使所轄之兵,都有個「定額」,比如涇原鎮朝廷給的定額便是三萬人(朔方五萬),那朝廷所賜的衣糧,就是按照這三萬人的額度量支的,所以很多節度使和軍將出於自身的貪婪,便開始玩「虛額」,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吃空餉」,士兵逃亡了、病死了、陣亡了,他不去補充,或用空文對付下,然後把空下來的這些兵額所得的衣糧自己占了吞了,朝廷派人來點閱也是陽奉陰違,最後導致軍隊雖然賬麵上號稱三萬五萬,可實際能拉出來的「十不存五」,那麼真要是打仗又該怎麼辦?諸節度使便還有個辦法,就是段秀實說的,臨時招募「額外兵」,也叫「權益兵」來壯大力量(權益,權宜也),額外兵大多是一次性消費,仗打完給點遣散費各自回家就行,但額外兵們也不是傻子,後來經常要求由臨時工變為正式工,一旦得不到滿足便會掀起叛亂,這便是段秀實所說的「虛額」。

「何謂掛籍?虛額是有名無實,掛籍便是有實無名。市井屠沽、行商坐賈,為避征役,尋求影庇,竄名掛籍在行伍之中,又為避出操、宿衛、征伐,便納課於軍將節帥,雇人替代,軍政由此弊壞,此風浸久,使坐坊市賣餅者都自稱軍人,以此禦敵,豈不謬哉?」

哦,虛額多了,必然會出現掛籍現象——節帥軍將們光是吃空餉已不滿足,因邊軍有衣糧賜予,而禁旅更有免稅之權,所以許多市井商賈都竄名掛籍,「入」了軍旅,為此還出所謂的「納課錢」給軍將(實則就是賄賂),讓他們雇人替自己宿衛,這樣他們便可繼續在坊市內做生意,而軍將們則又可以額外血賺一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花木南月 從飛行符裝汽車開始 陳國盛世 籃壇永遠滴神 我的人生選擇器 up從走近科學開始 精靈起源之提前登入 詭異序列 重返奔騰年代 我在鎮魘司裡混功德